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一
两个关系很要好的男同学在校园内出口成脏,边说脏话边互相吐着吐沫,你一口,我一口,不知道的还以为在玩什么把戏。值班的老师将这两个孩子请到了门卫室,并通知家长到校参与处理。
两个学生斜坐在门卫室的椅子上,一条胳膊还搭在椅背上,值班老师、门卫都站在屋里。不大一会儿,家长来到了,家长同样站着,两位同学仍然坐着,似乎这两位同学是正义的把持着,而在场站着的老师和家长才是犯了错的学生。
一位家长实在看不下去了,一把将自己的孩子从椅子上拉了起来。
“其他的不说,但是我们都在这站着,你在那坐着就是你的不对。”家长说。
“我咋了,明明是他先骂得我,我又没惹他。”刚站起来的这位同学据理力争,根本就没有听进去刚才家长说的话。而哪一位坐着的同学仍然在那坐着,没有任何要站起来的反应。
“你知不知道你错了,你应该给老师道歉。”哪位家长接着说。
沉默。两个孩子都在沉默,应该是他们认为自己都没有错,所以为什么要道歉呢。
看到孩子不道歉,家长开始向老师道歉,说自己孩子不懂事,不该把说脏话骂娘当做口头禅,下次不会这样了,希望老师能给孩子机会什么的。
在家长承担责任的同时,孩子一直没有说话,似乎犯错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现象二
由于个别孩子在学校犯了大错,根据学校规定需要进行家庭教育,于是乎就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家庭教育的孩子还没有到家,班主任就已经接到了家长托关系打来的电话,看能不能让孩子今天回去,本来孩子学习成绩就不好,如果再在家里待着,不是更学不会了吗?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第十条规定: 小学高年级、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违规违纪情节严重或者影响恶劣的,学校可以实施以下教育惩戒,并应当事先告知家长。其中第一款就是“给予不超过一周的停课或者停学,要求家长在家进行教育、管教。”
一般情况来讲,不到万不得已,老师是不希望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除非学生所犯的错误实在是影响恶劣,不家教不足以实施对学生的教育,老师才会采取让家长接回家中配合教育的方式。而在现实中,家长要么是因为管不住学生不想让孩子家教,再有就是家庭教育的效果不甚理想。为什么有些孩子想方设法在学校里犯错,目的就是希望家教,因为在家的时候父母好吃好喝好招待,手机随便玩,游戏随便打,父母要么管不住,要么不去管。这样的家教,怎么会收到教育的效果。
父母越位、孩子退位是当前教育亟需面对的问题,更是亟需解决的问题。该让孩子承担的责任,父母全都包揽了过来,学生犯了错,多数家长在赔礼道歉,而很难听到孩子真诚的说声对不起。这样的教育难道不是大不幸吗。这样的教育,怎么能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