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荷兰有什么东西比那些神秘的至幻物更吸引人
我想只有梵高
文森特·威廉·梵·高
“让我再看你一眼
星空和黑夜
西去而转折的飞鸟
我们生来就是孤独”
文字|Cloe 图片来源|网络
余光中在翻译《梵高传》的时候生了场大病,他说,“在一个元气淋漓的生命里,在那个生命的苦难中,我忘了自己小小的烦忧。”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但在梵高这座岛上,无人靠岸。作为一个从不被爱神眷顾的人,梵高自始至终都被关在幸福的大门外。
梵高,公元1853年3月30日出生,白羊男。
白羊座赋予了梵高旺盛的生命力和饱满到溢出的情绪。
这让他创作出了金色的麦田,发出光热巨浪的太阳,火焰般旋转的笔触,绚丽的浮光和流动的星辰。但这种特质同时带给他的与生活斗争的勇气和炽热纯粹的情感诉求,则像是有毒的糖果,给他精神上无尽的迷惘与痛苦。
作为一个传奇人物,最杰出的后印象派画家。世人从他生前留下的各种线索里无数次的剖析了文森特的人生。然而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可怜可悲的37年。
怀才不遇,爱而不得,穷困潦倒,受尽嘲讽。
人们不知道那个看起来一文不值的疯子,拥有一双可以看到未来穿破空间的眼睛。
那火焰一样的瞳孔里,装的是太阳、星轨和银河。
他毕生都在尝试与这个世界建立情感的联系,却不曾被温柔相待。
这世上孤独的伟人从来不止梵高一个。
但梵高又不同。
他从不佯装从容,从不骄傲,他慌慌张张,又敏感脆弱,他诚实卑微的袒露着自己的心,他永远对爱渴望。
爱情的火
他爱过房东的女儿,爱过寡妇表姐,爱过流落街头的妓女,还想娶她回家。每一次都爱的炽热真诚。
他把手放在烛火上烤,他褪去衣服和皮肤,把心也架在了那火上。
梵高并不喜欢伦敦的生活,他从不社交,孤僻的性格不讨人喜欢,房东的女儿尤金妮是他在那段时期的慰藉。
他小心翼翼唯唯诺诺的同尤金妮相处,大概也确实得到过短暂的友情的回应。而他单方面的相信那就是爱情的归宿。
尤金妮另嫁他人之后,失落的梵高回到了他的家乡埃顿探亲。热情美丽又刚刚丧偶的表姐凯伊•斯特里克点燃了他心里的第二团火。这段感情当然是不被伦理道德所接受的。梵高尝试用自残去证明自己热烈,但是他的叔叔吹灭了蜡烛。
几年之后他在阿尔勒画了一幅《埃顿花园的回忆》,画中的人可不就是凯伊•斯特里克。
这幅画完成的一个星期后,梵高在海牙遇到了那个我们都知道的人——妓女西恩。
他把怀着孕在街边讨面包的西恩接回家,西恩不仅给他做模特,还给他做饭、洗衣服。这对梵高来说是崭新的开始,在大他几岁的西恩身上,他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梵高为西恩画过很多像。
画面上的西恩身体松垮,下垂的乳房悬在骨瘦如柴的身体上,面颊消瘦冷漠。但梵高却没有一刻觉得她不美。
他说,“在爱人和被人爱的时候,女人是不会变老的。”
但梵高最终没能如愿迎娶西恩,这段感情最后也无疾而终。
两个被命运折磨的可怜人相依为命了一段时光后,还是被贫苦消磨掉了所有的情感,在生活的洪流里走散。
不管怎么说,西恩还是给梵高带来了一些东西,抓得住的温暖磨去了梵高生硬的棱角,在那个时期,他的画变得更富有生气和现实感。
梵高在一生中都没有坦然面对过孤独。
这也是他最迷人的地方。
不管多么彷徨无助,他从未舍弃过内心纯粹的善意与对美好的向往。
在那个麻木讽刺的世界里,他是一个闪闪发光的人。
对于那个不属于他的世界,他没有仇恨。
他天真的怀抱着希望,相信终有一天会被人理解。
这能够解释他为什么在短短的人生中留下大量的画作与书信。
你可以在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寻到这些线索的踪迹,那是属于梵高的星轨。
心里的光
如果说爱情是梵高心里的火,那高更的友情就是梵高的白月光。
1889 年,梵高和在保罗•高更在相遇在法国,那是黄金时期的巴黎。他们相见恨晚,促膝谈心,就像热恋的情人一样同吃同住,一起作画。
与高更结识后,他画笔下的色彩越发大胆浓烈,明亮美好。
家喻户晓的《向日葵》就是是梵高为高更创作的,取悦他的礼物。
即是后来两人因为争吵而最终决裂,梵高选择的也是自伤。
他挥起了镰刀,却割下了自己的耳朵。
创作《杏花》的时候,梵高已经在精神病院接受治疗。那是1890年,他人生的最后一年。
对于梵高来说,开花的树代表觉醒和希望。
天空恬静湛蓝,花瓣纯洁明亮。他在那段精神错乱的时期,把心中最后的美好都注入了这幅画。这是给他刚刚出生的侄子文森特·威勒姆的礼物,他最爱的弟弟,他的精神支柱提奥·梵·高的儿子。
“我抓住自己清醒和状态好的时候画画,我生怕我好了,杏花却凋落了。”
《乌鸦群飞的麦田》被认为是梵高最后的一幅画。昏暗阴沉的天空,暴雨将至,乌云密布,乌鸦成群飞舞。画面里的三条路径,每一条的尽头都一片迷茫压抑。
他在这片麦田里开了枪。
那一刻,他终于被孤独吞噬。
他用冶艳热烈的色彩燃尽了不被理解的一生。
凡高在创作《卧室》之前曾写过:
“早上,如果你醒来不是孤身一人,晨光中见到有另一个人在身边,世界仿佛会美好许多。”
作者Martin Bailey在《南方的画室》中也追踪了他那幅十分有名的画中那张床背后的故事。那是他当时为了欢迎高更而装修自己租来的房子时准备的,是两张双人床的其中一张。
Bailey很动情地说:
“画中的一对枕头说明他仍然有一个萦绕脑海的希望——他终将和某个女人同床而眠”。
世界很大,我要瞧瞧
专注于海外旅游景点的购票平台

长按二维码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