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河
作为西安郊区某深夜食堂的资深老板,我乐于向圈友分享不算精致但自认为不错的各种食物,倒也赢得几多点赞和寥寥数粉儿。
今天,我又分享了集本人数十年经验之《四川泡菜的制作》。一个久未联系的故友留言:盐和酒大概放多少?“适量”太抽象了!我“认真”地回答:“适量”是最准确的表述。其它“几克”“几勺”的说法都是耍流氓。
虽然如此对话有老友间戏谑的成分在,但回复完之后,我还是觉得意犹未尽,深觉此模糊的表述挺有意思。
于西方人而言,中国菜充满着神秘的东方色彩。“适量”“少许”等字眼充斥在菜谱的字里行间,让想要精准学艺的人无所适从。但细思,这样的字眼又无比准确。中国菜的烹饪,火力大小、锅的材质厚度、食材的种类、环境的温度湿度、放作料的时机,似乎都没有准确的量化标准,而一切的一切,都依赖于厨师的“感觉”。所以,即便是不同的厨师用同样的食材,同样的厨师不同时间做菜,也会做出味道有差异的菜品来。而我们判断的标准就一个:好吃!而“好吃”,又何尝不是一个模糊界定的形容词。
人常说,教学是艺术。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盖其理也。资深的老教师在指导年轻老师上课,常有“声音再洪亮一点”“再自信点”“语速可以再慢一些”等谆谆教导。试问,这需要用分贝仪来判断80分贝或其它是最佳音量吗?要用计数器来数每分钟说话的字数吗?机器人倒是可以拿捏准确,可给我们最直观的感受却是“机械”“呆板”“无趣”。老教师的教导,其实是最恰如其分的,给予年轻的授课者“度”的指导,让他们自己去探索最佳的展示方式。好的授课者,当是结合受众的反映,针对具体内容,时而高亢激昂,时而和风细雨,多种因素促成最佳的教学效果。而这种最佳,不同的人之间却又很难复制。因为这,让教学充满着浓郁的个人风格,彰显着独有的个人魅力。
我们的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常说某人很有亲和力,笑起来真好看。试问,露八颗牙就是好看吗?未必吧。这种好看,可能和他(她)的外貌、眼神、肌肉群的调动都不无关系吧。历史上“东施效颦”的典故妇孺皆知,别人的“好看”我无法复制,但我也应该有我“好看”的高光时刻的。
其实,好像热衷于所谓精准的西方人未必就总是精准吧。有谁能告诉我possible,probable之间有多大的差别呢?似乎还真有人作了深刻的数据分析,用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的百分比来长编大论论述呢!然而,呵呵。
语言本身存在模糊性,如听到一句It’s hot.不同的人看都可以领悟到不同的语义并采取不同的反应。比如:1)看看天并附和“是真热啊”;2)打开门或电扇空调;3)给说话者递水扇扇子。我是天性木讷,一般只能听出言内之意,听不懂言外之意,更化不成行动了。
模糊,让世界有更多的变化,让人有更多幻想、期许和憧憬。这是多么有意思的事情啊!
正如做菜,我就跟着感觉,这样“少许”,那样“适当”,等待大约多少时间,再去品尝成品的味道。
做菜如此,生活也如此!
2020.12.1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