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亲”与“法”(180535黄家豪)

“亲”与“法”(180535黄家豪)

作者: 五温西东 | 来源:发表于2019-12-01 16:39 被阅读0次

在当今社会,若是让人在法律和亲情二者中选择,是“法”更为重要还是“亲”更为重要?女大学生出入交通安全问题,亲自举报了自己父亲高速路上开车接电话。这是“守法”,还是“不孝”?而我认为,对于“亲”和“法”之间的选择,我们更应该去选择守法。

中国有个古时候的故事。一个人举报了一个盗贼,王厚厚加赏,但是这个人只要求能从轻处置盗贼,因为这个盗贼正是他的父亲。王听后十分愤怒,以“不孝”的名义叫人把他砍头。这反映了中国古时一直流传下来的“孝”。何谓孝?举报的人认为“忠”重于“孝”于是举报父亲,然而请求从轻处置不也正是“孝”的体现吗?但是这就是中国的传统,只要做出了伤害长辈的事即是不孝。所以直至现在,这种思想依然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女大学生做的不对吗?不对,因为她竟举报了自己的父亲,不亲不孝。

然而,正是这种思想,导致了现在中国也许有很多很多为了“亲”而枉法包庇亲人。我认为这种思想是腐朽的,不符合当今社会,更是不对的。因为这样做最后伤害的是自己和家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要是那位古人没有举报父亲,最后父亲依旧会被抓,还没有从轻处置的机会,最后将受到更严重的处置;要是这位女大学生没有劝阻父亲,没有举报父亲,这次能侥幸,下一次就有可能会出事故,比起小小的惩罚和教育,难道人命的代价更能承受的起吗?不是的。这种“守法”的行为才更为“亲”,才是真正的孝,真正地对家人好。

由于中国是乡土社会,所以依旧有人认为比起“法”来,“礼”是更有作用的东西。人们相信“礼”更甚于“法”。这是中国经过几千年封建统治所带来的自我经验。秦始皇带来了“法”,而他的法是暴政,最后给秦朝带来覆灭。而礼是一直延续下来的,尽管中国改朝换代了多少次,礼却是主导着这乡土社会的主要成分。但是礼却不一定是对的。礼要求有君王,但是社会主义并不需要君王。从这点上说,礼是为了封建统治而存在,而法是为了人民而存在的。尽管高速路上开车接电话事小,但是从生命安全角度上却事大,法是为了让公民生活过的更好更幸福,所以才限制公民行为规范。所以人们更应该去相信法律,不能因为自己心中所认为的为“亲”而枉法,最后伤心的是自己啊。

所以照这样看,这位女大学生的做法是正确的,因为她权衡了“法”与“亲”,既是作为一名守法的好公民,也是尽到了孝,是出于父亲的安全考虑所带来的结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亲”与“法”(180535黄家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coz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