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早课5.30打卡第105天
本周带领老师是苗利英苗老师
感恩苗老师为大家服务
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做思想有高度的父母,在物质满足,精神匮乏的时期需要提高孩子的认知。
社会热点,奇闻趣事与孩子探讨,保持好奇,做好倾听,放下姿态,与孩子情感链接。
青少年身份认同的过程总感到迷茫和混乱是正常的。
1、正常的身份危机标志青少年正朝向健康方向发展。身份认同障碍物标志着不健康行为模式。两者区别在于问题的强度和持续的时间不同。身份认同障碍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缓解需要专业的治疗与引领。
2、 身份认同与道德,需要感到独特和特殊。另一方面,又需要有归宿感适应周围的环境,他们不需要被取悦,也不需要被威胁才会良好。在青春早期社会认同是第一位,其次是才是良知。在高中,社会秩序和自尊排在受欢迎的前面,高中的“道德家”认为,做正确的事不仅是一件私事,而且是一种社会责任。
3、任何一件事情都不是完全绝对而一成不变,当危及到生命时一切的教条,都是无奈、无助而无用的。
4、身份认同危机和障碍源自于认知的问题。孩子认识不到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和成人社会的复杂性,同样有时候父母也认识不到孩子所处环境的复杂性,需要加强沟通和理解。父母要拿出耐心虚心和孩子一起探讨,以探讨自然世界的问题,也可以探讨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在探讨的过程中,孩子会享受到思绪飞扬的感觉,感受到价值感和成就感,增进亲子关系的和谐,所以父母要做孩子的战友,与孩子一起去探索,去发现,去认知,去创造。
只有看见—尊重—允许—觉察,才有引领与改变。而高效的、有效的陪伴、良好的亲子关系也才能真正融合和与孩子一起探索人生的真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