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和过去的自己和解,并不是和你们
图片来自网络01
“真是气死我了,哪有当妈的这么对待女儿的!”
周末,闺蜜难得聚会。
一帮女人坐那儿聊天,东拉西扯就扯到了最近挺火的电视剧《都挺好》。
剧中,年少的苏明玉向母亲提出想去培训班,母亲不仅不同意给培训班的费用,还提出让她去上免费的师范学院。与此同时,母亲二话不说就给了二儿子两千元苏明成的旅游经费。
妮妮说到这一段,几乎气到拍案而已。
《都挺好》中的苏明玉几乎算得上是一枚励志少女典型,虽然生在一个父母双全的家庭,可惜母亲的爱全数给了两个哥哥,给她的也就是道义上的维持温饱,供她读书到十八岁而已。苏明玉在母亲一次次理所当然的偏心举动中从伤心到心冷到最后的心死,摔门离家便与父母等同路人,转而将一腔愤怒转为奋发图强的赚钱动力,年纪轻轻便在商界闯出了一番天地。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被母亲从小宠大的二哥苏明成尽管已经成家立业,心智却一直没有长大,工作马马虎虎,花钱大手大脚,一直心安理直地做着啃老族而不自知。
妮妮摇头说:“换了我是苏明玉,打死也不原谅她妈,也不会和这个家和解。”
一边的菲菲虽然也觉得苏母很过分,但听到这话,还是说:“这不好吧?毕竟是自己的妈,生了她养了她。要是女儿这么对待妈妈的,那也太不孝了!”
“问题是她妈妈这么对待她,配得上原谅吗?”
“要不是她妈妈生她养她,哪里还有她这个人?”
一众闺蜜讨论得很热烈,可最终谁都没说服谁。
如果生活中遭受到了苏明玉的待遇,等到长成以后,是不是该既往不咎地原谅自己的母亲,秉承传统意义中的孝顺观念,承欢膝下?
图片来自网络02
从小到大,我们受到的传统教育就是,必须要孝顺父母。
所有的故事中,不孝顺父母的一定没有好下场。
我们也一直认为这是对的。
但是,这条根深蒂固的理念是建立在一个基础上的。
那就是,天底下没有父母是不爱自己孩子的。
但是,恐怕未必吧?
至少在《都挺好》中,我没有感觉到苏母对苏明玉有一丝一毫的母爱表现。
有人会说:“那只是电视剧啊!”
不要以为苏明玉的遭遇只存在于影视剧中。
事实上,这样的遭遇比比皆是,甚至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爆出被亲生父母虐待的孩子。
前段时间,台湾一对离异的夫妻,孩子被判给了父亲抚养。而父亲怕女朋友嫌烦,竟和女友一起将孩子赤身裸体地扔在阳台上,双手被绑上了绳子,不给任何食物。
当然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即便那是他们的亲生骨血。
梅艳芳与母亲(图片来自网络)
知名女星梅艳芳,由于家庭贫苦,小小年纪就开始登台亮相,赚钱养家。
等她成名后,她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几乎家里所有的花销都由她承担。
从此,梅艳芳就成了家里的提款机。
连在梅艳芳生病,面对着生命的终结时,梅母还打电话过来,跟她要钱。
母亲这样的行径,让梅艳芳伤心地掉下眼泪。
这样的母亲,不由得人不心寒。
根据梅艳芳的要求,在她过世后,她的遗产归入了以她名义成立的基金会。
基金会每月会提供她母亲7万港币生活费,以保障老太太的生活,同时也防止她挥霍无度导致有一天入不敷出。
后来梅母多次申请,赡养费上升到了每个月20万港币,每年的医疗费高达140万元。
但是,老太太并不知足。
正如梅艳芳所预料的那样,挥霍无度,七万块,远远满足不了她的欲壑,为了将梅艳芳的遗产全部争夺至手中,她不止一次请律师进行诉讼,时至今日,连破产都报了两次,可惜始终没有得手。
最后,梅妈拖欠230万律师费。结果破产了。
为了筹钱,老太太回家扒拉扒拉,翻出女儿生前的衣物,开始拍卖,价高者得。
此举震怒了梅艳芳生前的粉丝。
然而老太太毫无羞怯之感,反而言之凿凿。
钱不够用,你叫我怎么办?
在她眼中,女儿恐怕就是一台提款机,生死都逃不过她的掌握。
04
亲戚家中的一个伯伯,家中有兄弟姐妹五人,而做母亲的唯独偏疼小儿子。
对他,母亲动不动就是一顿劈头盖脸的骂声。
“你这种人,下辈子都不会有出息!”
“看看你弟弟,你哪点比得上他!”
“你这种货色,就会赖在家里吃白饭!”
转过脸,对着小儿子,母亲却是一味的宠溺,从未有过半句责备。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牛奶都是定额供给的。
由于搬家的缘故,他不得不每天早上去原住址的牛奶箱取牛奶,再去菜场买2角钱的肉饼,然后以最快的速度跑回家。
而这牛奶和肉饼,全都是给弟弟补充营养的,他饥肠辘辘,却连一点肉末都尝不到。
面对他渴望的目光,母亲甚至嘲笑他。
“难不成你还想吃鸡吃鸭?”
即使过了这么多年,母亲已过世多年,他也已经两鬓花白。
可他依然清晰地记得,在寒冷刺骨的冬天清晨,他跑去拿牛奶的情景。
记得母亲对他无情刺耳的呵斥。
记得母亲冰冷嘲讽的目光和羞辱。
时光如水,却洗不去那昔日的伤痛。
那些成长经历中,由我们最爱的亲人带来的伤害,宛如利刀入心。
纵然这么多年过去,依然伤痕宛然,鲜明如昨日。
身体成长老去,内心却藏着一个受伤的孩子,一辈子蜷缩在黑暗的角落里,无助流泪。
05
在孩子年幼时,面对父母带给我们的伤害,从伤心到愤怒,却无能为力。
他们心心念念的,就是有一天能够足够强大,离开这个带给自己伤痛的家庭。
年复一年,他们终于长成,有能力离开家庭的时候。
冷不丁却有人跳出来,指着他们说:“不孝!”
那双带给你伤害的父母已然老去,在所有人面前都是一副受害者的模样。
于是,不少人反过来劝你。
“好歹是自己的爸妈,哪有子女和爸妈怄气的?”
“不管怎么说,他们终归生了你养了你,看在这点上都不该生爸妈的气。”
还有更厉害的言论。
“这家伙真是没良心,这么对自己的爸妈,天打雷劈!”
“要是我有这种小孩,直接一顿骂声骂醒她!”
在传统观念里,做小辈的对父母的要求有所悖逆,就是“不孝”,会被千夫所指被万人唾弃。
你有能力逃开原声家庭的伤害,却逃不开无数吃瓜群众的道德绑架。
那些在你当年一次次受伤还不知在哪里的人,如今却理直气壮地将你钉在道德的标竿上进行审判。
记得当年《中国梦想秀》的节目中,曾经将一个女孩请上节目。
女孩刚生下来不满周月就被亲生父母送人了,如今已26岁结婚生子,却没想到亲生姐姐前来相认。
姐姐以要参加中国梦想秀为由,让妹妹与她作伴同往。
姐姐节日表演完后,周立波问她:“你有什么心愿吗?”姐姐看着妹妹说:“我的心愿就是妹妹与父母相认。”
女孩表示:“我不愿意,我的养父母也不可能同意的。”
然而主持人却说:“我相信如果你叫你的亲生父母,给你的养父养母知道你叫他们,他们如果不开心的话,我相信养父养母也应该认错!”
“你永远不可能幸福,如果你想幸福,应该接受。”
他甚至还批评养父母说:“你们这样做不对,心胸不要那么狭窄。”
与此同时,女子的生母在后面哭哭啼啼,希望女儿能够与她相认,生父也点头说:“原谅我们吧。”
在女孩尴尬地被流着泪的生母抱住的时候,主持人说:“我们将视你为一个善良的女人,原谅了不负责任的父母。”
我看了节目,只觉得莫名其妙。
这对亲生的父母,除了生下她以外,并未尽过一分一毫做父母的责任,更遑论“爱”。
幸好养父母收养了她,给了她一个温暖的家。
从女孩的言语中,就可以感受到,她对养父母有很深的感情。
而现在,面对着一双莫名其妙几乎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亲生父母,主持人却硬要她“原谅”,“接受”,甚至不惜放言“否则你永远都得不到幸福”。
这是如何奇葩的价值观?
羊羔跪乳,乌鸦反哺,那应该是心存感激与温暖的爱的回应,而不应该是硬生生的道德绑架。
06
可惜的是,以“孝顺是第一硬道理”为准则的人并不在少数。
《都挺好》中,明玉和明成在母亲的葬礼上发生冲突。明成指责明玉没心肝,竟然在妈的葬礼中,一滴眼泪都没流。
他指着明玉大骂:“妈含辛茹苦养你这么大,你出两个臭钱怎么了?”
小说中的描述更为具体,不仅明成,连参加葬礼的亲戚都在心中指责明玉冷面冷心,对母亲毫无感恩之情。
可这些批判她冷漠的亲戚,在她当年被母亲逼得家中连一张床位都没有的时候,被母亲逼着放弃考大学而去读免费师范学院的时候,被母亲逼到不得不打工养活自己的时候,他们又在哪里?
他们何曾为明玉说过一句话?
眼睁睁看着母亲对两个哥哥关爱有加,却对自己不闻不问,父亲更是恍若隐形人一般。
在明玉的心中,这个原生家庭根本未给过自己一丝一毫的温情,更不是自己的家。
我年幼时,你未曾给予我温暖;我长成后,你却要求我回报。
如果“孝道”可以如此理解,对哪些明玉式的孩子,又何来公平可言?
07
无论是《都挺好》中的苏明玉,还是《欢乐颂》中的樊胜美,她们最后都采取了同样的相处模式来对待自己的原生家庭。
那个虽然提供自己衣食,却并未给过自己多少温暖的家庭。
那就是,切断联系过于紧密的纽带。
打破那个不断从自己身上压榨温情和钱财的“孝道”模式。
樊胜美(图片来自网络)《欢乐颂》中的樊胜美,从始至终都没有停止过对母亲的经济奉养。
她在自己能承受的经济范围中,按月给母亲足够维持生活的费用,但绝不再按照母亲的意愿,将整个家庭的压力都扛在自己肩上,赡养那对不成器的哥哥嫂嫂。
《都挺好》中的苏明玉,也拿出四十万为母亲办理了葬礼,并为父亲添置行头,但她并不会也不愿为这个所谓的家花费太多的时间、精力与感情。
她们的姿态都表明了一种态度。
我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中,给予你们经济上足够的回馈;但是在感情上,我不会过多地介入。
我选择放下,不代表我选择原谅。
我选择放下,不代表我选择接纳。
我选择放下,更不代表我一定要张开双手拥抱你们。
不要再用“我们是一家人,是亲人”之类的理由来道德绑架我。
不要逼我做一个道德上的圣人。
苏明玉(图片来自网络)毕竟,我只是与过去的自己和解,而非和你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