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胖子到型男的蜕变 ——沈志伟(转载)

从胖子到型男的蜕变 ——沈志伟(转载)

作者: 浩繁星空 | 来源:发表于2022-08-29 19:37 被阅读0次

沈志伟,英文名字Jovi。第一次见到Jovi,就被他硕大的胸肌震撼到了,如果用个流行词来形容的话,那就是CBD啊,平时是B,做几

个俯卧撑后就变C,做完卧推完全充血后,可以达到D的水准。Jovi是个培训师,每次他走入教室,都会听到众多女学员的惊呼声,当然,也会引来男学员们的羡慕嫉妒恨。但你知道吗?型男Jovi,曾经是个大胖子。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在我看来其实人生本不以结果论英雄,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人生的美好在于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时候的心情。”这么说来远

方的诗,耳边的歌,脚下的苟且,都是风景,我们都应该微笑面对。远方在哪里,谁也说不清楚,但一步一个脚印会在路上留下足迹,每一步的脚印都扎实有力,每一步的付出,都有美丽心情相伴,也许脚下就是远方吧。

2009年的夏天,当年我还在某著名国字头媒体混日子,没错,就是你能想到的那四个闪亮的英文字母。如今老东家已经鸟枪换炮,搬

进大裤衩,过上了幸福的日子。那是一段令人难忘的岁月,我和同事们日以继夜地奋斗,就是为了一个项目的倒计时结束之后,另一个项目的倒计时开始。那个时候的伙食很不错,每天加班还有专人送宵夜来,于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全都体现在我们这组人的腰围上,我也达到了人生巅峰时刻:86公斤。

还是那一年,各种真人秀节目异常火爆,组里有几个小兄弟也被鼓舞,跃跃欲试的打算投身选秀大军。可奈何我们这些人五音不全,身材不妙,要腔调没腔调,要个性没个性,就算想讲个煽情的故事都编不出来。作为从业人员,我们自己都瞧不上自己。一天,组里的年轻编导举着一张广告纸冲进了办公室,宣布他准备出道,投身选秀节目。他要参加的这个节目从立意上看还挺独辟蹊径的:不要求唱歌跳舞的才艺,不要求感人肺腑的煽情,只要努力坚持,就有胜出的希望,更重要的是还有10万块的大奖在招手,这个节目叫《塑身达人》,你可能觉得这个节目很没劲,确实,我也觉得挺没劲的,所以后来只做了一期就销声匿迹了。但对我来说,那段日子的所有喜乐都因汗水变得闪耀,因坚持让每个参与者引以为傲。

当年,我们这个小兄弟去报名的那一天,面露难色的跟我商量,想让我陪他去,凑热闹的事儿我自然义不容辞。海选的现场是一个健身房,一进门就觉得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的,来的人各个珠圆玉润,我顿时领悟到节目的真谛!什么塑身达人,其实就是减肥训练营嘛!再低头看看自己自带的游泳圈……我也只得叹口气,承认自己其实也没来错地方。

我坐在门口等那个小兄弟出来,想听他讲讲这个“新意十足的节目”有什么雷人的趣闻。却不料没5分钟,人家就跑出来了,手里还拿着两张报名表,说是给我也拿了一张,让我陪他一起报名。此刻我感受到了来自同事之间深深的恶意,心里默默骂了他无数次后,然后借了一支笔,欣然在报名表上签上了自己的大名,毕竟我确实是一个胖子。海选过程其实挺简单的,总结起来就是各种量,各种称,然后各种问问题,录像,拍照,穿难看衣服……这一套咱都熟,配合得可好了,不就是为以后Before/After(前/后)对比做准备吗,做节目效果这点事儿咱懂。就这么着,我们俩莫名其妙的就入选了这个减肥训练营,算了,还是叫人家的大名吧——《塑身达人》。

坚持是真性,元神助本心

接下来的日子还是挺认真的,我们分了组,配备了私人教练。然后定制了60天的训练计划,来看所有人在2个月中的变化。第一次上课是在京城CBD某健身房的操房,满满当当的来了小100号人。这100个胖子挤在一起,蹦蹦跳跳的,场面壮观不壮观的我没看监视器也说不好,但是动静挺大的。

作为一个每天工作16小时的民工,平时我根本没什么运动习惯。第一节课安排了60分钟的跳操课程,强度可是不小。刚开始还说说笑笑的胖友们,也就10几分钟的光景,全都安静了下来。我也没好到哪里去,课程进行还没到一半我就觉得呼吸困难了,我偷偷看看旁边的人,各个面红耳赤,大汗淋漓。此刻操房里震耳欲聋的音乐声似乎渐渐地变得沉闷了,我听到自己的呼吸以及心跳的声音。我努力把动作做到位,哪怕是比划到位也可以,因为我不想隔壁的胖子说我没用,更何况大家都在咬牙坚持。于是我告诉自己这会儿昏倒还有点儿早。60分钟是这么漫长,台上的教练像蔡依林上身一样,越来越疯,踢腿、开合跳,节奏越来越快。而我的马步、下腰却越来越慢,后来觉得每一次呼吸都开始有血的味道,头脑也变得不清醒,甚至视线都出现了弧形畸变,这时候我脑子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坚持……再坚持一下……

还没有人晕倒……

我不能第一个晕倒……

这是第一节课……

不能第一个晕倒……

第一个晕倒的人不能是我……

还没人晕倒,绝不能晕倒……

就这样我的思想跟着音乐进入了饶舌模式。说实话,如果不是每一次抬腿,每一个举手肌肉都传来刺痛,我也许真就晕过去了。第一节课结束后,闷热的操房里哀鸿遍野,横七竖八地躺着小100号人。没有人抱怨,因为所有人都在大口地喘气。我也躺在地板上,尽量的享受地板传来的这一点点凉意。我想这个时候我大约可以晕过去了,因为大家都躺在这里残喘,晕过去也不那么明显了吧。可转念一想,不行,我必须要起来,我必须要走出去,因为我确定一件事情,外面的自动贩卖机里面一定装不下100听可乐,而这个时候想喝可乐的一定不只我一个人,等我的胖友们都起来了,我的可乐就没有了……果然眼前的苟且产生了最大的动力,我站了起来,晃晃悠悠走向了自动贩卖机。

第二天的课程是单车,也就是骑自行车,骑车是坐着骑的,也许不会太辛苦,第一次课教练一定是想给我们这些胖子一个下马威,第二天应该轻松点吧,总不能天天高强度训练……我这样安慰自己。但是我错了!单车课程模拟山路骑行,一进门几十台单车摆在房间里,屋里黑着灯,只有几个幽蓝的小灯渲染着气氛。音乐响起来,带着肌肉的酸痛,我努力地想把车轮踩动,跟上音乐的节奏,可是这并不容易,动感单车的车轮是死飞,只能顺时针向下踩动,不能停下来休息,也不能减速,这意味着只要开始,就只能不断被车轮带着往前猛蹬,而且车轮是实心的、不锈钢制造的,沉重无比。屋子里的气温很快燥热起来,就在我拼了命加速,终于赶上节奏的时候,教练一声令下:“接下来我们开始爬山,每人加大一圈半阻力。”所谓增加阻力就是在车梁的位置上有个旋钮,顺时针旋转的时候会引导自行车的闸皮摩擦车轮,从而增加阻力,实现提升运动强度的目的。屋里很安静,所有人都吃力地蹬着脚踏板,此时的音乐变得缓慢而不再狂躁,我又闻到了呼吸中的血腥味。不久,实在坚持不住的我开始想要偷懒了,我的屁股下意识地离开了自行车的坐垫,站立骑行。瞬间就被教练发现,呵斥道“坐下”,简单粗暴,不容辩驳。要知道在模拟上坡骑行这个环节中,站起来骑行意味着可以借助身体的重量将脚踏板踩下去,带动车轮运转。但是如果坐下,所有的发力都要依靠腿部的肌肉,而长时间的踩踏,再加上昨天跳操带来的疼痛,让我的身体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针刺感,尤其是腿,就快抽筋了。一个邪恶的念头在我心里慢慢抬起头来:这里这么黑,我现在晕过去,应该不会被看到吧?

课程渐渐进入尾声,模拟骑行也度过了最艰难的部分,开始进入整理运动,也就是平路骑行。这时候音乐变得轻快了许多,脚下的踩踏也顺畅了一些。教练带着大家冥想,滨海公路,沙滩,海浪,清风徐来、夹杂着咸味……别说,其他的我都没感觉到,咸味我闻到了,这屋里几十个胖子个个都跟刚从泡菜坛子里捞出来一样。

就这样,每周6天课程,每天1小时大运动量有氧训练给那年的酷暑留下了很多汗水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来上课的人越来越少,教练倒并不在意,反正也是一个筛选的过程,不来就不来吧,可我却每天都坚持出现在第一排。我并不享受这种痛苦的训练,但我不想让同事有理由退缩,这也许是一种责任吧,因为我们彼此都很清楚,只要缺席一次,可能两人就找到了放弃的理由,前面的一切努力和所承受的痛苦也就都付之东流了。转念想来,目标有60天的期限,咬牙总能坚持下来的,我的工作性质就是每天数项目倒计时,咬牙和团队里的每一个人坚持撑过每一个时间节点,这对我来说应该可以做到。我说的困难太多了,有点像个怨夫,抱歉!其实我想说,就像白嘴吃馒头,只要慢慢地吃,慢慢地品,单调的味觉就渐渐会被一丝丝的甜意唤醒。同样,单调重复虽带来身体的空乏,但运动之后心情是美丽的。锻炼的时候拼命,一心一念,却也让锻炼变成了一段逃脱现实的时光,那一刻不需要思考,只需要简单地把注意力放在眼前的动作上,专注于眼前就好。那份清净和运动结束后的畅快感,算是空乏其身后的心灵反哺吧!我开始迷恋这份体验,每天只是为了这份清净,加上大汗淋漓之后的畅快,驱动着我对第二天充满期待,每一个明天如约而至,我也终于熬到了10天倒计时。

训练之苦只是一部分,随着训练的不断推进,我们也学习到了一些减肥方面的知识。所谓减肥也好,塑身也罢,其实都是跟自己的脂肪斗智斗勇的过程。那么脂肪是什么呢?脂肪就好像人体的电池,用来存储人体暂时用不上的能量。吃进去的东西多,身体暂时用不上的就都转换成脂肪,存着。我们正常人(非运动员)通常情况下,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相对静止的。上班坐着,下班回家看电视,休息,吃饭也坐着,晚上睡觉躺着。歇着的时候多,运动的时候少,这样一来消耗的就很少。而吃进去的能量消耗不掉,就都变成脂肪存在身上,自然也就变胖了。所以每天加大运动量,增加消耗就能减肥。而要想加速这个过程,除了运动以外,少吃也是必不可少的。正所谓迈开腿,管住嘴,就是这个道理。我被迫和我的今生挚爱——可乐道别,而我其他的挚爱也都暂时只能放在一边。教练要求每天的饮食少油、少盐、少主食、低热量。这四个词各位看官请再读一次。如果排除这四大范围之外,请问你脑海中还剩下什么食物?这个问题难不住我老妈,她老人家突破性地找到了海带和白水煮虾仁这两个符合标准的食物。各位看官请注意,是白水煮虾仁,不是白灼虾仁,区别是不放盐和调料。我从开始训练后不久就开始每天上班带饭,以便严格控制饮食,希望自己不要因为吃错东西,导致体重反弹。可是每天打开饭盒的一瞬间,是扑面而来的一股臭味,也就是蛋白质氧化的味道,俗称鸡屎味。

就这样,每天重复单调的训练,吃乏味甚至难以下咽的伙食。一种生无可恋的负面情绪在我和身边的伙伴中间开始蔓延。咬牙坚持到

了50天关口,身心俱疲。体重的确降下来了,86公斤的我渐渐回到了80公斤以内。可是我也不是特别开心,因为这一切太辛苦了,以至于我开始想方设法鼓舞自己。我答应自己活动结束就奖励自己iPhone手机,答应自己买新的Mac电脑,换新的单反相机,甚至答应给自己换辆新车,换台路虎!可是物质上的奖励都似乎失去了原有的光环。能推我去健身房每天继续训练的并不是什么远大的理想,有时让我迈开腿的只是每天晚上洗健身衣裤时的一点点成就感,汗水浸湿的衣裤证明了我今天的努力。做个努力的人真好,坚持做一件事,无论是什么都是对自己的交代。这是内心的平和,对自己就少些套路,多点真诚吧!

坚持每天训练,同时坚持每天控制饮食是你非常有挑战的事情。尼古拉斯·赵四儿曾经说过:“没有什么是不能用一顿饭来解决的,如果解决不了,就用两顿饭来解决。”而我哪敢奢望美食,在减肥的这个阶段想吃饱是不现实的……有段时间实在太饿了,我在楼下买了一包烤红薯片,吃第一片的时候真是热泪盈眶,太好吃了!那段日子每次走在回家路上,看见沿途的餐厅、面包房甚至快餐店,对我都是一种心理折磨,似乎好吃的东西都不断向我招手。在这种身心煎熬之下,有人选择了离开,带来的好处就是越来越宽敞的操房和一排排空置的单车。

猴子派来了逗比

说实话,坚持二字的重量远远超过我这段废话里面所有字的总和。一开始那些支撑我走下来的所谓的面子、倔强以及对我来说还算得上诱惑的10万元大奖都变得无比渺小和脆弱。而能真正拉动我前行的是一个个渺小、现实甚至卑微的理由,比如两片红薯片。但是我也清醒地知道不能对自己太好,因为只要将红薯片换成一听可乐,或者一块炸鸡,或者一小包薯条……这些都能让我精神上完全土崩瓦解,随之而来的一定是自责和罪恶感。在我看来相比内心的煎熬,还是继续保持对美食的爱慕,远观而不亵玩就好了。

就在曙光即将照进现实的第58天,传来了一个噩耗。比赛被延期了!原因很简单,我们的表现还远达不到主办方当初设想的状态,要知道平时我们看到杂志和电视上的那些Picture Perfect(照片般完美)的身材绝不是仅仅减肥就能拥有的。那需要更多器械训练,由肌肉来支撑才能还原身材的轮廓,让上镜看起来才不会那么干瘪,于是比赛被无情的延长到了100天。宣布延期的那天全场肃静极了,我知道每个人都在掂量自己的极限,也在权衡是否这一切都值得。

隔天是周末,也是活动开始第60天的正日子。那天下了课,我们一堆人说去吃饭,也算是个仪式,告别一下过去的两个月。我们的社交方式还真是缺乏新意,除了吃饭似乎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但是我们真的可以去吃饭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堆人走进了一家烤肉馆,从此气氛开始变得诡异。一部分人点了烤肉自助,而另一部分人冷静地在吃蔬菜沙拉。肉过三巡,菜过五味,压抑许久的情感终于爆发了。训练营中一位稍微年长的大哥,端起酒杯,顿了顿,开始宣泄“负能量”,并且最终表示自己不会参加接下来的训练了。这次吐槽大会后又送走了20几号人,相比60天前,已经有超过1/3的人主动选择了离开。

放弃是一种选择,是个人自由意志选择的结果,我相信在做出最终决定的前一刻,每个人都在纠结,也有许多的不舍,但个人的自由意志是应该被尊重的。其实我也能理解,减肥也好,塑身也罢,本就非生活必需品。身材是一种奢侈品,要吃对食物,要充足休息,要保持运动,今天的职场众生到底有谁能做到上述三点?而且是无休止的一直做到这三点。我还记得以前工作原因合作过某M姓女明星,晚上收工宵夜,不管我们吃什么,M小姐永远是白灼芥蓝,或者是一份娃娃菜,甚至我曾经见到她在冷餐会上端着一杯果汁,直到离开也不曾喝完整杯,保持身材算是奢侈而残酷的人生终极挑战吧!那位年长的大哥坦诚自己做不到了,要工作、要出差、要应酬,即便现在坚持做到了,至于未来他也不认为自己能坚持下来。

自由意志的选择让20几号人选择了离开,而剩下的人呢?自由意志让我们留下。接下来的40天中,主办方为我们准备了器械训练课程,也就是传说中的举铁块、各种哑铃、杠铃以及名目繁多的器械粉墨登场,每次上课,健身房里的哀嚎声、呻吟声响做一团。如果说有氧运动是为了加大身体消耗,甩掉脂肪,那么器械运动则是为了撕裂肌肉纤维,让新生的肌肉纤维更粗壮,支撑身材曲线。所以相比前60天的折磨,后面的这40天训练增加了另外一份礼物:疼痛。这种疼痛并非无法忍受之疼痛,但是因为每块肌肉都疼,整体加在一起还是挺不舒服的。而一个周期的训练为4天,也就是说每4天就要把好不容易已经恢复的肌肉再拿出来练一次,然后重新刺激,直到疼痛为止。有人曾经说过:不是在沉默中爆发,就是在沉默中变态。我经历了这几十天的折磨可能已经变态了。每次训练我也怕疼,甚至会抱怨,但如果真的练完不疼,我心里更不安,可能是因为不疼代表我不是足够努力吧。

决赛前,北京区最后剩下的几个入围选手一起飞去上海,与其他来自全国的选手会面。当天晚上我们在录制现场旁边一起吃了一顿“壮行饭”,我要了一小碗白米饭,和一碗皮蛋瘦肉粥,我实在太饿了,借着皮蛋瘦肉粥的咸味,我吃了碗米饭,剩下了大半碗粥留在碗里。

连点成线,不忘初心

我要感谢龙兄给我这个机会,一来是能给大家讲这个小故事,感到很开心,二来也让自己坐在这里认真地回顾一下7年前的那个夏天,重新审视发生的一切。后来有人问我为什么能坚持下来,到底有没有在中间产生过放弃的念头,坦率地说我不只一两次有过想放弃的想法,也正是因为有过放弃的想法我才懂得坚持的重量和不容易。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而自由意志选择的坚持才是我们全篇讨论的话题,在我的故事中无论是选择留下或者离开都同样值得尊重。我们都曾经“被要求”坚持做一件事情:小的时候父母要我坚持上奥数班、坚持学吉他、坚持每周末去补习班上课,等等……这些坚持都没有好结果。而这一次我的坚持似乎不同,我在期待我自己能坚持下来。在整个过程中那些外因渐渐地被剥离,变得不重要。回头看看这100天,也许动力就是我内心的表达,因为我还在意,在意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是否还能回到哪里去。

对我来说很多事情是缘分,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虽然这种说法有点属灵的意味,但却是我世界观的一部分。在我看来,周遭事物并不以我的意志为转移,无论工作还是生活。换句话说,付出100倍努力不一定有10分的回报,虽然万事万物皆因果,却非等比例因果。这种无奈让我怀念学校的生活,原因很简单,付出与回报成正比。而似乎在减肥这件事情上,我再次找回了等比例所带来的公平的感觉。这种感觉真好,投入了时间,就会发生改变,付出了努力,就一定收获惊喜。生活中不都是这样的等式,却处处有机会被我们的坚持和努力改造。有时目标小一点,脚步慢一点,就能由量变到质变。有时晚一点放弃,等一秒再趴下,就会多一分收获,而收获也许就是第二程路上最需要的勇气。

坚持,有时候无须强大的理由,无须宏伟的目标,一块红薯片,一点成就感,也许就能呼唤神龙。简单重复的日子,让自己和内心相连,单调和重复也能收获快乐,让心情和风景同样美丽。退一步讲,当问题来了,用逗比的心态,调整自己,从容面对,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睡一觉,然后再出发。当一切都过去,回头眺望来时路,连点成线:100天前,86公斤,100天后,体重71kg。

这个故事发生在2009年。这100天的经历最终改变了我的生活轨迹,活动结束后,我便离开了供职多年的单位,结束了第一段7年之痒,之后我加入了一家令人尊敬的公司直到今天。此刻龙兄引领的这个关于坚持的话题拥有诸多现实意义,生活的压力、周遭的诱惑以及日益突显的拖延症,此刻呼唤坚持,能让我们在追寻的路上去面对更好的自己,正当时!

从专业的角度上说,陋文的最后应该号召下行动,在此,我只想分享下我的微信签名和各位看官共勉——不忘初心,壮志如昨。

插播一句,Jovi最终获得了那次《塑身达人》的冠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胖子到型男的蜕变 ——沈志伟(转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dlk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