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手机内存被占用太多,导致微信打开非常慢,于是便进行了一次清理。在清理过程中,我发现功能里有一项叫“标签”,说实话,玩微信这么久了,还从来没有关注过“标签”这项功能。
所谓“标签”,就是给微信里面的好友做一个分类,相当于QQ好友的分组。贴上标签,是为了便于查找。微信也玩了快两年了,陆陆续续也加了不少好友,从最初的几十个好友发展到现在几百个好友,贴上不同的标签对其进行分类也是很有必要的,于是我郑重其事的开始了这一项工程。
第一个标签,当然是家人了,这是最好分类的,因为不假思索,无需犹豫,血缘就放在那里,是至死也不会发生改变的稳固关系。这个标签是贴的最快也最容易的。贴完了家人这个标签之后,紧接着添加新的标签,可是这时我却犯了难,到底应该先贴哪一个呢?说句实在话,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真的不好下定论,尤其是朋友这层关系。
既然对朋友这层关系很难下一个确切的定义,这个标签也不好贴得准确,那就先放一边。第二个标签就备注为同事好了,同事这一种关系,也是很好定义的,只要在同个单位一起共事的,不管关系亲疏远近,都称之为“同事”。定义明确了,分类就变得简单快捷,很快贴好了第二个标签。
第三个标签该如何下定义呢?老师或者同学?还是老师好了,毕竟加了微信的老师寥寥数人,很好归类,没几秒钟就完成了。接下来,怎么也该同学了,我们的大部分友情就是从同学开始的,人生中的初次社交也始于同学之间,也许这种关系会贯穿我们整个生命。
我发现,但凡与心灵无关紧要的关系都很好定义,因为不带多少感情色彩,自然不会权衡考量太多,反而简单直接。相应的,越是与心灵贴近的关系,一般都很难对其下一个准确的定论,那般细碎绵密,朦胧悠远,像是一个谜语,需要花时间去解答。
本想专门来个诸如“好朋友”、“挚友”、“知己”之类的标签,但想来想去,总觉不妥,该如何准确定义与朋友们之间的关系,真的很犯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除了亲情之外,都是多变的,充满了很多不确定。从前是朝夕相处的好朋友,现在却是天各一方的陌生人。又或者,前一秒,还在把酒言欢,下一秒,却已反目成仇。世间有百态,就会有万象,实在是无常的很。
想到从前对QQ好友进行的各种分组,我将一部分关系不错的,视为好朋友的同学单独放在一组,有的还放进了“挚友”一组,可是时间却证明给我看,我那青葱岁月里的举动,是多么的可笑。
当初的“挚友”、“知己”如今早已断了联系,那些我们曾无比珍视的关系,如今不过是一段褪色的回忆。一开始厌恶的关系,也许在某个不确定的后来,反而心生欢喜,渐渐茁壮起来,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当初爱的死去活来的恋人,在时间的洪流中,在缘分的使然下,最终不过落得个相忘于江湖,从此再无干系的结局。有多亲密,就有多疏远;有多热烈,就有多冷漠。
很多人在成年之后,总会忍不住怀念年少时纯纯的友情、洁白的恋情,那样的时光充满了栀子的香气,单纯却浓烈,绽放是最盛大的仪式,最深情的告白。
因为看惯了聚散离合,对于一段关系的界定渐渐小心谨慎起来,不敢过早的下定论,谁知道往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呢?人生无常,世事难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充满了变数,也是盖棺方能定论啊!
最终我放弃了给这些走心的关系贴上具体的标签,只是按照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不同阶段对我的同学们做了分类。一旦摒除了个人情感,很多关系的界定只需要用一个简单的公式,就可以迅速得到答案,省时又省力。
等贴完了这些熟识的标签之后,剩下的好多微友都是不认识的,便没有再做详细分类。有重要的,自然就有不重要的。可是,真正重要的关系,岂止是一个简单的标签就能代表的呢!与冰冷的数据无关,与人为的定义无关,只与心灵有关,因为心会自动识别。
假如非要给一段段关系贴上一个标签,也许你会失望,因为标签是冰冷的、可是心灵却是有温度的。它会时不时的给出很多意料之外的答案,让我们措手不及,并惊叹于命运的起承转合之玄妙。可是,明知如此,我们还是会忍不住做这件事不是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