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世界仅存在于你的眼中,取决于你怎么看。——《崩溃》
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年少成名,24岁时处女作《人间天堂》问世,29岁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出版,其作品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即便你记不住他的名字,也总记得他的名言:
“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我们奋力向前,宛如逆水行舟,与激流抗争勇进,直至淹没入岁月长河。”
村上春树说,菲茨杰拉德的文章具有独特的美感和韵律。如果让他举出“迄今为止遇到的最重要的三本书”,他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是,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和雷蒙德·钱德勒的《漫长的告别》。倘若只让从中挑选一本,那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不起的盖茨比》。
美国小说家约翰·奥哈拉说:“菲茨杰拉德既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家,也是我们最杰出的中篇小说家之一,也是我们最优秀的短篇小说家之一。”
他还曾写信跟美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翰·斯坦贝克说:“菲茨杰拉德决不只是一个平凡的作家,即使把我们这些人都加在一起也比不上他,仅从他清新流畅的文风和他那丰富的词语中就能看出这一点。”
民国作家张爱玲说:“菲茨杰拉德是我最推崇的美国作家,他是个天才,写作技巧高超,他的作品有强烈的时代特性,叙述清晰,文风优雅,词句多姿多彩。”
最推崇菲茨杰拉德的还属比尔·盖茨和他的前妻梅琳达,《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他们一生中重读最多的小说,他们甚至把书中的一句话贴在了墙头:“他的梦似乎已近在咫尺,他几乎不可能抓不住。”
菲茨杰拉德曾经站在美国文坛的巅峰,是爵士时代的代言人,最终,他从云端跌至尘埃,才华枯竭,破产、酗酒、妻子精神分裂,英年早逝,甚至在遗嘱中要求举办“最便宜的葬礼”。
他的好友海明威认为他的一生是个悲剧,他的妻子泽尔达便是悲剧的核心。
“能创作出《了不起的盖茨比》这样伟大作品的作家,为什么会沉迷于酒精,过着浮华的日子,而不去认真写作呢?原因我不是很清楚。但当有一天我见到了泽尔达,就一下子恍然大悟了。”
他还在给珀金斯的信中写道:“菲茨杰拉德获救的道路只有两条。一是泽尔达死去,一是他弄坏自己的胃不能再喝酒。”
很多人咒骂泽尔达是纵情声色的行家,是精神分裂的女妖,是阻碍菲茨杰拉德更进一步的魔鬼,是红颜祸水。
然而,就像菲茨杰拉德在《崩溃》的开篇写的那样:“所有的人生都是一个垮掉的过程,等觉察到自己已经崩溃,就不是单凭一次打击造成的,那是一种缓期执行。”
菲茨杰拉德的人生之所以垮掉,绝非是泽尔达造就的,而是这四个字造就的。
02.
这世上有成千上万种爱,但从没有一种爱可以重来。——《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1896年9月24日,菲茨杰拉德出生在美国明尼苏达州。
他母亲的家族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商人阶层,父亲是个家具商,一生都处在经商失败的阴影中。
自童年时起,他们一家人就多次因为父亲事业失败而四处搬家。后来甚至要寄居在外祖父家中,靠母亲从娘家继承的财富来维持生活。
所以,菲茨杰拉德从小就对金钱和成功有着强烈的渴望。
1913年,靠着舅舅的资助,他进入了普林斯顿大学。
在这所贵族大学里,他无心学业,成绩一直不及格。
为了融入上流社会,他努力练习口语摆脱乡音、为校园刊物撰稿、参加橄榄球队试训、导演歌剧,即便如此,贵族同学们仍对他指指点点。
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我始终无法原谅那些富有的人,这也是我所有生活和工作的动力。”
1915年1月4日,在一场新年聚会上,18岁的菲茨杰拉德邂逅了16岁的杰内瓦。
她是芝加哥四朵金花之首,父亲是证券商,外祖父是建筑大亨,出身高贵,漂亮动人。
两人跳了一整夜的舞。
杰内瓦在日记里写道:“斯科特完美极了。”
第二天,两人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学校。菲茨杰拉德给杰内瓦寄去了一封特快专递,落款是“暂时忠实的”。
11日,杰内瓦回了信,落款是“偶尔薄情但现在忠实的”。
杰内瓦的周围倾慕者众多,菲茨杰拉德的身边也不乏女伴,一开始,两人都当这是一场游戏,把对方的书信拿给朋友看,炫耀自己有多受欢迎。
2月20日,菲茨杰拉德决定去杰内瓦的学校看她,女校戒律森严,每周只有周六下午四点到六点接受来客访问。
菲茨杰拉德一大早起床,由普林斯顿经纽约转火车去康涅狄格州,到了附近小镇又转坐了电车到了女校,探访时间只有一个半小时,两人也只能握着手说话,但他们已经很满足了。
杰内瓦在日记里写:“再次见到他太高兴了,我疯狂地爱着他。”
1916年8月,菲茨杰拉德去拜访了杰内瓦的家。
杰内瓦的父亲告诉他:“穷人家的男孩子,从来就不该动念头娶富家女孩子。”
这句话终结了菲茨杰拉德的爱情,也带给了他难以磨灭的耻辱。
分手时,两人要求对方毁去所有通信,杰内瓦照做了,菲茨杰拉德没有。
1918年9月4日,杰内瓦高兴地告诉菲茨杰拉德她要结婚了,丈夫是芝加哥百货商店大亨,菲茨杰拉德没有出席,他把请柬贴在了永久珍藏的剪贴簿上,剪贴簿的第二页是芝加哥报纸对杰内瓦婚礼的报道。
随即,一战开始,菲茨杰拉德参了军,他害怕死在战场上,没机会施展才华,就把小说《浪漫的自我主义者》寄给了出版社,但他还未上战场,一战就结束了,出版社也拒绝了他的小说。
杰内瓦婚后不久写了一篇小说,描述了一个女人出嫁后思念心上人的故事,心上人叫斯科特。
这些,他并不知情,杰内瓦婚后第三天,他就爱上了别人。
03.
这个耀眼的女人之所以珍贵而迷人,是因为她能够完全地、成功地做她自己。——《美丽与毁灭》
1918年9月7日,22岁的菲茨杰拉德在蒙哥马利市的乡村舞会上邂逅了18岁的泽尔达·莎尔。
她舞姿曼妙,风情万种,精通芭蕾、法语、诗歌,是很多男人的梦中情人。
当天,他在日记里写:“7日,跌入爱情。”
泽尔达的祖父曾是参议员,创立了蒙哥马利第一家报纸,祖母出身于显赫的亚拉巴马摩根家族,父亲是最高法院的法官,母亲多才多艺,发表过诗歌、小说和剧本。
这位天之娇女自小受到的是禁欲式教育,她的母亲为她设立了六条淑女规则:坐不跷腿,背不靠椅,出门要带手绢,手套扣子要扣严,在家不能赤脚。
但她厌恶教条,16岁时就是舞会皇后,曾在“曼哈顿所有俱乐部的每张桌子上都跳过舞,裙子掀到了腰部。高高地架着双腿,当众抽烟,嚼口香糖,喝酒醉得滑到了阴沟里……”
她的高中毕业照上写着一句话:既然大家可以借钱,又何必工作呢?我们只想着今天,不要担心明天。
菲茨杰拉德对于她的性情心知肚明,他说:“我就是喜欢她的勇敢、诚实与火一般的自尊。”
在他之前,泽尔达从不把男人放在心上:“这些家伙不过是一群有着些许价值的附属品,是优秀的舞者和陪伴者,仅此而已。”
遇见他后,她在信中写:
“在我最想念你的时候,写信是最艰难的事。”
“斯科特——全世界除了你我什么也不想要——还有你宝贵的爱情——所有物质的东西都不算什么。”
1919年情人节,菲茨杰拉德来到纽约,因为在校成绩不佳,他只能在小广告公司任职。
他住进了曼哈顿西侧的单身公寓里,那里可以遥望到泽尔达的家。
他向泽尔达求了婚,她答应了。
然而,泽尔达父亲放话说,除非菲茨杰拉德能功成名就,否则休想高攀他的女儿。
泽尔达夹在中间,尽力与父亲周旋。
但她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不相信爱情可以战胜一切,坚持没多久就悔婚了。
一无所有的菲茨杰拉德从纽约回到家乡,一度穷到必须要给别人洗汽车的地步。
幸好,斯克里布纳出版公司的年轻编辑珀金斯慧眼识珠,决定出版他的小说《人间天堂》。
11月,小说尚在制作,菲茨杰拉德就恳请珀金斯:“能不能加速出版?我的命运寄托在这本书的成功上——当然包括一个女孩子!”
1920年,《人间天堂》正式发行,首印3000册4天内售罄,菲茨杰拉德一战成名。
他给泽尔达写了封信:“书卖得好,速来纽约。”
泽尔达父亲同意了他们的婚事。
4月3日,在纽约著名的圣帕特里克大教堂,菲茨杰拉德和泽尔达举行了婚礼。
杰内瓦闻讯后给菲茨杰拉德写了封信,祝他成功,并邀请他来探访自己。
菲茨杰拉德却不愿意再见到杰内瓦。
但他们后来还是见了面,这次见面让两人都很失望。
04.
反正女人都是输。——《给我留下华尔兹》
在长久的憋屈和压抑之下,菲茨杰拉德终于打赢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一夜之间功成名就,迎娶白富美,走上了人生巅峰。
他在散文《爵士时代的回声》中写:“这是奇迹的时代,这是艺术的时代,这是富裕的时代,也是讽刺的时代。”
他成了“美国梦”的代表,爵士时代的代言人,短篇小说卖到了四千美元一篇,各类电影版权收益更高。
夫妻俩的照片、访谈屡次登上欧美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参加各种派对,出入于贵族名流的晚宴,到处旅行,沉沦于酒精与毒品,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1924年,他们移居法国。但婚姻也出现了危机。
菲茨杰拉德以妻子为灵感塑造了很多女主角,却总是调侃她是“最轻佻的女郎”,这让泽尔达十分伤心。
她尝试写作,他非但不支持,反而还在自己的作品中剽窃她的日记和书信。
他说自己的名声大获得的稿酬比较多,让她将自己写的短篇小说以他的名字发表。
他的压制,欺骗、阻扰,让泽尔达的自我认知受到了重创,她越来越感觉不到爱的存在。
当她看到菲茨杰拉德向别的女人大献殷勤时,就一把脱掉内裤并扔到了他身上。这样的行为让她备受舆论谴责。
她受不了大家叫她“菲茨杰拉德夫人”,更受不了丈夫剽窃自己的作品。
她在写给伍尔芙的信中说:“女人们想要以个人经历创作故事,但她们的创作总被自己的父亲和丈夫压制、阻挠。”
伍尔芙十分赞成这一观点:“错误的束缚将阻挠人们自我价值的实现,世界也会因此而贫瘠。”
菲茨杰拉德的《美丽与毁灭》发表后,泽尔达在读小说的时候认出了自己的作品,为《纽约论坛报》写下了评论:“菲茨杰拉德先生——我相信他的名字是这么拼写的——似乎抄袭是从家里开始的。”
菲茨杰拉德同样对她有一肚子怨气,她的挥霍令他苦恼,为了满足庞大的生活支出,他只能不停地写作;她的任性令他抓狂,她和帅气的法国飞行员眉来眼去,还提出了离婚,他一度气到要和情敌决斗。
妻子受不了丈夫的压制,丈夫受不了妻子的放纵,但他们谁都离不开谁。
接下来,菲茨杰拉德完成了新作,他对这本书寄予厚望,取了很多题目:《长岛的特立马乔》、《特立马乔或盖茨比》、《金帽盖茨比》、《高跳爱人》等,最后泽尔达一锤定音决定叫《了不起的盖茨比》。
1924年,该书出版,评论家们一致好评,读者们却并不买账,首批出版的3000本直到菲茨杰拉德去世也没有卖完。
更糟糕的是,菲茨杰拉德灵感枯竭,他们的生活陷入了窘迫。
05.
证明自己,她就能找到安宁,安宁就是一个人对自我的肯定。——《给我留下华尔兹》
1924年,泽尔达精神病发,卧床五周才有所好转。接着,她又得了结肠炎,做了阑尾手术,还有过两次慢性哮喘发作。
1926年,由于两年前不成功的人工流产手术,泽尔达被确诊无法再生育,这对她打击很大。
菲茨杰拉德跟17岁的默片女演员洛伊丝打得火热,泽尔达一气之下将他当年送给她的订婚礼物白金钻石腕表扔出了火车窗外。
眼看与丈夫的关系无法得到改善,27岁的泽尔达就把精力放在了芭蕾上,刚开始,菲茨杰拉德很满意她的状态,因为她没有时间烦着他了。
没过多久,他就开始埋怨家里没有女主人的气息。
他只想让妻子把芭蕾当成消遣而不是事业,经常劝她别那么拼命,用言语打击她:“这个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艺术家与爱好者的差距。”
两人的关系越发紧张。
后来,那不勒斯舞蹈团向泽尔达发来了工作邀请,她害怕丈夫会离开自己,忍痛拒绝了。
终于,她得到了跳领舞的机会,却因为肌腱受损而不得不永远终止了舞蹈事业。
1931年,泽尔达的父亲去世。
父亲临终前,泽尔达问他:“我们的身体跟灵魂到底是不是背道而驰的?我想您一定知道,为什么当灵魂备受折磨,身体应该给予支持的时候,它反而垮掉了。而当我的身体在煎熬的时候,灵魂本应成为其唯一的避难所,结果它却弃我们而去。为什么我们这么多年来锤炼身体,以求心智的健全,但是到头来却发现灵魂总是遍体鳞伤,几乎要在枯寂的身体里才倍感慰藉,这是为什么呢,父亲?”
1932年,泽尔达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在精神病院里,她完成了自传体小说《给我留下华尔兹》。
然而,菲茨杰拉德却强迫她删掉与她精神病史有关的情节,因为他在自己将要出版的小说《夜色温柔》中剽窃了这个桥段。
他当着精神病医生的面对妻子说:“省省吧,你这个三流的作家和三流的芭蕾舞演员。”
1934年,泽尔达自杀未遂。两人的婚姻名存实亡。
1937年,41岁的菲茨杰拉德进入了好莱坞当编剧,每周挣一千美金,他热爱写小说,但小说已经赚不了钱,他不得不认清事实。
经济大萧条后,他的负债情况更加严重,因为酗酒,他爆发了严重的肺结核,有段时间甚至面临双臂瘫痪的威胁,杂志和报社陆续中断了他的约稿,所有的书店都下架了他的书。
他对人生有了很悲观的看法:“人生本质上是一场骗局,其境况就是失败的那些,而补偿物并不是“幸福和快乐”,是从挣扎中得到的更深层的满足。”
这时,他跟杰内瓦重逢了。
杰内瓦问他:“你小说里的女主角,哪个是按我塑造的?”
他喝得醉醺醺的,说:“你觉得你是哪个biao子?”
杰内瓦说:“我为菲茨杰拉德的堕落而难过。”
后来,菲茨杰拉德在给女儿的信里写:“她是我第一个爱过的女孩儿,我如此坚定的避免见到她——直到这一刻——就是为了保持那幅完美画面。”
不久,他有了新情人希拉·格雷厄姆,她是报纸专栏作家,年轻版的泽尔达,也是他未完成的作品《末代大亨》中凯瑟琳的原型。
他们经常酒后争吵,相互辱骂,甚至发展到拳脚相加的地步。
1940年,菲茨杰拉德死在了希拉的公寓。
去世的前一年,他曾写信给泽尔达:“你是我见过的最精致最可爱最温柔最美丽的人,即使这样也言犹不及。你所忍受的我没有其他人能忍受,我爱你。”
去世前一天,他对希拉说:“我要用《末代大亨》重新向世界证明我的写作能力”。
后来,希拉将他们的故事写成了小说《痴情恨》,又改编成了电影。
七年后,泽尔达所在的精神病院意外失火,她被困在顶楼,被活活烧死。
最终,夫妻二人合葬,他们的墓碑上刻了《了不起的盖茨比》结尾那句话:我们奋力向前,宛如逆水行舟,与激流抗争勇进,直至淹没入岁月长河。
他们的女儿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了一个标记着“绝对私密”的档案夹,里面放着227页的书信打印稿,全都是杰内瓦写给菲茨杰拉德的信。她将信件寄还给了原主。
很多年后,杰内瓦的外孙女在箱子里发现了这些信笺,信上还压着一本日记,扉页上写着:“我只记录闪光的时刻。”
06.
是光明毁了那些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以接受它的人,而——夜色温柔。——《夜色温柔》
很多人说,泽尔达害了菲茨杰拉德,因为她的挥霍无度,他不得不玩命写商业小说赚钱,最终灵感全无。
所以,泽尔达被贴上了“拜金女、公主病、神经质”的标签。
所以,人们只字不提菲茨杰拉德对妻子的污名、背叛、抄袭、压制,一味宣扬他多么爱妻、宠妻。
然而,就像章小惠没有使钟镇涛破产,是他自己投资失败一样,毁灭菲茨杰拉德,并不是泽尔达。
相反,若没有她,就没有《人间天堂》,没有《夜色温柔》,没有码头对岸神秘的绿光,没有了不起的盖茨比。
与其说菲茨杰拉德多爱泽尔达,不如说他将她当成了抽象的符号,这个符号是财富,是美好,是内心高不可攀的欲望,是世界上他所期待一切的综合体,是“只要你努力,你就会得到一切”的美国梦本身。
对于男人来说,把握不住的女人才是终极爱情。
菲茨杰拉德愿意承担泽尔达的挥霍,是因为她出身高贵,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是他内心最真实的向往。说穿了,他们志同道合。
就像李荣浩在《不将就》里唱的那样:“互相折磨到白头,悲伤坚决不放手,你的暴烈太温柔,感情又痛又享受。”
他们彼此选择,彼此燃烧,彼此背叛,彼此成就,彼此束缚,彼此消耗,但他们自始至终都心甘情愿。
泽尔达说:“即便到了现在,我仍不会改变当初的选择。”
菲茨杰拉德说:“泽尔达是我生命中最令人愉悦的部分。”
经历了纸醉金迷的爵士时代后,菲茨杰拉德发现自己被金钱和欲望所引诱,一生都奔走在追求错误的过程里,所以他信念崩塌,失去了灵感。
但后来,他也在《崩溃》里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剖析、自我反省:“我过去总以为,只要你真有才华,命运就在你的掌握之中。如今我意识到,我原来一直是在极度地从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抵押自己,预支自己。”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菲茨杰拉德一路幻灭的过程,固然令人唏嘘,但泽尔达的悲剧更值得女性深思。
她欣赏丈夫的才华,是他的精神依赖,但她最爱的人却并不在意她的内心想法,只把她看成一个妻子,丝毫不关心她作为独立个体的价值所在。
她渴望得到外界的认可,丈夫却故意煽动她“疯了”的谣言,以掩盖他窃取她文学作品的事实,甚至在日记里明确表示,他打算让妻子精神崩溃,以便让她认罪。
最终,她只能发疯。
可贵的是,她始终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可悲的是,她的内心缺乏信念和力量。
她让我们明白了一个女人被束缚后有多可悲,让我们看到了女人为了争得一点跟男人平起平坐的姿态有多难。更让我们清楚了在情感中,男人比女人过得好的关键在于他们更自私。
这不仅是她一个人的悲剧,而是每个时代,每个女性都会遭遇的困境。
所以,我希望大家都能看到枷锁的所在,找到打破桎梏的钥匙,砥砺前行,在奋斗的路上与激流抗争勇进,即使被淹没于岁月长河,依然可以无悔此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