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k,需17分钟。夹杂英文可能会不爽。
感觉2018一整年都在反思。想起古代先哲毕达哥拉斯在教学时要求学生们需先通过五年的禁言阶段后才允许说话进而提问——毕深知积累和思考后的发言才有质量也才值得反馈,于是自己也开始学着克制自我表达,并且回顾整理了2009年以来的博客文字,微博,2013创业再就业的五年微信moments以及其它林林总总的叙述;发现真正有意义的清晰表达自己观点或者重要时刻记录的寥寥可数,不少都是噪音、情绪和被他人观点带走的假感触、假真言。感叹是什么人什么力量让我在2018被transformed了,我自己吗?还是你?对,上帝自有他的安排。
现在是12月6日早8点,开始断断续续写2018年末报告...... 现在是12月7日晚10点47还在图书馆读论文,没有暖气瑟瑟难受不少人都感冒了,忽然听到一个甚是敞亮的屁......现在是12月8日发烧但还是去了郊外的Bower House与上帝吃喝玩乐到天黑蹭车回Holloway路上听Samantha激情澎湃地演讲了一个半钟头如何excise spirit and enjoy the Lord并为家人朋友和即将在圣诞奔赴不同国度的姊妹祷告)……现在是12月10日晚上今日工作又超过10个小时,进入了flow很不错明天继续……现在是12月20日中午1点,早上给孩子做了早饭送到学校后补办了电话卡回来继续写……
1. 与自己的久别重逢
如果生活没有达到你想要的状态,你会觉得自己的人生究竟是被撕裂了还是被限制在了某一维度?娜拉出走的结局是悲惨的,她被那个时代的局限以及自我经济条件所限制,那么现今的娜拉,子君或者涓生们,你们过得如何?是否心里也无时不刻想着出走一番呢?钱准备好了吗?后路准备好了吗?都没有的话,继续努力挣钱再说吧。
在一个月亮的盈亏周期里,每天看到的都是不同的月相,但是她们都是同一个月亮 21st, Nov, 2018多维的自我
“叙述是脆弱的,行动才是强悍的”,“想要熄灭那火,你要变成风”(塔勒布《反脆弱》)曾以为自己是要尝试人的存在是由多个在不同时空下的自己组成的异想(平行宇宙),初来学校就跟尼古拉聊了parallel universes,发现这似乎已是常识,于是自己上网查了资料,发现早在几千年前伊壁鸠鲁就表述了类似无限多个世界共存的思想,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科学家从不同状态的量子推论出多个类似宇宙共存的可能性,并在近年来已经得到了证实。80岁的宫崎骏说,“世界上,一定有另一个自己,在做着我不敢做的事,在过着我想过的生活”;保罗奥斯特的新长篇《4321》也阐释了多维世界下的四种人生版本。这才发现自毕业以来自己了解得太窄,缺少交流,思维封闭了。2018用实际行动与自己在陌生的世界里久别重逢,重新认识自己,原本的自己;接纳自己,不完美的自己。
保罗奥斯特 眼神摄魄心魂 这个他到底是哪个维度的他呢 而现在的你又是哪个维度的你呢 (图来自理想国)此番全家的支持彻底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 (我也发现我走后他们都更有热情帮我带娃,很神奇的变化),这让我实实在在有了机会做了一回猪,那头小波笔下奋起对抗人类压迫的不羁的野猪---长时间在世界服役后最向往的是放飞的自由感,那是希望(脑补安迪将费加罗婚礼推到最大音量响彻整个肖申克监狱的画面),是人人不分年龄心底的念想——九十多的老太知道了我要离开家出去的决定时,她竟然愉快地表示接受并支持,呀哈!我抱着她亲吻她的脸颊,很感动,我知道她完全理解那里面是什么意味着什么——她也是这样的人,80岁以后常常告诉我的话是,“把自己活好”。人越是走到人生的尽头越是明白这样的道理:在这个奔流不息的世界里,一切都终将远去,唯一在告别时要面对的,只有自己。
因为家人的支持,和对我的爱,一方面我在英国感到很幸福很安全,真的能全身心投入到深入体验西方世界的行动里面,各色人种、文化背景、宗教信仰、职业、年龄,只要不赶时间我会跟所有在身边出现的人聊上几句,通常以询问今天过得怎样是否顺利为开始,以相互鼓励享受当日为结束,对象大多是零售店伙计、餐厅服务员、Uber驾驶员、地铁值班人员、清洁工、大学生兼职者、公交司机、书店顾客、超市导购、前台、街头艺人、流浪者、乞丐、路人甲等等,在刚来伦敦的头两个月过渡期我也常常化身一个observer在各种公众场合仔细听辨观察身边发生的谈话和人们行为表情,最让我钦佩的是这里的人身上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自治精神和林语堂笔下那种闲适的生活态度。一日雨天的清晨,大风很冷,地铁口一位老者摔了,众人上前帮助,一人帮忙撑伞,一人搀扶伤者并用语言平抚其情绪,一人默默在旁打电话联系警察,一人检查口鼻处伤口;五分钟后,众人达成共识,一同架着老人进地铁避雨取暖,三名警察在站外联系救护车,甲乙丙丁继续在站内维持伤者周围环境并给予持续关怀。再一次,在公交车上,一位外国小姑娘错过了下车时间着急地下不去车,两位并列坐在前排的老人一个高呼“快开门,一个姑娘没下去”,另一个则立刻摁响下车门铃,在司机附近区域的乘客立刻从透气孔里向司机传达这样的信息,于是门再次打开,合作成功。推着婴儿车的妇女们总是能自信地乘坐公共交通,因为那些陌生的手臂总是会在车轮要进入阶梯时伸出来。还有与人类一同出行的狗们,在电梯里,在地铁上,在餐厅里,都是循规蹈矩,驯服至极,丝毫不会担心它们会跳到你的腿上来……
第一次在外国以本族人的心态平静地帮人擦血,一包一包地抓着纸巾用,擦着擦着就理解了人都是一样的的脆弱和一样的需要关怀和爱 20th, Nov, Holloway Road, Piccadilly Line像一个成年人,可以一边说谎话一边说真话一样,我在感受到幸福安全的同时也感受到对等的痛苦和挣扎。与家人朋友完全在不同的时空意味着你成了孤岛,刹那回到21岁大学毕业时的迷惘,和一帮子美国印度香港的95后住在一起,日日体会所谓“青春多幸福”的幻觉。一天半夜正努力爬上床睡觉时突然听见隔壁一声声惨叫,我下意识地认为谁摔了或者需要帮忙,立刻穿上衣服和鞋子出去,当我站在走廊里正要问“Do you need help? ”时,突然我发现那不是惨叫,那时XXOO声,隔壁的印度姑娘正与伦敦新男友在房间抓栏杆撕床单,只是他们忘记了这单身宿舍设计根本不隔音,平日打电话关抽屉都听得分明何况是这种山崩地裂地嚎叫声,一时间我就石化在那里,然后有种被骗的感觉,慢慢退回房间,然后在持续了一个小时激情高昂的X声和墙体震动的环境下,上网学习了印度的婚前守贞制度和种姓制度对于性行为的规定等,甚至还搜了艾滋病在中国和西方高校的传播现状;另一方面我竟然还在分析他们相伴今生的概率——非常低,西方性解放带来的情感体验是虚无,因为人终其一生寻求的不是性快感,是爱,爱必须通过最大的忍耐才能换得,那速度得有多慢啊,越慢越稳定持久。生活真残忍呐,一边放出玫瑰色烟雾弹来制造一个虚假的生活前景让年轻人自投罗网,一边又随时准备好亮出真实的利剑,让年轻的恋情随时都会变成一场事先共谋的牺牲品。
不过,谁又不是在一次又一次幻灭中变得坚强起来,成长起来,进而有能力拨开烟雾看清真相,回击利剑与之搏斗呢?!我自己又何尝不是在这条路上,除了抱怨睡眠被打扰外,不参与次日及往后任何人之间对这件事情的主观评价。
爱人爱己
爱人,最大的呈现方式是先爱自己。作为林语堂粉我一直是想体会leisure的精髓,现在我似乎知道了一点意思,那是一种近乎不为无知而感到可耻,不为生存而感到紧迫,悠然自得的平静而轻松。知识何用啊?财富=幸福?worries有用吗?一切都在奔流不息之中变化,zoom out看整个人生我们一无所有,因此珍惜每个灰飞烟灭的瞬间的快乐与幸福对于个人才有意义。吃喝玩乐显得弥足珍贵。上帝就在此地行乐。因此大街小巷都是各式各样的咖啡馆和美食店,叫人一个不爽就进去enjoy一番。星期五的傍晚从泰晤士河畔步行至伦敦艺术大学,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成群的天鹅带着小宝贝们在波光粼粼的河中以接近静止的速度存在着,旁边是灯火通明的三层咖啡馆,人声鼎沸,那音节顿挫分明的各种日耳曼语族此起彼伏,如果附和着跳舞的话一定是步调轻快的牛仔舞混搭着萨尔萨。……可是,这纵情忘我地沉浸在当下的背后却是无比辛勤的工作的汗水,平日里只需去金融街和大学图书馆走一走瞧一瞧,人们努力工作之程度可以说不输给蒸汽机。记得一次晚上7点多从金融街soho的高楼里走出来步行了将近50米,一路灯火通明的法式落地窗内全是努力投入工作的身影……努力工作挣钱是永恒的主题,工作越是努力,那闲暇时光才是越美好的,越能够忘情享受的……我常想central London的大街上那些职业乞讨人士(罗素广场站门口那位哥们,长期打着“too ugly to postitute, too honest to steal”的说辞躺在那里),时间对于他们来说如何打发所需要的智慧可能要比哲学家更胜一筹,他们很可能是全欧洲乃至整个宇宙最有智慧的人。
聚会散去后伙伴们屡屡在冷风中步行送我至车站 13th,Dec,King's Cross Station爱自己,然后就是爱他人。“我们大多数人做不了什么伟大的事,但是我们能用最大的爱去做每一件小事(英国女王)”。圣经里说,关爱是一把钥匙,他能打开他人的心灵。我想这把钥匙不仅能打开他人的冷漠之心,也能打开一扇成功之窗。我们都身处在一个matrix的人际关系之中,每天大多数的工作本质就是不停地relating他人,萨特的观点“他人即地狱”我是不赞同(那是他老到一定程度并衣食无忧状态下的思考),在当今这个社会的年轻人都是平凡普通的人,如果不接触他人(接触他人就是接触他人的需求和思想)我们如何积累像Meg Jay在TED《20岁,不能虚度的光阴》里说的“通过弱连接来建立关系,用拓宽视野来寻求新机遇”?那些隐藏起来的宝贵的机遇往往都藏在他人身上,有些通过某种“需求”的方式展开来,有的则以“亲密关系”而呈现出去;拒绝他人的需求,拒绝与所有人建立亲密关系,那么机会就不会出现。care就是这样神奇的敲门砖,用真诚塞满后真的是最好的捷径。世界上这样获得成功的例子还少吗。
记得《伟大的盖茨比》开篇第一页写着“永远不要评判,世上并非所有人都有你那样优越的条件”,我是彻彻底底领悟到了,2018年来也越来越发觉生活中让我们证明自己有多好,多聪明,多伟大的机会不断在减少,那真正的美好之处都越发显现在孩童和更年轻一代人身上,而自己要做的更多时候是在各种大大小小的场合里表现得中立、驯服、谦卑、沉默、善良、和关爱,把时空更多的留给美好事物和他人而非自己。
2. 认知这个人间
UCL有名的WaterStone书店,是不是很整齐有序呢?三层都很明确的规划了不同的书类,每层也有清晰的指示牌 23rd, Nov, 2018这个人间充满了反义词:秩序、混乱;真实、荒诞;美好、残酷;理智、疯狂;……
你所有学到的可能都是错的、假的、无用的,那你还学吗?
学来何为呢?
Criticality思辨能力
transform, not just transmit 创造,不要止于识记
在西方学术界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被提及的重中之重就是criticality,你可以在各种assignment requirement,module handbook, 课堂上听到这个词,有时老师也会反复用your own voice来替代相同意思。根据西方学者的调查认为世界上存在两种学习的文化背景(culture of learning),一种是transmit/convey也就是以知识传递为目的的学习方式,另一种是transform/create,需要将所学的东西进行转化加入自身的思考进行加工。后一种即西方学术的key academic skill,思辨能力,没有比其更重要的了。具体到k-12教育体系中为higher-order-thinking terms, 自下往上如understand, relate, utilize, demonstrate, analyze, evaluate, justify, create等,需要在对内容进行conceptualization使其成为你measure世界的工具;自古希腊伊始,希腊人创造的ontology指实在,真实,being;而要真的知道这真实需要自身认知的工具,epistemology(知识)就是用来接近真实的tool,知识如何产生,以何为目的,能够证明对与错都需要建立自身知识系统的能力,也就是第二种具体的工具framework for thinking(Munger芒格称之为思维格栅latticework)
Framework思维框架和思维格栅
日日暴露在碎片化信息和噪音中,无意识就会粘贴复制别人的观点,这行为通常在他人文字叙述中被带走,也可能是卡尼曼认为人类大脑的快系统的特点是受制于感性,而慢系统(理性思维)需要时间滞后才能shaping出真知,但是社会速度太快,系统二的思考时间的budge并不充裕对于浮躁的现代人和现代生活节奏来说。但是究其症结是自身的conceptual framework并没有建立,或者没有成熟,(情商亦有作用后面会提到)大脑中更多的是知识冗余的储备,即如芒格说的格栅的边界没有定义,如同一个大型空间堆满了货物,并没有进行现代化的物流管理,乱糟糟无分类,进了新的货物还是堆在原有的基础上。这种冗余代表着低效与无知,每一件新发生的事情(新的货物)无法分门别类的进行登记,要么靠强记要么就遗忘,对认知大厦edifice of thought的建设毫无积极作用可言(有人来买货物,需要翻个底朝天可能也没找到那物品)。没有思维框架,无法assimilate现代的碎片信息,那么越是暴露在信息中越是对时间和生命的浪费。
Back to the basic一切回归基本原理
如何建立思维框架?回归basic,回归最本质的定理,回归那被历史反复验证过的真理(我感谢让我理解到这个意思的人)。比如爱因斯坦的质能守恒定律,现在如果有人说在美国犹他州的村里有个万能的魔法师能凭空变出食物来你会相信吗?质能守恒啊,他怎么能变出呢?最多也就是将B地的食物移动到A地罢了;柏拉图在《理想国》里指出人性的恶,用盖及斯的戒指的故事打比方,国家要有法,有法才能建立秩序,现在那人又开始说在z国某城市开展十佳好人感动z国评选活动,凡是获奖者皆最善良最仁义,你相信吗?整个西方国家机器建立在立法的准神之上,你相信世界上有绝对的十佳好人吗?如果你深入了解获奖的每个人的context你会洞悉他们真实抉择背后的原因,善良或者是原因的部分但是不会是全部。于是听到看到了,多问自己为什么,为什么啊?将这些串联的为什么接入到思维框架(稳定的成熟的概念大厦)将苹果送往地下一层,笔记本送到地上三层,垃圾倒掉。
用conception建立具体的ontology,进而通识
虽然ontology就好像山口百惠的纯美,永远无法到达,但是approaches倒是很多,概念就是一种方法。一切事物都是由一连串概念进行定义或者描述。对于某项具体学科的真知,是可以用一些概念总结。在遇到具体内容时,只需将其transfer到某一概念伞下——那无非是对概念Z的一种具体情况的例证或者是新方式的阐释。在各个conception之间建立有效关联,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relate到其它学科的overlapping部分,让概念理解融会贯通(通识)。
emotional intelligence情商
情商与性格有直接的关系,要担当领导力,情商不高的代价会怎样?根据Max Coats在他的It's doing in my head书中有很长篇幅对于睡眠和情商的关系的叙述——白天积累的emotions会积累在大脑中,如果不能自己消化掉有害情绪,它们就会累积着自动进入人体睡眠第三期,在这一阶段大肆破坏,干扰这一关键期间的脑力修复,从而引发次日精力衰退,长此以往就是垮掉。所以人是可以貌相的,凡是睡眠主动不足者面相衰败必定是情绪管理欠佳者,也绝对无法胜任要职。那些随时随地能take a nap的人就显得弥足珍贵了。也印证那句话“熬夜者的话不要听”,睡眠不足者是无法对自己的判断负责的。借用阿尔博特加缪的局外人来打比方,领导力需要的是在压力和情绪面前成为局外人,保持冷眼旁观的态度与consistant的理性。
这个人间充满了反义词:秩序、混乱;真实、荒诞;美好、残酷;理智、疯狂;……我们所有学到的可能都是错的、假的、无用的,那还学吗?学来何为呢?当然要学啊,思维和知识是殖民、霸权、优越、统治的工具,而以上这些西方思维方法和工具以及外语都早已成为划分社会资本的利器,还是用Meg Jay的观点“年轻时要做的是积累有效的自我资本和价值”,所以在人生思考力最充沛的阶段应积极获取打磨这些能为你得到更多社会资本的工具。这也就是世俗成功的途径。很多时候我们知道“山就在那里”,但是我们怯懦了,觉得条件有限,自身准备不足,但是这些借口只会增加内心对于“大山”的恐惧;与其退缩和恐惧,不如干脆就先出发,无论出发时有多狼狈多不堪,但是一旦出发,那种“在路上”的“希望”和“可能性”会日日激发我们的能量,在路途上不停地relate他人,寻求更好的、更专业的、有益处的、资源共享的弱关系或者亲密关系,从而维护保持我们正确的方向和奋进的状态;当一路波折历经艰险后达到那开始就设定的目标时,小小的略微地享受一下庆祝一下,然后立刻又上路,前往下一个目标——就是在这样永无止境的“在路上”的“将要抵达而永无真正抵达”的路途中周而复始地存在着,平静地看待一切阶段性的成功、失败、赞赏、攻击、得到、失去,从而收获真正的源源不断的幸福。最近看了日本75岁山本耀司的演唱会,感动到流泪……人生赴死之路上就是一边脆弱一边闪耀…… (脑补轻音乐《步履不停》)
3. 唤醒生命
LMCI 课程上提到了flow 15th,Oct,2018其实如果你真以为出走要准备很多钱那就错了,你真的以为以上西方的理性思维工具是万能法宝吗,还是错了。
生命中不是所有宝贵经验都要靠高昂的金钱价值换得的,也不是所有东西都要用理性去测量一遍的。还是个穷学生的乔布斯19岁出走了,他离经叛道的行为让他收获了伟大的思想顿悟;今年经同学介绍认识了一个网名叫做小北京的80后旅人,他只花费了5万元人民币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只身骑车从南美的最南端到达北美的最北边;而如果你了解了信仰的力量,你就会明白它的坚定是理性所无法战胜的……
“有的人25岁已死,直到75岁才埋葬(马克吐温)”。一个人的实质是他总的精神的具体投射,精神的总和才决定你是谁,及与他人的长远关系。人可貌相,身体散发出一些肉眼亦可识别的气血与状态,那才是真正的精神状态,真正的你;人又不可貌相,因为肉体只不过短时间内的作用,激发想象力和欲望罢了,单单凭着这肉身想要长长久久证明你是谁,那是“行走着的木乃伊”,75岁才埋葬而已。肉体脆弱不堪的,根本比不了AI,戊戌六君子中的谭嗣同坊间传他是一刀一刀被砍下头颅,第一刀只砍到颈椎脖子没有断人没有死,于是再一刀砍进一半,抽出后再砍,如果刽子手事前被行了好事又经验老到的话,那么事先磨刀,当时只需一下将头砍断但皮依旧连着,给其一个全尸。人类这种一刀即死的肉体死亡在有限时空内只能发生一次(还能死几次呢),身体上承受的体验无论疼痛或是欢愉也是短暂而无法持久地——比如跳伞、女人分娩,马拉松……;身体的欢愉感高峰阈值总是一再攀升,“美是永远达不到的远山”,你永远达不到之前的美好,再好吃的菜、再好看的景、再美好的性,你懂的……
基督教提倡禁欲,一切都应该简单,所有needs都应克制兑现。但是对于精神上我想却是每日能够常常达到很棒的体验。比如进入“flow”——类似入定的状态,全神贯注心无旁笃地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从心理学角度看是challenge和skill都在相当高水平的阈值界限内让自身全心投入工作而获得的心满意足。如果你目前手头的事能让你常常进入flow状态,那真是很棒的!还有一种神秘体验叫做高峰体验,是一种很强烈也很私密的愉快状态,有时观察天上的云彩就会觉得异常幸福,又或者一支旋律,一个孩童的表情举止,一个人说的一个故事都会让人有心醉神迷的感受。我记得很多次坐在奶奶家院子里能闻到小时候爷爷做饭的味道一刹那就梦回童年;还有一次在后院给非常温柔驯服的雪碧洗澡,感到了无比的幸福,一边洗一边流了泪;最近在伦敦的宿舍有时对着女儿的照片凝望,内心会升起震撼的喜悦,那是一种很爱的知觉,充满全身。也查过相关的资料,马斯洛把这种个人私密经验与神秘的富有宗教色放在同类中,属于一种“自我实现者”的特质。我还不清楚这种“特质”的来源,也无法证明是否属于感性的范畴,曾经有人说他走在路上突然闻到了童年的味道那气味持续了几秒然后消失,没有人相信他,但我都觉得很自然,因为我认为那是一种真实的神秘的体验。
4. 对世俗生活的一点启示
人间一切都是分秒在变,唯一不变的是上帝的顶层设计 (Wanyu 摄)《人间,什么鬼》
横看不错侧更美
远近高低都顺眼
管它到底啥面目
吃好睡好继续活
10:40 a.m. 11th, Dec, 2018
人间哪有什么自由?哪有什么自由意志?一切都在某种语境下的迫不得已罢了。对,我根本不相信。哪有什么对错?人间哪有什么好人坏人?所有都是zoom in镜头下的特写而已啊。对,我也不相信你口中的言辞了。人间哪有什么真爱?哪有什么爱你一生一世?不过是有利可图或者长期有利可图 ——人类就是想方设法活下去,存在下去。
认识你自己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到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 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我们把世界看错,反说它欺骗了我们"。以前总是觉得别人有问题,都是别人的错;现在发现原来大部分原因是自己。好比你喜欢一个人吧,结果ta不喜欢你,那怪谁啊?当然怪自己咯,因为ta原本就是ta自己从来没有变过,是你的眼睛和思维欺骗了你自己(这是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是你没有认清你自己造成的。没有认清自己,于此所付诸的一切都是盲目的,一切行为都是徒劳的。所以认清你自己,认清这个人间,事实无法改变就改变自己吧,无法让世界跟随你,你就把自己搞定得了嗯。
Don't give it a shit!
到伦敦第八天就在学校被偷,现在看来上帝给我这个经验叫我更深入了解环境以及懂得在陌生的地方学会自我保护,这是叫我坚强独立的重要一课啊!时差还没有倒过来就逼着自己开始研究英国的报警流程,身份证挂失手续,补办程序,以及一大堆的事情。我确实神速,只用了一个晚上就把给学校和宿管推迟缴费的邮件发了,把警给报了,挂失手续办了,补办材料第二天就到邮局寄出了,是不是很厉害,我都佩服我自己。现在把这个事情说出来感觉这个message已经完全得到了,很欣慰!遇到任何变化,保持镇定,祈祷三下,然后该弥补弥补,该照常照常,just don't give it a shit!
爱艺术
一日经过威斯敏斯特教堂站地下铁听到了老Bober在弹的经典曲目Romance,瞬间高峰体验降临,领着我到跟前与之交谈起来,他说了一番话醍醐灌顶——“艺术是一切的药,音乐是一切的钥匙,到伦敦来不可只学知识,必须把学习艺术放在第一位!”。
对啊,人类对于美的追求是永恒的,艺术就是一种通往美的桥梁,也是一种能自由question整个宇宙的工具。如果寻找答案是科学家们时时刻刻紧绷着要思考的问题,那么艺术,只需要冷眼旁观不停质疑就好。多自由,多了不起的态度,哈哈!
5. 后记
富足,从某种意义上是指内心不被世俗偶像所占据,而保持轻松自由享受造物主已经创造的这世界的能力,然后能全心全意爱人。外婆生前卧室里挂着“爱的真谛”,而她一生倾其所有帮助他人,这不就是神对那想要成为他的门徒的财主说的话吗----“将你的所有财物赠送给平穷的百姓,这样你就拥有了全世界的财物”。外婆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
要有独立自由支配的经济,有成熟的认知框架和思维格栅,有好的情商和永不被摧毁的睡眠能力,爱己及人,有饱满富足的精神生活,有自我克制的世俗生活,还要认清自己,强大不鸟失败的勇气和毅力,热爱艺术并精通一二的技能,怎么样?娜拉,了解了这一切后,你是否打算出走啊?你怕了吧,哈哈哈哈
其实出走不出走,哪有正确答案啊,人间一切问题的答案不过三个字,看情况。嗯嗯,有的人一辈子都在出走啊,有的人精神也在游走啊,有的人也能立地成佛啊,还有的十恶不赦的坏蛋过得也相当精彩啊,对,看自身情况做到平安,平衡,平静(德谟克立特)就好。
艺术让人自由!
Romance 一切在光里都那么美好,哪怕是一棵不知名的树 1st,Oct,2018 Indian Hall 一帮小姑娘没事就画❤️,满满的正能量 8th, Dec, 2018从Bower House回伦敦市区 练习一颗驯服的❤️才能有能量爱己爱人(Sam&Zenith的家) 人间很多的反脆弱人物,这位硬核论文导师Charlotta Turner是最近一位, 赞!(图来自壹学者) 直到最近才发现tesco里卖的梨子是没有核的,可以整个儿吃下去,早知道就早买来吃了
如果每个人都是一颗小星球,消失的那些生命过客就是身边的暗物质。我愿能再见你,我知我再见不到你,但你的引力仍在。我感激我们的光锥曾彼此重叠,而你永远改变了我的星轨。纵使不再相见,你仍是我所在星系未曾分崩离析的原因,是我宇宙之网的永恒组成。(改编自UCL松鼠科学会刊文字)——送给那些永恒的生命过客
再见啦,2018!即使此刻寒冬,内心依旧有个summer:)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