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故土 讲好金堂故事
—— 刘元兵先生散文集《驿站》研讨会发言
说到“驿站”,人们会想到“驿寄梅花,鱼传尺素。”在那个书信往来的年代,驿站是浪漫的拐点,邮仔是传递人间最美情感的人。
刘元兵老师的的散文集《驿站》,75篇散文,共28万字,分为六部分。分别是第一篇:带着月亮去旅行;第二篇:邮乐人生;第三篇:故乡烟雨;第四篇:邮仔世界;第五篇:情怀故乡;第六篇:打捞乡愁。
阅读刘元兵老师的散文集《驿站》,感受到刘老师的生活丰富多彩。而他着墨较多的是,对自己曾经的邮政人生活,以及对故乡深沉的爱恋之情。捧读这本散文集,我感受最深的是在质朴的文字中,流露出的浓浓的乡土情结,其间的家国情怀,深深感染着、打动着我。
思乡恋家是中国几千年以来形成的文化传统,中国人都有着浓厚的乡土观念,把故乡当成自己的精神寄托。而刘老师回到了自己的故土,用他的笔记录着故乡的一草一木,以及对成都东进的战略实施、故乡淮州新城建设的高度关注。在第五篇:情怀故乡中的散文中多次提到,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淮州新城地处四川省成都市龙泉山脉东部,金堂县域中部地区,西距成都市区48公里,北距金堂县城23公里。为成都市实施"东进"战略的主战场之一,将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智能制造装备、通用航空三大主导产业。将建成成都东北部的“区域中心城市、国家级开发区、先进制造业基地”。
说起金堂,我只知道城厢镇。而刘老师《故乡烟雨》《情怀故乡》《打捞乡愁》这几篇,让我们知道了金堂不止有城厢镇。在这些乡土散文中,让我们阅读时强烈地感觉到扑面而来的乡土气息,体会到作者笔下多彩的乡村生活,感受乡村生活的纯真与质朴。
总书记说:“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刘元兵老师就是立足金堂大地,在《故乡烟雨》《情怀故乡》《打捞乡愁》的篇章中,为我们讲述金堂故事。
中华文明故事是最好的中国故事,在《情怀故乡》和《打捞乡愁》篇章中,我们看到了许多感人的金堂故事。
最后要特别强调,刘老师个人开办的竹韵书院,更是传播中华文明的正能量。引领文学爱好者们,从灵魂深处起航,开启一片书香的精神家园,活出自己生命的厚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