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课堂随笔一

课堂随笔一

作者: 鹤江被注册了 | 来源:发表于2019-03-12 23:45 被阅读0次

昨日课上恰逢老师讲到鲁迅先生,以及他的作品,他的人生,他的内心,他的兄弟情,爱情,和所有的一切。

不过这一次的鲁迅的模样既不像个神也不像条狗,他只是穿着一条黑大褂,看着窗户外面的两株枣树,自顾地抽着好烟,简直像个人一样。

他终于只是个人。想起先生自己曾说过的“想毁灭一个人有两种方法,要么是骂杀,要么是捧杀”再看先生曾经的神狗两态,这是多么讽刺,可又多么深刻。

可是为什么我们对待一个人或一个事的态度总是如此的简单明了非此即彼呢,仿若世间便只有黑与白二色,一切其余的色彩都是多余的,这好像狗,可细想来却还不如狗哩。

不由得想起同一时代的胡适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我想我们对人对事的态度便是我们自己内心的潜意识相当一部分映射,出于人类自恋的本质,我们潜意识中存在“我是对的,我是好的”的观念在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它使我们不太容易去接受与自己相反的意见,也就是缺乏容忍。

但是,当两个对立的观点同时存在时,我认为只有接受,承认对立的那一方,才可以更好的理解,发掘自己这一方。

当一个人为了维护自己的自恋心理而放弃容忍的时候,他同时也就放弃了自己大脑的主动权。因为这时他只看的到矛盾的存在,却不会去想矛盾之为何存在,如果任何一方是完美无缺的好的,那又何来矛盾?

我觉得这意味着矛盾的存在,背后必有其根源性直指双方的问题。所以与其说容忍是低三下四的退让,不如说是冷静地再次开始思考来的更恰当。

况且,这世间上狗和神终究还是没有人多,我们还是多把人当人看吧。

————————分割线—————————

而后老师在讲到鲁迅之关于奴隶和奴才的区别之时,引用了许子东老师的解读,即“奴隶是一种状态,而奴才是一种心态”。

“那么,当下的中国,需不需要继续发扬这种解读呢?”老师随即问道。

先说我之关于奴隶的看法吧。我认为,只要一个地方存在专z,那么在专z下就一定存在“奴隶”,在此处的奴隶并不一定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奴隶。鲁迅给奴隶的定义其中有一条便是:受压迫而反抗不得的人。有专z,自由便会受到限制,那么压迫随即会产生,也就有了奴隶。

虽然,新世纪的世界中几乎不曾再见到奴隶的身影,但是把人们变成奴隶的潜在的威胁,依旧存在。

电影《浪潮》中,7天时间,便可以形成一个堪比法西斯式的具有强大稳定性的专z制度,而陷于其中的学生们,他们的行为,思想,言论都受到限制却浑然未觉。他们可是属于精英一类的存在。如此的精英都迅速沦陷,又何谈那些普通的人们呢?不过为什么是这种结局,难道他们就真的没发觉,不反抗吗?

我想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做奴隶,要比奋起反抗舒服的多。

清王朝下多少苦难的人民,难道他们就没有一丝怨念,一丝血气去举兵起义吗?我想是有的,只是,与其选择结果未知,或许性命不保的反抗这条路,还不如就继续还做个“老实本分”农民,丰收时还能喝点小酒,买件新衣服呢。

种植园黑奴万千,有的力壮如牛,怎么就不去试着反抗一下?万一成功了呢?他们当然想过,但是,谁能保证其他人的想法是怎样?这就好比一桩买卖,我奋起反抗,你视而不见,力量不够,我被抓,被杀,一无所有了,可你还能苟活,那我当初为什么不跟你一样就安于当个奴隶,至少还能苟活不是么?这笔买卖每个人都做过,结果我想是一样的。

不对,不对。是谁规定的人有尊卑贵贱之别,是谁规定的谁高贵谁低贱?

振聋发聩的话在耳边响起来了。

“一向如此,便对么?”

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便是他们的尊严,而驱使人类使用这份财富的,便是他们还在思考的大脑。人的这份尊严告诉我们,人生而平等,生而自由。

我之认为人所以为人,而有别于猪,狗,牛,羊,便在于此,失了它,人也只是衣冠的禽兽罢了。固然,生命诚可贵,然而尊严价更高。哈哈,其实我有失严谨,前面应该加上一个前提:如果你是做为一个人活着的话。

由此那么我想,从民主到专z可能只是弹指一挥间的事,而只要人们对于人自己身为人类的尊严的意识觉察和思考不足狗,其潜在的威胁也就越大。

而关于奴才是一种心态,我认为不仅如此,它是一种反智的行为。说是自欺欺人也好,放弃思考也罢,但这类人甚至连奴隶都不如,奴隶尚知受人压迫是苦的,可他们却要在这苦中榨出汁来,还信口说它是甜的。

可是为什么如此?

也许,因为当奴隶比反抗舒服,而当奴才比当奴隶更舒服。为虎作伥,披着一场虎皮,竟以为自己也成为虎的一员了呵!

他们以为通过替主子压榨更下层的奴隶,这样自己便可以脱离奴隶的身份了,也可以说,他们甚至开始维护专z统治阶级的利益,或许因为他们自己也受益其中。

可悲,因为他们尽管身着虎皮,却还是是抽刀向更弱者的弱者。他们不仅把尊严最先扔到一边,有意思的是还要痛骂尊严,好像拥有尊严反倒是件不幸的事一样,省省吧。

我想人可卑微如尘土,不可扭曲如蛆虫

每个时代,每个地方都不缺奴才,甚至有人争先恐后的去应聘去当奴才,人各有志,就随他们去吧,但是回到最开始的那个问题,我们当今的时代需不需要继续发扬这种解读?

由此看来当是需要的,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如果不记住上一次是怎么被碾过去的,估计没多久就又会来一次了。

相关文章

  • 课堂随笔

    课堂随笔一 “蓝色会让你想到什么?” “风” 课堂随笔二 正在查看小朋友们的家族色。 馨小美女突然问我:你是属什么...

  • 课堂随笔一

    昨日课上恰逢老师讲到鲁迅先生,以及他的作品,他的人生,他的内心,他的兄弟情,爱情,和所有的一切。 不过这一次的鲁迅...

  • 初中数学教学随笔

    初中数学教学随笔 一、课堂上老师的主导地位不能丢 新课程强调发挥学生主体性,把课堂还给学...

  • 教学随笔

    审视 数学课堂教学 ——乌晶教学随笔 这段时间听了诸...

  • Java课堂随笔(一)

    第一天 1.关键字 在Java中关键字是不能设置成为变量名、方法名、包名、类名的! 2.标识符 程序员自己定义的名...

  • 12.14刘延秋随笔

    12.14刘延秋随笔 课堂管理技巧 什么是课堂管理? 课堂管理技能在决定教学成败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技能包括以...

  • 课堂随笔

    曾经我以为青春年少无所畏,曾经我以为时光荏苒无所惧,曾经我以为千山万水无所失,我以为一如初见,我以为一如既往。可惜...

  • 课堂随笔

    窗外的树

  • 课堂随笔

    当一块石头有了梦想。 这是我儿时看的哈佛家训的一篇文章。那个年纪的我脑子里有了许多奇奇怪怪的想法,这些古怪的想法没...

  • 课堂随笔

    今天是个阴天,只不过,在大多数人的记忆里,安城的天气就是这样,很难有一天是阳光明媚的! 周边的同学们都在认真地做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课堂随笔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dka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