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看下图,请注意「日」与「夜」这两个词不仅可以用来反映时空的交替,还可以用来反映任何规模时空的“生”与“灭”。首先,从较大的规模来说它们可以反映「宇宙日」(Cosmic Day)和「宇宙夜」(Cosmic Night),这两个词是蔷薇十字会的术语,印度人则称之为「劫」(Kalpa)与「毁劫」(Pralaya),虽然“毁劫”这个中文翻译得实在不怎么好,但似乎也没有更恰当的表达了。当世界从「劫」过渡到「毁劫」的时候,确实是要经历毁灭的,比如列姆利亚就是以火山爆发的方式进入「毁劫」,亚特兰蒂斯则是大洪水,而雅利安也会以其它毁灭的方式进入「毁劫」。请注意,并不是说「毁劫」里面充满了毁灭,而是说,经过毁灭以后造物进入了另一种存在的状态。秘术家从来不谈论这里的状态,因为千里眼视觉几乎无法触及这里,如果一定要使用比喻的话,这种阶段或许可以粗略的比作“太阳人”(处子灵)“睡觉”的阶段。实际上“太阳人”与造物阶级们在「毁劫」(Pralaya)里平行地过着另一种更真实的“生活”,正如人类在地球上也过着一种比互联网更真实的生活一样。毕竟你不可能用手机来洗脸,也不可能用微博来刷牙,你必须实际地穿衣走路、吃饭睡觉,“太阳人”的社会也是类似的,他们不可能总是泡在“太阳系互联网”里,所以他们同样也需要“回到现实”。不过你绝对不能把此处的“生活”想象成人类的生活那般,我的描述只是为了让你了解某种大致的架构而作的类比,实际上这里的“生活”是无法被描述的。这也是为什么印度人会划分出各种大大小小的「劫」与「毁劫」,其跨度是非常惊人的,动则就是上百万年,甚至上百亿年,大多数的「劫」涉及到的实相都远远高于物质界很多很多。而这种巨大的时间跨度对于「行家」来说其实是不重要的,因为一旦超出了物质界,时间就越来越没有意义了,“百万年”或“百亿年”只是一种被“打折”的描述,就好象我在此处也把「毁劫」“打折”描述成一种人类起居的世界一样。「语言」只能非常粗略地表达那些极高维度世界的特性,从根本上来说,「数量」、「大小」、「长度」这些地球品质是很难有效应用在「劫」与「毁劫」的实相里的。
一个“处子灵”必须获得“终极成道”才能够彻底回归“太阳人社会”的“现实生活”,正如一个“网虫”必须彻底戒除了网瘾才能够回归人类社会的现实生活一样*①。按照图中球体的排序,「行家」必须首先超越最下方的球——物质界,然后再超越以太界,最后超越星光界才能真正回归到这个由「报身」和「法身」主导的世界,也就是俗话说的「涅槃」(Nirvana)。而现在你也应该明白,「涅槃」只不过是另一种新的开始而已。
*注①:小心「客观应身」的堕落会模糊「虚拟」与「现实」的界限。现代人已经越来越不记得“网瘾”曾经被视作一种危害,而当全民都陷入“网瘾”的时候,「虚拟」就顺利地摇身一变成为每个人的「现实」。注意看现在“低头族”的数量在暴增,以这样的发展速度来看,估计一百年以后,这世界上将不会再有眼神的交汇,不会再有拥抱,不会再有真实的温存可以被感觉得到。
![](https://img.haomeiwen.com/i19346625/7e0ad68c4f28100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