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之战是陈友谅和朱元璋的终极之战,陈友谅占据兵多将广,船坚炮利。但本人缺少谋略,本可以依据自己的优势,轻松取得胜利,但却因为自己心胸狭窄,心狠手辣,做事缺乏战略考虑而断送了自己。朱元璋虽没有兵力上的优势,但是手下将才谋士较多,自己本人又有卓越眼见,在重大决策前都能完美避坑,趋利避害,从战略上完胜陈友谅。
此战刚开始,陈60万,朱20万,数量上悬殊极大,陈的船只也更大,更坚。更为有利的是陈占尽先机,趁朱攻打泸州时发动攻击,本想速战速决,在朱回应天之前一举拿下南京,但是陈因心胸狭窄,小肚鸡肠,居然决定先攻打洪都,错失先机!
洪都守将虽不多,但却又一个朱文正坐镇,朱文正平时也就是一个纨绔子弟,但是却也是个军事防守奇才,把有限的兵力安排的井井有条,带领守城将领给予陈军重创,最为重要的是朱文正成功牵制汉军快两个月。给朱元璋班师回朝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陈跟朱文正周旋将近两个月,这个时候朱元璋终于来了,朱元璋此时仍然知道自己和陈友谅之间是有差距的,但是如果回到南京城防守,等待汉军来攻,自己不一定守的住,索性主动迎击,决一死战,实在不行,再回南京守,但是朱元璋不给陈友谅这样的想法,直接兵分三路形成合围之势,切断陈汉军后路。让陈友谅再失利时不能安稳撤军。
双方选择鄱阳湖作为决战地点,朱元璋选择水战是逼不得已,他没有更好的选择,只能应战,水战对于陈友谅来说却无比有利,此时陈占据天时地利,朱仅有人和,如果事情照这样发展下去,最终胜利毫无疑问属于陈友谅的汉军。然而历史却惊奇的相似,赤壁之战的故事在此重现于世,陈友谅可能是看到广阔的鄱阳湖,浮想联翩,如果把自己的战舰全部连到一起将会多么壮观,朱元璋的小船再也不能围攻联合的大船了,可是陈友谅也和曹操一样蠢,把船连起来后,聪明的人只需一把火烧,还有风。也许就是天意,朱元璋的谋士也提出火攻的方法,朱元璋也采纳了,万事俱备后发现没有风,然而下午三点便东风大起,最终陈友谅步了曹操的后尘,六十万大军死伤惨重!
如果一个团体没有信念,没有理想,那么在遭受重创时就会四分五裂,陈友谅的汉军亦是如此,兵败如山倒,逃窜的逃窜,叛变的叛变。
一个人永远不要去犯世人皆知的低级错误,鸡蛋永远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给自己和身边人留哪怕一条退路,当遭受重大打击的时候当断则断,挽回败局最好的办法就是改变策略或者甩去致使你失败的包袱
陈友谅败在自己心胸狭窄,阴狠狡诈,身边的人对其也没有诚信可言,唯利是图。在谋略上也是差人一头,变通上更是差,所以他败了,败给了自己也败给了天意。
朱元璋之所以胜,不在兵多将广,在于其因事而变的能力,透过表面看本质的能力,和天意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