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校长给我留言如下:
前段时间结合校内校外的一些现象,觉得教育的确该“面向未来”,因为未来以来,将至已至。而“面向未来的教育”,我以为特别要强调:精神的教育,能力的教育和健康的教育。
我问他,“精神的教育”指什么?“能力的教育”指什么?他给我引经据典了一番,最终归向于“德”。我觉得,中西方典籍都可以去查找一下,“定义”清楚什么是精神、什么是能力,什么是德。从心理学上,对于“精神”、“能力”是怎样解释的,也应该得到重视。
学习理论中,把学习分为:知识、技能和态度。
此处的知识更多指向记忆性知识,可以通过“记中学”积累并建构自己的文化知识库。
技能,或者准确的说是能力与方法。能力是技能(SKill)不断训练调整后的“can do”。
态度,很多人将态度视为天生的个性因素,实际上态度是可以学习和改变的。对学生的“精神”世界的影响,不如更准备说,是对“态度”的引导训育?好的思维习惯和情绪管理,就是态度范畴的学习。
斯坦福大学的Albert Bandura 提出四个加强自我控制能力的要素,可以指导学校对学生“态度”的引导。
1.蓄意(intentionality)指对自己行为的自省后的调整,直到能够蓄意控制。比如,今天我要认真完成作业,不能随便糊弄完!
2.前瞻(forethought)指不纠结过去不后悔尝试,而是着眼于未来。不仅对未来有所规划,还能预见未来结果。我们学校的课程安排,应该给予学生这样的认知,“如果按照这个计划,我能达成…如果不能,会影响我的哪些方面,如生存、同伴认同、父母情感?”
3.自适(self-reactiveness)指选定计划后能根据计划行动,并随时通过自我激励、调节、影响,如有微调,则能够自己选择“备案”。
4.自省(self-reflectiveness)指能够对自己、对自己的思想、行为、激励因素、价值观、人生追求有所觉察。可以引导学生自我追问,“今天做作业很低效,低效的具体表现是什么,高效的部分是哪些,为何高效?”
目前我们的学校教师,学科素养也许是可以应付应试教育,但真正落实到“育人”上,总是动不动上升到精神层面、德育系统,实际上,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就能帮助教师正确引导学生改变“态度”,至少明确以上四点,我们既可以训练学生如何“自知”与“自控”,并不断优化思维方式,又可以帮助其方向明确后的坚持,其重要性绝不低于智商。有些牛人的牛,不过在于“勤奋到变态的地步”。
此外,教育者要放弃“木桶理论”中的短板观,培养学生“强悍思维”——不以一次成功或失败论英雄,树立“长板更长”意识——人就能在遇到逆境或失败的时候免于坠入绝望,而是更积极应对困境。
如果基础教育学校中“立德树人”有“毅力”、“自信”这2个目标,用心理学知识分析是不是可以更明确一点?
人的学习意义,最终是为了工作(job)、事业(career)和使命(calling)的实现。学校喜欢将什么能力素质都往“德”这个篮子里扔,实际上,很大程度上,小学、初中的“德”,指向的是情绪管理、时间管理、压力管理、目标管理等,可以通过“兴趣”、“练习”、“目标”和“希望”四个组成部分的强化。“德”之内涵的“态度”、“技能”,需要由内而外的自我察觉,也需要从外而内的文化环境,我们需要“有结构的课外活动”,让更多人达成共识、参与进来,共同德育。
但,首要的是,在“德”这个篮子里,需要基于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理论基础,把精神的归精神、心理的归心理,技能的归技能……进行分类处理。
分类处理明白,也许可以更好帮助教师让理念落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