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作的几点反省,与君共勉之

作者: 一叶浮生gr | 来源:发表于2015-12-23 10:26 被阅读843次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生,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一直以来,都对写作有一种执着的爱好,上大学以来,自主时间增多,更是希望能把这份爱好付诸实际,奈何长时间下来,却发现自己长进不大,回看自己写的文也基本是烂尾较多,佳篇无几。

我决定停下来,对于之前的写作做几点反省,希望多少能找出些失误的地方,加以改之。

一.得失心太重的人写不出好文章

高中的时候,自己写随笔写小说,基本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爱好,从不奢望能够引发多少共鸣,得到多少赞赏,就连考试作文,也经常是在赶时间的情况下匆匆完成八百字,然而正是这样,自己常常能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好文章,经老师批改过的随笔也常常得到肯定。

和我同班的一个女孩是语文课代表,也很喜欢写作,却常常写不好,有一次她很伤心的告诉我,在全校的作文大赛中,她找老师前后修改许多次的那篇文章竟然还是落选了,她不能接受。听到她的话,我却忽得想到了别的,这次作文大赛本来是应该在寒假前由课代表告诉大家的,然而直到开学老师来要作文的时候,却惊觉班里几乎没有人知道这件事,这时候却见到课代表拿着作文去找老师修改了。

我没有戳穿她,却暗暗发现她的得失心太重或许正是写不好东西的内在原因。

然而,现在的我写作越来越类似之前的她,不知不觉间把得失看的很重,尤其是在一些平台上发表过一篇好文章后,就自然而然的希望自己接下来两篇三篇都是佳作,得到更多的“喜欢”,我想在这个过程中,我已渐渐偏离了自己写作的初衷,把对自己的满足,演变成了对别人认同的渴望,写作态度不再虔诚,怎么能写出好文章呢?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太过功利的追求结果,即使赢得成功也觉得是在情理之中,不幸失败则会加倍难过,何必呢?

二.连自己都感动不了谈什么感动别人

之前在红袖上发过几篇短篇小说,有好几篇都被无情的打了C级,当时还觉得委屈,如今再翻出来看,自己都不禁开口啐一句:我这写的都是神马玩意儿?

在那几篇言情题材的小说里,无一例外都写到了两个人缠绵悱恻的相遇相恋相爱相失,主人公画风清奇,情节狗血无比,几篇和一篇没什么分别,通篇读下来,更是连一个能感动自己的点都找不到,我不禁感叹,这大概就是为小说而小说,矫揉造作之作,连自己都感动不了的作品,拿什么去感动别人?

文字的世界可以是虚幻的,然而反映出来的感情应该是真挚的合理的,是人能够体会的来的。就像我看桐华的言情小说,哪一个不是虚构的,但是我就是会为了相柳对于小夭的默默付出而伤感(《长相思》),就是会在陵哥哥死在云歌的怀里时肆意落泪(《云中歌》),就是会因蚩尤抱着满身烈焰的阿珩走过荒原而动容(《曾许诺》),就是会在若曦执着木兰花死去的时候感叹世事无常(《步步惊心》)……

一篇文章,如果没有一个点可以打动自己,那么它也一定没有办法打动读者,必要的时候,还是应该在作者和读者之间自由切换,不断的跳入跳出,才能看清不足。感动不了自己的作品,就请弃之吧!

三.读书太少还要感慨自己阅历不足

之前写一篇言情小说总是写不好,有人告诉我,是因为自己不曾感受那样的爱恋,不能感同身受,我深以为然,觉得自己阅历着实浅薄,写言情似乎真的不适合。

然而在耳濡目染了许许多多的虐恋、变态、盗墓等等之后,我却产生了一个大疑问:难道写这些题材小说的作者们的阅历都已丰富到这般田地?显然不是的。

那他们都从哪里取材呢?照说桐华,据说她在北大读书时就基本将金庸的武侠小说看了个遍,这无疑给自己的写作筑起了高台。牛顿也曾说过他没有创造世界,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到更为广阔的世界。读书永远是写作的基础,它能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虽然是老生长叹,但你决不能否认,你能吐出来多少墨水,一定是跟你腹中有多少文墨有直接关系的。

回想这两年来,自己的确是读书太少,对于读书的思考也少的可怜,走马观花看过即忘,或是看些没营养的消磨时间,那么看和不看又有什么区别呢?

当然,写作跟阅历也是有极大关系的。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尤其是散文类的哲理类的基本都和生活密切相关,余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就是很好的例子,比如他能在游历莫高窟时穿越千年时光,写尽历史沧桑,批判历史得失;比如他能在乘坐家乡的夜航船时沟通人世变幻,摸索出人生就是在暗夜里奋进的道理……

然则阅历绝对不是单纯的经历过,而是在经历过之后有所思有所感有所启示,然后才能下笔千言,一挥而就。

在这一点看来,我所缺乏的不仅是读书不够,还有对生活细节感悟的缺失。一个冷漠的旁观者,到底能不能不走心光凭眼睛就能学会一项技能,值得商议。

四.对于写作我需要一些技巧

这是在我看过罗伯特麦基的书《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后所得到的感悟。就像这本书封面上所说的,这本书“自97年出版以来,一直是全世界编剧的第一必读经典,它所讲授的创作原理,当然也适用于小说家们”。

看这本书的标题,大概也能猜的出这书有哪些内容,然而真正让我惊讶的是,作者可以事无巨细的将整个故事每一次情节编排,每一个场景转换,甚至每一个心理活动对于故事的推动和阻碍都娓娓道来,铺开了揉碎了展现在读者面前。

从前我认为各人有各人的写作风格,无章可循,不能模仿,也模仿不来。读过这本书后,我发现有些东西还是有其内在的共通点的,有些时候找不到写作的出路,也许可以借用这样的技巧让故事进行下去。对比这些正常正确的写作思路,我也许也能找出自己的不足。

“技巧”绝非投机取巧,它就像哲学是所有科学的高度凝炼般,对于把握写作大方向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既然是技巧,当然要巧学巧用,切忌生搬硬套。

这本书放在手边很久了,我打算时常翻翻,给自己一点灵感和启发,也借此推荐给大家。

(ps:我要加油加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我不知道风在往哪吹:其实每次写东西都会觉得很开心 不开心的时候写完东西就感觉好像放下了不少重负。
  • 壮壮很壮:很有道理 讲的很棒
  • 丶tinggo:可以多更几篇,挺有帮助的,会吸取精华
  • Mercy丶阿辉:走心。
  • 八爪青蛙:对,有时候就是写着写着突然就不知道该怎样衔接下去,会出现空白,题主文章很有用哦,写作理应就是顺着自己的感情来,强求不得,有多少墨水才会吐出多少墨水,我该读书了,谢谢你
  • 时间最磨人:深有所感
  • 梦雨兰欣:走心了才能创作出有质量的文章,大学的自由时间虽多,但我们常常荒废在抱怨和感慨上了,所以感觉写不出点好东西
    梦雨兰欣: @一叶浮生gr 就是,我也是一个非常喜欢用文字表达生活的人,喜欢写一些自己想写的东西。自从来了大学,感觉整个人都退化了好多,静不下心来写自己想写的好文章了
    一叶浮生gr: @梦雨兰欣 对啊,空闲时间多,反而觉得无所适从了,难以静下心来~
  • 346ab1aed935:深深认同作者的观点,写作就应该如同侠客,不为名利,只为心中的快意恩仇。
    一叶浮生gr:@永安樵夫 这个比拟好!笔者挥毫如侠客拔剑,纵横纸上状似快意江湖~
  • 70252e46dbb8:加油。
  • 樊荣强:妓女不能有快感才接客,作家不能有灵感才写作
    颜牧之:@一叶浮生gr 个人以为最佳写作契机就是你心中有强烈表达、倾诉欲望的时候,如果像上面那位所说,强行逼着自己写,你觉得能写出好东西吗?或许能写作所谓佳作,但注定是没有灵魂的东西。
    颜牧之:@樊荣强 那要看什么样的作家了。随心的作家不需要靠写作谋生,想写就想写,想不写就不写。而靠文字谋生赚钱的作家那真的如妓女一般,算计着心思迎合人,有快感也是假的,虚伪的,令人作呕的!
    一叶浮生gr: @樊荣强 有点儿疑惑哎,那什么时候才是写作的契机呢?

本文标题:关于写作的几点反省,与君共勉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kkv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