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古堰
丽水市距温州市不到一百公里,坐动车只要三十三分钟。
从丽水火车站出来,差不多是晚上七点半钟。夜色中,丽水市正下着蒙蒙细雨。躲在车站避了一会儿雨。看看,好象这小雨并没有马上能停的意思,于是,在网上就近找了一家客栈,先住下再说。
这家客栈就在车站的小广场旁边。安顿下来以后,问了老板娘附近有什么特色的饭馆,以及明天要去的古堰画乡交通情况。
老板娘很热情,亲自领着我来到一家卖山粉饺子的小店。说,山粉饺子是丽水最有名的特产,而这种山粉饺子,又必须是青田县的人做的才最地道。这家小店的老板,就是青田人。
饺子是十九块钱一碗,一碗十五个。端上来一看,跟我白天在岩头镇吃的锦粉饺子差不多,都是半透明的饺子皮,只不过岩头镇的锦粉饺子是普通的月牙形,而青田的山粉饺子则是三角形。尝尝里面的馅,味道也差不多。主料应该也是有本地一种晒得半干的萝卜,因为咬起来,能感觉出韧劲。
问了一下饭馆的老板娘,果真,这饺子皮就是用红薯和红薯粉做的,馅料里,也是以萝卜丁为主。但,他们青田的山粉饺子,在丽水本地的名气是要比岩头镇的大。
还有去古堰画乡的公交车,明天早上六点半就有。就在站前广场始发,距离我住的客栈只有两分钟的路程。
这家三层楼房的客栈好象就住了我一个客人。晚上没事,吃完饭早早钻进了被窝。闭上眼,把这两天多的温州之行从头到尾回忆了一遍……
雁荡山。大龙湫、灵岩、灵峰是整个雁荡山最核心、最精华的景区,各种奇峰怪石让人看到吐血。
一直以为,江南的风景,有山必有水,且山有多高,水有多高。雁荡山,就是因为山顶有雁湖,湖中遍生芦苇。秋来,雁栖苇荡之中。所以,山名雁荡山。
可惜,来了才知道,山顶的雁湖早己干涸。湖区现己遍植茶树,成为茶园。
雁荡山没有水,这真出乎我的意料。我想象中的雁荡诸峰,是有云环水绕的。就象大龙湫,不该是细若游丝的屌样子;小龙湫,也不应该只有些许的水渍。
楠溪江。苍坡古村、芙蓉古村,游客在领略中国古人耕读文化传统的同时,对这种己经没落的传统文化遗存,怎样保护,需不需要继承,也应该进行一定的思考。
在从岩头镇去往石桅岩的中巴车上,跟司机师傅聊起了芙蓉古村中司马第的火灾。司机师傅说:那火是他们自己放的。
芙蓉古村人多地少。司马第的老房子早就破败的没有办法住人了。这家人好几次跟上面提出要翻盖司马第,就因为司马第是文物,上面根本不批准。不批准人家自己翻盖,又不拨款维修保护,人家房子没有办法住,怎么办?只能一把火烧了……
想想,老百姓也是没有办法吧。古建筑的维修保护,整旧如旧,是个烧钱的事情。相比之下,一把火烧了重新建,要省钱省力的多。
还有石桅岩景区,实际上也属于大雁荡山的景区范围,都是火山喷发的遗迹,都是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的一部分。只是因为石桅岩的山脚下流淌着楠溪江,便比雁荡山的灵岩灵峰多了几分灵秀之气。
迷迷糊糊睡着,迷迷糊糊醒来,天色己经大亮。雨虽然己停,但雾还是大。六点半,丽水高铁站到古堰的公交车,在大雾中,准点出发了。
有雾,司机不敢开快,再加上乘客上上下下,丽水高铁站到古堰二十五公里的路途,公交车开了有一个小时。
公交车到了古堰终点站的时候,车上己经只剩我一个乘客了。下车,雾中按指示牌走到景区入口。售票处无人,入口更是无人把守。看了看售票处的玻璃上,写着古堰画乡联票,成人五十元。呵呵,五十元的门票钱又省下了。
古堰的正式名称是通济堰。始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四年,也就是公元五百零五年,至今己经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景区的东门就设在江边。不用进景区就能看到清澈的江水倒映着对岸的山峦。景区门口,还有一个小码头,游人可以乘渡船去对面的画乡。
进景区,是一条沿江修建的古贤长廊。里面是一尊尊跟古堰有关的古代名人塑像,其中,最有名的,是宋朝的范成大和明代的汤显祖。范成大在此地做地方官的时候,曾经主持重修通济堰,并制定了二十条的《通济堰规》。而汤显祖,曾经受朋友樊良枢的委托,写过重修通济堰的碑文。樊良枢是当时丽水县的知县,任上也主持重修过通济堰。
站在古贤长廊,看那江水的对岸,群山起伏,松竹翠绿。晨雾从山谷中升起,又在松竹间隐没,时浓时淡。三五只白鹭飞来,在如镜子般不染纤尘的江面落下又飞起,荡起的涟猗摇晃着松山的倒影……
下长廊,在江滩的白色卵石上走不多远,就是一座长方形的二层飞檐木敞轩,轩上有匾,通济堰。小木轩的下面,就是石头砌成的拱形坝堰,通济堰。在这个小木轩的前面,还立着两个身装古装,手持书卷的双人石像。石像座上有字,瞻司马、南司马。
这瞻、南两司马到底是什么人,谁也不知道。只是当地有石碑记载,南朝萧梁天监四年,瞻、南二司马看到碧湖平原年年水患,当地人民苦不堪言,于是便上奏朝庭批准,带领当地人民修了这个通济堰。通济堰是世界上第一座竹木结构的拱形大坝,己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至今还在发挥着灌溉功能。到了七百年以后的南宋时期,何澹又奏请朝庭调兵,把竹木结构的通济堰改建成了稳固的石砌坝体。
登上两层木轩,放眼江面,石砌的通济堰如一道弯弓,拦贮着静静的松荫溪。只在泄水口那里,江水哗哗,激起白色的细浪。
其实,通济堰并不只有一这道石坝,他的呈竹枝形的干渠、支渠、毛渠遍布整个碧湖平原。通济堰是在一千五百年间不断修葺完善的,以引灌为主,兼顾蓄水泄洪的一整套大型水利工程,至今还在发挥着巨大的水利作用。
从景区的入口处,沿着江边的卵石河滩,走到通济堰这个位置,最多也就是七、八百米的距离吧,整个古堰景区最漂亮的江景和对岸的山景也就看到了尽头。
整个古堰景区,实际上都是堰头村一部分。堰头村里有一条小街,街的一边是哗哗流淌的渠水,渠水的岸边,生长着十株上千年的古樟树。
个人觉得,任何用文字来描摹这十株古樟树的尝试都是骄情的,而从图画、照片或视频上来欣赏,也并不能完全领略这些古樟树的大美。站在这十株古樟树面前,你会觉得,他们根本就不是单纯的植物,他们早己经过上千年的修炼,脱胎换骨。从形象气质上来说,这些古樟树是树妖、是树仙,是上天派下人间魅惑众生的精怪。这样的树精树怪,有一株就足够令众生颠倒,可上天却派下来了十株……。难怪本地人有个说法:古樟树下走一走,人能活到九十九;古樟树下摸一摸,人能活到一百多。
在小街的另一边,是一些非常漂亮的上百年的老房子,开着画廊、酒坊和民宿。
南山映秀。一处清中期的砖木结构的大宅,是村中最具代表性的古宅院,四周围墙全部砖砌,条石砌就的门脸满是精美的各种雕饰。
贞节牌坊。堰头村里居住的是叶氏一家。据说,乾隆年间,叶家的主人英年早逝,二十六岁的妻子梁氏挑起家庭重担,勤恳持家,培养子女考取了功名。嘉庆年间,朝庭为了表彰梁氏的贤德,特意下旨建此贞节牌坊。这座贞节牌坊上面有四个字,节孝流芳。这个贞节牌坊的后面,原来是叶家的宗祠。上世纪文哥期间,宗祠被毁。这座牌坊因为涂上黄泥,上贴红五星,中挂堰头学校的牌子,两边写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标语而幸存了下来。
文昌阁。阁门上有对联:高阁文界齐北斗,中书亮节映长虹。这村子里叶氏一家在历史上是出过五个进士的。
文昌阁的前面,所谓世界最早的水上立交桥,宋代修的“三洞桥”。此桥有三层两个桥墩三个桥洞。最下层是通济渠的渠水,中间一层走山上冲下来的洪水,上层走人。因为此桥的中间一层是石函,从外表看,此桥三层交体交互流水的表达方式并不明显。
至此,古堰景区的所有景致基本就看完了。回到刚进门的位置,想坐渡船去江对岸的画乡。但,乘渡船的话,必须出示景区联票。而我又不想买票,怎么办呢?
此时,景区的己经有了三三两两的游人。这些人,应该是昨天在堰头村住宿的客人。
从渡口走到公交车站,一边歇息一边和旁边的游人搭讪。得知,不想坐渡船去画乡的话,还可以坐古堰返回丽水的公交,半途下车,再换乘丽水到画乡的公交。这两条线路的公交车很多,这样换乘虽然费点时间,但,省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