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早上看了朋友圈一个视频,叫《啥是佩奇》,名字很简单,却在一夜间刷爆了朋友圈。
在苍茫的高土坡上,老爷爷扯着嗓子问孙子想要什么,孩子说要佩奇,但爷老爷不知道佩奇是什么,由此开启了“啥是佩奇”的终极思考和探索。
啥是佩奇???点击观看
老爷爷带着老花镜,查找字典没找到”佩奇“的解释。
邻居说,佩奇是女主播。
小卖铺老板说,佩奇是洗发水。
下象棋的老爷爷说配棋和跳棋差不多。
......
辗转下,老爷爷才知道,佩奇是一只粉红色的小猪。
看着小猪的老爷爷挠头了...
最后,老爷爷乒乒乓乓、敲敲打打、精雕细刻,纯手工把孙子想要的佩奇做出来了!这是一只像鼓风机的猪。
很多人看完视频哭了又笑,笑了又哭,因为自己的家人,就像视频中的老爷爷一样,笨拙又诚挚地爱着我们,如此执着,如此用心。
2
老爷爷拿出他心目中的佩奇那瞬间,我内心真的被触动了,因为我觉得,长辈们对晚辈的爱,就像视频中的老爷爷一样,为了让你开心,敲敲打打,叮叮咚咚,把自己做好的一切给我们。
家里的老人,都是精工细造的工匠,认真细致、走心。他们技艺高超,知道你爱吃什么,好让你到家就能尝到。他们细致入微,看到你紧皱的眉头,温言暖语宽慰你。
人生就像蒲公英,我们要走的路,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但长辈的爱就像钢丝铁线把我们焊接起来,让我们落地生家,温馨又安稳。
3
这几年,我会回老家看望老人,现在细想,我和他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会习惯性地掏出手机来玩,贴心的话没说几句,微信却回复了几十条。甚至,在说话的间隙,在朋友圈点个赞,顺便把小说结尾看完,分秒必争,时间安排的比我研究生考试还紧凑。
那些我以为的陪伴,都只是假装陪伴,全掺杂了水分,这种陪伴就像是残次品,必须回炉再造。
小时候大人们把我们捧在手心里,长大后我们把手机捧在手心里。
以前的东西坏了,他们会拿去修补,而现在的东西坏了,我们第一时间想到了换。
试问,现在的我们除了瘫在沙发上,刷手机看电视剧,家里的灯泡换过一盏吗?我们连大人的大事小事,都未必关心过。
4
龙应台曾说过,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是一个渐行渐远的过程。越长大越明白:一家人整整齐齐,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在一起就很好了。
去年底,奶奶从确诊病情到离开,仅仅是短暂的三个月,谁都没想到,告别是如此猝不及防。我们总想着,来日方长,还来得及,但是,时光如此张牙舞爪,可以短暂地像一场烟火,稍转一瞬,就熄灭。
5
年轻时我们不懂,总想着闯四方,只要有假期,就不想呆在家,总想着去旅游去浪,肆意玩乐。网上有个扎心的算术题:
假如父母再活30年,假如自己平均每年回家1次,每次5天,减去应酬、吃饭、睡觉等时间,真正能陪在父母身边的大概只有约24小时,30年总共才720小时,差不多一个月。
换句话说,30年的寿命只能换来30天的相伴!
你害怕了吗?
学学父母,做一个爱的工匠,他们的爱,从不投机取巧,也从不偷工减料!
所以,纵使带着不及格的成绩单,有没完成的工作任务,未满足的壮志凌云,无论有钱没钱,都别忘了回家!
家人闲坐,灯火亦亲!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向作者致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