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是病】
先想来分享下自己购买保险的拖延历程。
去年暑假生完宝宝,在各种保险销售电话的轰炸下,以及妈妈群里层出不穷的给娃购买保险的探讨之下,委托身边的人介绍保险产品。人寿,平安,友邦,太平,新华,大都会等等,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总是没有要定下来的决心。我属于理性型消费者,通过多次尝试对比了条款,复杂程度让我这个新手妈妈果断搁置。
就这样过了六个月,躁动的心再次被撩起来,这次采用广撒网的方式和身边的保险产品代理人都认真的约见学习了一遍,直到遇到一位从业14年的专业人士需求分析下,才豁然开朗懂得保险其实很简单。但是同时产生了一个问题,接触到保险产品太多,不停的纠结/拖延/犹豫/对比,陷入一个深坑,再次搁置。
于是五个月后,我们终于买上了保险。拖延期1年。
特别好奇一份小小的消费
竟然间断性占用了1年的精力,所以搜索了一些理论,今天来聊聊为什么在购买保险这个事情上,我们容易患上‘拖延症’。
【拖延心理学】
‘拖延症’: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拖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严重的拖延症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如出现强烈的自责情绪、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贬低,并伴有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一旦出现这种状态,需要引起重视。 -- 百度注解
总有无数理由拖延一下下这个有趣的公式来自于《拖延心理学》,影响人们行动效率的 U - 效率 受四个维度的变量而改变
E - 对任务获得成功的信心
V - 对整个任务感到愉快的程度
I - 有多容易分心
D - 多久会获得回报
不同的时间点自己可以评估量化每个值,通过分析分子分母大小来帮助自己把拖延降到最低,从而提高效率。借用这个公式来就可以来分析,买保险为什么拖延?
E (对任务获得成功的信心)
就像买东西一样,大家都会认为买保险是件容易的事情,对人们来说们不算一项任务,所以E的数值很低;但是对于一些体检报告有异样的朋友来说,就会很担心买不到保险,这个任务难度就比普通人要高很多。所以E数值高的朋友,效率U大,相对不容易产生拖延。
V (对整个任务感到愉快的程度)
同样都是消费行为,日常和朋友聚餐吃饭、买到心仪的口红、看一场偶像的演唱会等等,都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为什么购买保险不同?首先保险是买的是一份保障,当下是虚的物质,其次,不论是否买保险,大家都希望永远健康安全,认为是不会出险的,介于这两种内因和外因,购买保险的V值是很低的。
I (有多容易分心)
人为什么容易分心呢 ? 大部分因为所遇到的事情是枯燥乏味的,或者是苦涩难懂的。相对于看电视剧,刷朋友圈抖音等能满足大家娱乐需求的事情来说,保险太过于枯燥乏味。长篇大论的条款,品种繁多的产品,众说纷纭的品牌,严格的健康告知,繁琐的投保核保流程等等,很难让人专注,所以购买保险的I值很高。
D (多久会获得回报)
显而易见,保险是个长期乃至终身的过程,期间一旦得到保障的回报,也就意味着意外和疾病的发生。这个长期的时间过程导致了,购买保险的D值很高。
综上所述,公式中4个变量的数值决定了保险这件事情的效率会比较低,出险保险‘拖延症’就不足为奇了。
【影响购买的其他因素】
除了拖延心理,保险中常见的还有侥幸,焦虑和犹豫等心理因素
保险的购买者其实都会认为自己短时间内是不会遇到问题的:
我年轻力壮的,怎么可能生大病?
我很少远行,怎么可能出意外?
在购买保险这件事情上,会抱着侥幸并且不着急的心态无限拖延着。人们习惯用经验来评判未来的事情,过去和现在身体是健康的,所以也会对将来抱有偏向于乐观的预想。
分享我身边朋友的一件事情,去年7月份多次询问保险购买事宜,但是后来因为筹备婚礼等事宜一再拖延,直到今年9月份再次聊起这个事情的时候分享,她因为闪婚闪离在几个月里因抑郁就医,被诊断为抑郁状态。这个诊断直接导致了她最近再次购买时,很难购买到重大疾病保险,因为目前所看到的产品健康告知中,都有针对精神疾病的严格筛选。现在的懊悔并不能改变任何。
年初一篇《流感下的中年》刷屏,导致中产家庭的焦虑感急剧上升。年中一部《我不是药神》看哭多少朋友,生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如何在求生存中有尊严的活着,我想,如果不是家里有矿的话,那就只有高杠杆的保险保障能在最需要的时候,给予我们充分的支持和帮助吧。
【写在最后】
我是经历过1年拖延期的纠结经历,反思现在,拖延期间并没有带给我任何效益。既没有保障,也没有得到更多的有决定性价值的资讯。首先了解自身保障的需求,然后从靠谱的经纪人得到技术性分析,最后顺利购买。如果您想了解交流更多,欢迎加我的微信yaoyao12457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