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马克思是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经济学家,毕生投身于伟大事业,为人类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为了人类的幸福,马克思的一生却穷困潦倒,颠沛流离,他的四个孩子被活活饿死,幸亏遇到恩格斯,他的事业得到了支撑。
卡尔·马克思1818年出生于德国的特里尔城,他的家庭是一个相对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
父亲是犹太人,也是一位成功的律师,同时父亲很喜欢西方启蒙的思想家,伏尔泰、卢梭等人的思想。
所以,马克思从小就深受自由主义和启蒙运动的影响。
母亲罕丽达·普雷斯堡,荷兰人,是一位普通的家庭妇女。
马克思共有兄弟姐妹九人,马克思排行第三。他自幼聪明好学,善于思考,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
01、求学生涯,和黑格尔派产生分歧
1830年,马克思就读特里尔中学,1835年进入波恩大学学习法律,父亲想把他培养成为一名律师,后来转到了柏林大学。
在柏林的知识界中,有一个叫作“博士俱乐部”的青年学者团体,其中的成员都是有学问、有独立见解的青年黑格尔派分子。
马克思研读了黑格尔的著作和他大部分弟子的著作,结识了青年黑格尔派并参加他们组织的博士俱乐部的活动。
但在政治立场和哲学观点上,马克思同青年黑格尔派存在着重大分歧,种种分歧最终导致他与青年黑格尔派分道扬镳。
期间马克思非常痴迷于布鲁诺·鲍威尔的哲学课,深受鲍威尔影响,甚至可以说没有鲍威尔就没有马克思。
02、任《莱茵报》主编,卓有成效
卡尔马克思大学毕业以后,从事编辑工作,干得很出色。
1842年10月,24岁的马克思正式成为《莱茵报》主编。
在他卓有成效的管理和犀利笔锋的影响下,这份报纸的发行数量短短数月从885份攀升至3500份,成为令政府书报检察官头疼的对象。
办报工作使他感到自己的政治经济学知识不够,他坦率地承认自己对这门科学的知识有限,并发奋研究这门科学。
马克思在研究经济学时,曾经遇到一些关于计算上的困难,于是他就进一步研究数学。
马克思在研究经济学的岁月里,凡是有关经济学的书,他总要千方百计地买来钻研,象亚当·斯密、李嘉图、赛依、西斯蒙第、穆勒等人的古典著作。
他不但一一读完,而且还做了许多笔记。从一八四三年到一八四七年,他竟做了二十四本经济学笔记。
他在对大量的经济学文献进行研究、批判之后,经过十五年的时间,终于整理发表了《经济学批判》一书。
因为马克思在报上发表一篇批评俄国沙皇的文章,引发俄国沙皇的不满。
普鲁士国王接到沙皇的抗议后,在1843年撤销了《莱茵报》的发行许可。
03、和燕妮的爱情
年轻的马克思是充满活力、感情奔放的大男生,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汉子。
他和燕妮的爱情一波三折,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最终走到一起,贫困夫妻相爱一生。
(1)童年两小无猜,约定在一起
马克思的夫人燕妮·冯·威斯特华伦出生于一个德国贵族家庭。
童年时卡尔马克思和燕妮家是邻居,他们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他们常常在莱茵河畔散步。
茵湖水的倒影中,常常两个小小的身影肩并肩、手拉手地靠在一起,坐在碧绿的草地上,看着太阳慢慢从天边落下。
有一次,燕妮顽皮地拔去了马克思身上的线头,卡尔笑着,帮燕妮扶正了被风吹散的秀发,“时间不早了,燕妮,我们回家吧”“恩恩,我们走吧。”
燕妮蹦蹦跳跳地拽着卡尔的手“卡尔,我们以后就像这样,一起在一起,好不好?……”“我们一定会永远在一起。……”
(2)距离遥远,心心相印
1836年10月,马克思从离家不远的波恩大学转赴离家遥远的柏林大学读书,自此他和燕妮开始了长达7年的异地恋。
这7年的时间里,他们只有少数的几次相聚,只能通过书信传递思念之情。
虽然距离遥远,但是马克思与燕妮的心息息相通,学习之余,他几乎每天都给燕妮写诗、写信,
他把自己的炽热感情倾注在一篇篇诗稿中,表达了对燕妮的倾慕和思念之情,
歌颂了坚贞不渝的爱情,表露了对两人的结合遭到阻难的焦虑和自己的崇高志向,这些诗稿结集形成了三本诗集:《爱之书》第一部、第二部,《歌之书》。
(3)才子佳人再相遇
马克思和燕妮分别多年以后,又遇到了一起了,他们多年没有见面了,显得格外亲切。
一幢富丽堂皇的别墅中,贵族们享受着奢华的晚宴,欣赏着精美的演出。
一位美丽的少女在大厅中央翩翩起舞,她有宝石般湛蓝的眼眸,鲜血般红润的面颊,冰雪般洁白的肌肤。
她如同坠入凡尘的天使,是风华绝代的“舞台皇后”。
她就是燕妮,燕妮长大后,出落得亭亭玉立,许多英俊的贵族青年为之倾倒,追求者不乏其人。而她一直爱着卡尔马克思。
一幢简约雅致的小屋里,黯淡的光线下,少年褐色的眼睛闪烁着光芒,他时而眉头紧缩、努力思索,时而面对微笑、奋笔疾书。
他是才华横溢的《莱茵报》主编,一位志向远大的青年学者。
在高中的毕业典礼上,他曾经以《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为题在全校师生面前演讲: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
台下不时响起掌声和欢呼,燕妮托着下巴,凝望台上的卡尔,心中偷偷埋下了爱情的种子。
1836年夏天,22岁的燕妮接受了18岁的大学一年级学生马克思的求婚,私定了终身。
(4)冲破阻碍,和燕妮在一起
虽然马克思和燕妮两个人心有所属,私定终身,他们的爱情遭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反对。
马克思和燕妮虽然是邻居,从小青梅竹马,但是按照世俗的眼光,他们门不当,户不对。
马克思是一个平民大学生,燕妮则出身于“高大上”的大贵族之家。
燕妮的奶奶和爷爷,分别是英国和布伦瑞克公国的大贵族。
燕妮的父亲路德维希·冯·威斯特华伦在拿破仑时代的威斯特伐利亚王国当过地方官,又在普鲁士治下的特里尔担任政府的枢密顾问。
燕妮的同父异母的哥哥斐迪南·冯·威斯特华伦后来成为普鲁士的内务大臣。
马克思和燕妮的恋情,一位平民大学生和一位贵族小姐的恋情,遭到了严重的非议。
另外,在当时,姐弟恋不仅不被看好,甚至被认为是不伦行为。
家里的其他亲属也跟着做燕妮的思想工作,劝她不要再和那个叫马克思的小子来往。
燕妮不为世俗偏见所动,不屈服于亲属重重压力,而是用沉默来对抗。
为了马克思,这位特里尔上层沙龙里、舞会上的皇后义无反顾地退出了社交圈,
马克思的信就成了慰籍她心灵的灵丹妙药,成了她力量的源泉,成为她唯一的精神寄托。
两个抱定坚定信念要在一起的年轻人,冲破重重阻碍,终于感动了燕妮的父亲路德维希·冯·威斯特华伦。
这位心胸开阔、通情达理的贵族终于答应的了马克思的求婚。
老威斯特华伦非常欣赏马克思的才华,他经常给马克思讲解古希腊的经典、莎士比亚的名篇、启蒙思想家的理论,
马克思也非常敬重老威斯特华伦,称其为“慈父般的朋友”,并在博士论文里表达了对这位未来岳父的敬意。
1843年6月19日,经过7年恋爱长跑的马克思和燕妮终于结婚了。
这时,燕妮已经29岁了,他们是到Bad Kreuznach看望燕妮那生病的母亲时借机在当地结了婚。
婚后,他们有过一段短暂的蜜月旅行,但不久后,他们就踏上了流亡的征途,开始了一生的自我牺牲和颠沛流离的生活。
长达40年的时间里,燕妮带着孩子跟着马克思过着到处流亡的生活。
尽管过着这样艰难困苦的生活,燕妮始终没有动摇,始终对马克思不离不弃,始终与马克思心心相印、紧紧相伴。
燕妮不仅一生始终与马克思相伴,高贵、优雅、聪明的燕妮还是马克思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者,事业上的坚定支持者和帮助者。
燕妮在颠沛流亡的中照顾家庭,带大孩子,为了生活,怀着身孕四处借钱,反复典当祖母传给她的婚戒等珠宝,只为马克思能专心干他的事业。
在事业上,燕妮更是马克思的坚定支持者,燕妮也是马克思的得力助手,马克思的大量著作,字迹潦草难认,每次付印前都是燕妮亲笔誊抄一遍,
所以,如果没有燕妮,马克思的伟大著作可能就不会那么顺利的问世。对于这些工作。
这些生动诠释了这个道理:最好的爱情不是物质上的门当户对,而是精神上的志同道合。
(4)喜爱孩子的慈父
马克思很喜欢自己的孩子,孩子们也非常热爱爸爸。
马克思和燕妮生过7个孩子,可是,由于生活贫因,后来能够长大的只有三个女儿:大女儿燕妮、二女儿劳拉、三女儿爱琳娜。
马克思把孩子看作是“人类的未来”,他对孩子们抱有诚挚的感情和无限的期望。
他认为:父母不仅要抚养孩子,而且要教育孩子;父母教育孩子,同时也教育了自己,也受到孩子的影响、鼓舞和鞭策。
马克思对待年幼的女儿们像对待大人一样,从不向她们发脾气、下命令,从不摆出威严和骄横的架子,他决不强迫孩子们去做什么事,而只是劝说他们不要去做什么事。
在孩子们看来,马克思不仅是温和、宽厚、慈祥的父亲,而且是忠实的朋友和亲密的伙伴。她们总是非常乐于接受爸爸的劝导。
每逢星期天,马克思总是放下紧张繁忙的工作,听孩子们“指挥”。
他带着孩子们出去尽兴而愉快地游玩,让孩子们接受大自然的熏陶,既增长她们的见识,又锻炼她们的意志和体魄。
马克思知识丰富、博学多才,很会讲故事。他经常给孩子们讲各种各样的迷人动听的童话,有时还大声地念精彩、美妙的故事给孩子们听,像荷马的作品、《尼伯龙根之歌》、《唐•吉诃德》、《一千零一夜》等。
每当孩子们提出独到的见解时,卡尔会兴奋地把他们抱在怀里、举到空中,还会拉着他们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疯跑。
每隔一周,他会召集所有的好友,与自己的妻子、女儿一起举办莎士比亚朗诵会,感受诗性之美,共享天伦
04、和恩格斯结识和合作
莱茵报停办了,马克思也失业了,但是在此期间内,马克思认识了他一生的伙伴恩格斯。
1844年8月底,马克思在巴黎会见了恩格斯。
经过十天的畅谈,他们发现在一切理论领域中意见完全一致,从此便结下了崇高的革命友谊。
1845年,他和恩格斯合著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成为了马克思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哲学著作。
这本书里面,他们第一次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这本书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
在这本书里面,他们也批判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哲学。
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历史任务,为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奠定初步的理论基础。
1847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应邀参加正义者同盟。1847年6月,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同盟的纲领,这就是著名的:《共产党宣言》,这本书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05,颠沛流离的生活陷入极度贫困
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这是一次平民与贵族之间的斗争,是一场欧洲平民与自由主义学者对抗君权独裁的武装革命,
这场革命几乎波及了整个欧洲,是欧洲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革命运动。
欧洲革命爆发之后,马克思被各国政府驱逐,被迫到处流亡,马克思夫妇长期处于颠沛流离和极度贫困中。
在那几年时间里,马克思没有固定的工作,一家人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微薄的稿费收入。
颠沛流离的生活中,他常常囊空如洗,衣食无着,多次因为经济与债务问题面临窘境。
马克思长期受饥饿和生存问题的困扰,不仅衣不果腹疾病缠身,而且精神也饱受摧残,他的四个孩子中,有3个相继去世。
幸亏在这段时间,恩格斯给予了极大的帮助,经常资助马克思的生活费用,他们一家才得以生存。
马克思的经济经常陷入困境,生活十分艰难,但他依然克服各种困难,坚持读书和研究。依然坚持写他的最重要的著作《资本论》。
0 6、为写《资本论》,广泛阅读
最后他们一家来到了英国伦敦,住在伦敦的迪恩街28号,这是一栋普通的公寓楼,底层有一个小餐厅,靠近伦敦的唐人街,离大英博物馆i不远。
卡尔·马克思于1851年至1856年居住在这里。就是在这里的五年时间里,马克思写出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著作之一——《资本论》。
马克思领到了一张博物馆阅览证,从此,大英博物馆圆形阅览室成了他的半个家。
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阅览室里辛勤地读书和做研究工作。
几乎每天大英博物馆刚开门,他就赶到了博物馆,一进去就是十个小时,他如饥似渴地读书,直至晚上博物馆闭馆,他才回去,回到家又继续工作。
马克思的读书领域很宽广,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宗教学、逻辑学、美学、政治学、文学,史学,语言学,翻译,工商业实践,还触及数学、自然科学等,包括关于人的科学。
他懂得欧洲好几个国家的文字,并能用德、法、英三种文字写作,而且写得非常好。
他为了判断俄国的经济发展,在他五十多岁时,又积极学习了俄文。
为了写《资本论》,他还研究过俄国土地关系、土壤化学、农业化学、实用经济学、统计簿记。只要是和他的著作有关的材料,他无不刻苦。
马克思就是在休息时,也不忘记学习。他有两种休息方法:一种是读文学作品和研究数学; 一种是散步,散步时也带着笔记本,想起问题,随时记下来。
1867年9月14日,《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两卷为在马克思死后,由恩格斯整理发表。
写这部书,整整用了四十年的时间,阅读过的书籍和刊物有一千五百多种。
凡是和这一问题有关的科目,如地租问题,农业化学、实用工艺学、实用经济学,他都作了详细研究。
《资本论》是一本政治经济学的巨著,在书里,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为基本思想作为指导,以剩余价值为中心,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
阐述了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流通和分配的基本理论,揭示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资本论》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理论基础,指导各国无产阶级革命。
马克思并不仅仅是一个书斋思想家,他时刻都在听从无产阶级的召唤,必要的时候毫不犹豫从书房奔赴战场。
在马克思的革命斗争生涯中,他最初是以报刊为武器,向资本主义社会发起了出色的进攻。
1848年6月,马克思创办了《新莱茵报》,被列宁誉为“革命无产阶级最好最卓越的机关报”。
1883年3月14日,卡尔·马克思与世长辞,享年65岁。
马克思在他的一生中,从未放松过学习和斗争。
直到他一八八三年三月十四日下午逝世时,还是坐在常年工作的那张椅子上读书。
马克思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也是学习的一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