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言兴丧在诚正

一言兴丧在诚正

作者: 陈建军 | 来源:发表于2023-05-19 08:39 被阅读0次

——《论语》学习之13-15-2

【原文】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思考之七】一言可以兴,一言可以丧,有什么深刻含义?

一言而兴,或者一言而丧,表面上看,似乎再重要的言语或见解,都不可能有如此功效;但相对于在位高权重的人身上产生作用时,就会有与此相应的兴邦或丧邦的功效。这是孔子给鲁定公开出的治guo良方与禁忌。

张居正说:“夫邦之兴亡,非细故也,而皆始于一言。《大学》所谓一人定国,一言偾事,意亦如此。人君审其所以兴,鉴其所以亡,则可以永保天命而长守其社稷矣。”国家之兴亡,虽然不是由某些细小、偶发的事件决定的,但都是从一言起始,并由言至行,增长广大。《大学》中讲,一人可以安定一个国家,一句话可以使整个事业失败,也是这个意思。作为人君如果从这些言语所诠释的见解中,审察正确的见解为什么可以兴国,不正确的见解为什么可以亡国的道理,那么就可以保持与天命运行规律一致而不失江山社稷。

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一言是否可以兴邦或丧邦,是由人君对言语的审察、鉴别的功夫决定的。这种审察、鉴别的功夫,也就是正心诚意之功夫。由此,我们可以找到一言可兴邦或者丧邦的真正推动力量,是我们的心念,是我们内心的修证功夫。

钱穆先生说:“本章孔子专指在上者之居心言。后儒承之,以正心诚意为治国平天下之本。”本章夫子是专门针对上位者的居心所处而发,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在于诚意正心。

藕益大师《论语点睛》注解说:“四个‘几’字一样看,皆是容易之意。《传》曰:‘几者,动之微,知几其神。’可以参看”。藕益大师启发我们要深入思考这四个“几”字,并让我们参阅《易传》上孔子这几句话,从中体会本章所要表达的更深一层的内涵。藕益大师说,从整体上看,都是容易的意思。

·系辞下(卷四)》子曰:“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这里的“几”是变化的微小征兆,事情预先出现的端倪。“知几”就是知晓事物发展变化的苗头。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向和吉凶,总会有细微的征兆,君子能认识和把握这种先兆,故而达到高超的境界。后因以“知几其神”形容道德修养高深的人能洞察事物发展的趋势,采取顺应时势的行动。《易传》说,“几”是“动之微”,就是细微一动,如果能够觉察到“微动”,就可以“知几其神”,仿佛有神通一般,能够预测吉凶祸福。这种“微动”是一种预兆,这种预兆最初是非常细微的。故这种“微动”,其实就是我们刹那间的心念。当我们的心念微动的时候,即使没有发出来,没有行之于身口,吉凶祸福的因已种下,其果报虽未呈现,其实已是“因中果号”。如果发出来的是善念,一定感招乐果;如果发出来的是恶念,一定感招苦果。能够时时刻刻觉照到自己“微动”的心念,并努力断恶修善,此人就算是有神来相助了。故命运不用去卜算的,能够善于观察并控制自己念头的人,就是掌握命运的人。

藕益大师却说这四个“几”字,一样看都是“容易”之意,那他背后有什么的禅意呢?对一言兴邦或丧邦,如果我们不了解其背后真正的“微动”“预兆”是什么,不知道是由于我们心念力量的推动,看上去好像一句话就那么容易兴或者丧,其实很不容易;反过来,虽然说一句话就可以兴或丧不那么容易,但如果我们能够“知几其神”,能够掌握“预兆”,控制心念,其实一言兴邦或丧邦的事实也是非常容易成立的。

《论语》中讲,“政者,正也”,所谓“正”,包括了自正与正他。什么是“正”呢?就是我们的心念要正,心念正了,才可以身正;自己的心念正了,才可以正别人之不正。何谓心念正呢?就是《大学》中所讲的“正心、诚意”。《子张篇》中,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就是你当官出仕了,一定要不断地学习,这个“学习”就是学如何正心诚意,不断觉悟,直至“内圣”。本章,其实是孔子谏言鲁定公,要不断正心诚意,如果有了“内圣”的品德,“一言兴邦”其实易如反掌。所以“内圣外王”是儒家个人修养的最高理想。

反过来,当正心诚意功夫不到的时候,即“学”不够的时候,不可以出仕。《公冶长记:“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孔子让他的学生漆雕开去做官,漆雕开却说“我对做官还没有什么信心”,就是还没有到火候,没有十分把握,孔子听了很高兴。同样,《泰伯篇》中孔子说“三年学,不至于穀,不易得也。”读书读了三年还不愿去做官,这是难能可贵的。就是说,当我们的内圣之德还不能与官位相匹配的时候,是不轻易去当官的。否则的话,德不配位,易产生“一言而丧”的悲剧。

孔子针对鲁定公的提问,对症下药,而且还有禁忌,非常巧妙地将为君之道的秘笈告诉了他,即为君之道的根本在于上位者的心念——正心诚意之功夫。历史上的兴或丧,都是这个时代的大事件,但在这些大事件的背后,其实都是由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微动”之心念在有力推动。这些从内心深处发出来的刹那间的念头,是善还是恶,是正还是邪,都需要为君者一生去学习、领悟和把控!

相关文章

  • 每日学论语

    我的学习心得: 47《子路篇》:正其身,如正人何:正人先正己 48《子路篇》: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先思考,...

  • 丧兴

    推开窗去, 初破晓, 朝晕但笼一片。 下得楼去, 斜倚老树风尚柔, 正可小憩。 忽惊醒, 云雀几声与谁诉? 叹伶仃...

  • 思无邪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夫子此处所用“无邪”,后人多当“正诚”解。夫子就是夫...

  • 贸易战阴影之下 指数和个股背离 攻击和防御转换 策略要对路

    1、万兴科技,诚迈科技复牌继续向上的逻辑何在? 万兴科技,诚迈科技都是独角兽龙头,万兴科技是近端次新代表,诚迈科技...

  • 2022论语分享第80篇:说一不二非常危险

    【论语原文】 曰:“一言而丧邦,有诸?” 孔子对曰:“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13.15) 【释...

  • 丧丧得正

  • 《论语》卷13子路篇诗解2身正令行富而教之一言丧邦

    《论语》卷13子路篇诗解2身正令行富而教之一言丧邦 题文诗: 子曰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有曰:...

  • 敬晋家

    耕读传家,俭勤兴家。上敬下睦,爱为其根。 善择其言,行欲和缓。格礼正诚,督修仁德。 文之兴也,史律所进。智如凝结,...

  • 言语间感悟 | 你我都需要

    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这是一句在《论语·子路》鲁定公与孔子的对话。 鲁定公:“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 孔子...

  • 正兴

    正兴是我国南部的一个宁静祥和的小镇。 午后的阳光清新明媚,经过昨夜一场雨后的小镇显得干净清爽。感冒始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言兴丧在诚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diw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