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场景
公司的老板也在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巡视,并遇到了同样的状况——某台机器突然停止运行了。乙老板站在原地等了一两分钟,随后车间主任带着维修工人赶到了。乙老板看着他们为机器更换了一根保险丝,然后机器恢复运行了。
主任和工人心想:没想到老板在场,幸亏及时赶到解决问题了。(员工心态上和甲公司是类似的。)
乙老板问: “这台机器刚才出了什么问题?”
主任: “没什么大问题,就是保险丝烧断了,换一根就好了。”
乙老板: “哦。不过为什么保险丝烧断了呢?”
主任心想:啊?这哪有什么为什么,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维修工人: “保险丝烧断肯定是负荷太大了呗。”维修工人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很满意。
乙老板接着问: “哦。但平白无故的,机器怎么就负荷太大了呢?”
“这……”主任和维修工都答不上来了。维修工说: “这就不知道了,需要再拆机检修。” (原本只想换个保险丝,在老板的追问下必须做更深入的检查了。)
十几分钟之后,维修工人弄清楚问题了: “老板,找到问题了。是轴承太燥了,没润滑油,摩擦力太大,所以负荷就高了。”维修工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再次感到满意。
十几分钟之后,维修工人弄清楚问题了: “老板,找到问题了。是轴承太燥了,没润滑油,摩擦力太大,所以负荷就高了。”维修工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再次感到满意。
乙老板点点头: “很好。那么为什么没润滑油呢?是用完了吗?”
维修工看了一眼机器: “润滑油还剩很多,但是润滑泵吸不上来油了。”
乙老板: “那为什么润滑泵吸不上来油,它出了什么问题呢?”
维修工又研究了几分钟,说: “油泵的轴磨损了,松了,在空转,所以吸不上来油。”
主管这下学聪明了,主动问: “那为什么油泵会磨损呢?这玩意儿的理论使用寿命应该是非常长的,怎么会轻易磨损?”
维修工人回答: “有很多铁屑之类的杂质混进去了,估计是机器上半部分掉下来的。这个泵才用了一年多就磨坏了,原本估计是使用五年以上的。”
乙老板: “那机器的上半部分怎么会掉铁屑下来呢?”
维修工人: “这个没办法,上半部分是机器的主要运转区,本来就磨损很大,掉点铁屑下来是没法避免的。这个全行业都是一样的,真的解决不了,而且它掉点铁屑下来对上面的运行没影响,只是影响下面的润滑泵。”
乙老板: “哦,那么下面的润滑泵能不能想办法让它不受影响呢?”
维修工人: “这太简单了,我们自己加个滤网就行了,每年定期清一下滤网,以后啥问题也没有了。”
乙老板点点头,对主管和工人说: “好的。既然这台机器出了问题,我猜其他机器是不是也有类似的问题?所以,你们可以考虑在所有机器上都加上滤网。另外,车间主任,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呢,最好不要只停留在第一层,要深入思考背后的原因,多问几个为什么。我想,今天的事可以算一个教学案例了吧?”
维修工人点点头,心里很高兴:这法子不错,花一个小时加装滤网,以后能节省很多麻烦啊。机器故障率少一半,都不用我去修了,我这班是上得越来越轻松了,哈哈!
主管也点点头,心想:这老板果然不是吃素的,就今天这么一个小问题的解决,就能让生产停工率大幅降低了。我以后就学他的思维方法管车间,考核指标肯定轻松完成,年底奖金还不翻倍?
5 Why思考法
释义:对一个问题连续多次追问为什么,直到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
作用:面对墙面腐蚀的问题,我们可能仅仅是再次喷刷修补一遍,过不了多久墙面再次腐蚀。在5Why思考法的引导下,我们一步步地找到问题的最底层的原因。
核心原则:要往我们可以控制的事项上面回答,避免不可控制的内容。
5 So思考法
释义:对一个现象连续追问其产生的结果,以探求它对未来可能造成的深远影响。
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