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收到班上一同学发来的消息,说今年没发挥好,与目标院校复试无缘,很纠结,打算先看看工作,和看看校外调剂。大致我们聊了关于工作,读研及对未来的展望。

大学期间,她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班里的学习标兵。
其实大三那时的我并没有认真去想我到底是要考研还是要工作,也没有看周围的同学是考研还是工作,而是花了两个半天拿着两张空白的A4纸在图书馆思考人生。
下面谈一点自己的感受,其实有时候谈起价值来,我真的不配。
人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
花点时间想清楚自己有哪些优势和关键技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对未来有什么样的期待。如果真的这样认真去做,大部分选择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认真去思考,你期待未来的你是什么样的状态
麦克里兰曾提出了著名的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三种即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亲和需要。对不同需要的追求和渴望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未来在不同职业领域所能取得的成就。
就像我,最期待的状态其实就是学习、分享、旅行,这三个是贯穿我整个生命的关键词。虽然在别人眼中,我可能比较外向喜欢社交,但是最终我想要追求的结果还是满足自我成就需要,也许算是一种自我救赎吧。
给自己一些成长的时间和空间吧
也许研究生你读的并不是你喜欢的研究方向,但至少你还有三年可以好好思考自己以后的方向。任何事情成功都需要付出时间成本,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在做关键选择时,要时刻谨记天上永远不会掉馅饼。


现在的很多人总是太过功利,太着急,还没付出就想着收获。或者刚刚开始做一件事情,三分热度,看不到短期的回报,特别是金钱的回报。但是任何事情都是需要过程的,特别是一个人的成长。
就像大家都知道的喜剧之王周星驰,成名之路也并非一夜成名,一帆风顺。近十年的龙套生活,从没有台词,没有姓名,到之后的星仔,再到大家尊称的星爷,生动地呈现了一个人应该有的成长之路。没有所谓的一夜成名,有的是耕耘后的满满收获。
所以继续读研还是工作,还是要静下来好好想一想。
就像我们伸手摘星星,即便终究徒劳无功,但也不至于满手污泥。
希望看到这里的你记得保持努力,也要记住人生除了A之外,还有很多选项。
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