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865231/4d75205daa587b5a.jpg)
我是从朋友圈了解这部电影的。常逛B站的同学在朋友圈发出“啊啊啊,终于上映了,我要去电影院看”的感叹后附上了一张电影的海报。这张海报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视线,黑色的背景上是剔红水仙花纹图盘,上面用薄荷绿的颜色书写电影片名——我在故宫修文物,仔细一看,在文物左侧的缺口处有一个袖珍的小人正在进行文物修复的工作,这种小小的细节让人觉得很有爱。一直对纪录片很感兴趣,尤其是一些与传统文化、美食相关的题材(好像暴露自己是吃货的事实了=-=)。于是在一个下午我看完了这部电影,然后又把之前的三集纪录片看完了。看完后我感觉好像看到了另一个世界。原本以为文物修复是在类似医院的的地方进行的,一尘不染,修复的过程宛如一场手术。但在片中我了解到,故宫的文物修复就是在故宫原来的老房子中进行的,整个过程平静随意,一位位老师傅在门前的小院中喂喂猫,拨弄拨弄花草,好像我们想象中的退休老人的生活,但转眼又切换到他们工作的时候,硕大的汗滴从额头上滑落,眼神认真。原来在这么小的空间内,不同的时间有着截然不同的精神状态,放松与专注在这间老房子中得到了统一。
![](https://img.haomeiwen.com/i5865231/728cf5956fd9dea0.jpg)
电影中介绍了书画、青铜器、宫廷钟表、木器、陶瓷、漆器、百宝镶嵌、宫廷织绣等部门的工作。说实话,其中每一种都闻所未闻,每一种都让我大开眼界。书法作品背面那密密麻麻的补条让人眼花缭乱;青铜器的入门功课居然是仿造一个相同的;钟表是会动的艺术,零件间的相互配合使冷冰冰的金属呈现出挥翅的鸟与流动的河;稀有的木质佛像经过修补已看不出嘴唇与手指的残缺;已经破损严重的唐三彩马经过拼凑与修补,是我们可以一睹它原来的模样;为一架古瑟补漆,不仅要忍受生漆过敏,甚至还去学了古琴的制法与弹法;柜门上的精致镶嵌经过时间的流逝已经残缺,师傅们不仅要可出原来的形状,甚至连材料都要力争与原件相同;缂丝这种只在历史书上看到的技法,没有想到这么复杂。现在的修复工作也开始运用科技产品进行辅助。科技的使用更好的记录了文物的各种信息与其修复过程,这对于后世来说是非常珍贵的资料。
![](https://img.haomeiwen.com/i5865231/8a1916e27ae6d6df.jpg)
时常听见有人说我们没有必要这么小心的去保护这些文物,毕竟是一些很老的东西了,有时我们好像付出了超过这些物品在他所产生的那个时代的价值。但是全世界都在崇尚经典,为什么?因为在当下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缺少精神上的引导与支持,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应当放慢脚步,去向前人请教。并不是所有东西都会成为经典与文物,经过时间如同浪里淘金的筛选,留下的必然有其存在的道理,他们或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带给我们心灵的震撼;或带来美的享受,让我们领略前人笔下的美景或美人;或让我们了解过去的世界,感受他们走过的小径。
正是通过各位修复师傅的巧手,再让我们能看到这些过去的东西,然后去了解那一段过去的历史。我们走在先人走过的路,看着他们望过的风景,迈过他们迈过的门槛,获得不一样的感受。现在,这个大众并不熟悉的队伍中出现了许多年轻的面孔,为这个古老的行业注射进了新鲜的血液。我们么有理由相信,文物修复这个行业将会不断发展并且越来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