诗人戈麦最喜欢的一句诗是:“让不可能的成为可能。”
他说:“诗歌应当是语言的利斧,能剖开心灵的冰河,在词与词的交汇、融合、分解、对抗的创造中,一定会显现犀利夺目的语言之光照亮人的生存。”
然而,这种对诗歌语言的纯粹的追求,与现实之间的反差,也常常让诗人陷入分裂、自我怀疑的痛苦境地。
诗歌究竟意味着什么?又能给予我们什么样的期待?
半个世纪前,20岁的食指写下《相信未来》,以手抄和口口相传的方式传遍大江南北,成为一代人的精神依托。
但这首诗和乐观主义无关,食指说:“那时,无奈是一种更真实的感受。”
当理想破灭,面对这个寂寥的世界,戈麦也是孤独的,但他仍发出了劝诫:“人们呵,请相信吧/相信尘世的变更,相信宿命/哪怕一切都被埋葬/一切都业已变得虚假。”
这是诗人试图以决绝的心态面对生活,亦或是他受困于理想和现实的折磨而道出的无奈?
《昨日的世界》里,茨威格回忆起和罗曼·罗兰的会面,从这位不屈的斗士身上,看到了有思想的英雄主义,有道德的英雄主义。
他用自己的例子证明:人应该永远保持自由,坚持自己的信念,天翻地覆也不动摇。“只有我们——那个时代的见证人——才深切地知道,他的存在和他堪称表率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在当时意味着什么。”
现在回过头去看80年代,同样的,在这个有些虚幻,但又充满热情和幻想的时代里,诗人们也在用自己独一无二的方式书写另一种英雄主义。
只要种子不死,一切就还充满希望。“我们没有义务因为世界变得荒谬,我们也要随之变得荒诞。”
就像诗人普吕多姆曾在《劝告》一诗里说的:“当你天真地从世俗的舞会回来/取下已经枯萎的装饰/你喜欢的一切仍然存在。”
也祝愿你,历经生活的艰辛,你所相信的一切,都依然存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