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帝王的逻辑

帝王的逻辑

作者: 微微如尘 | 来源:发表于2020-10-25 15:54 被阅读0次

常常,我们看古代历史故事时,总会看到这样熟悉的一幕:皇帝昏庸,群雄割据,新的朝代建立,功臣被杀。滚滚车轮不断向前,但是这种循环却不断上演。我们在不断感叹的同时,往往会更加同情那些一起打天下的名臣武将,他们没有怎么享受到革命胜利的果实,一辈子辛苦最后却落得身死族灭的下场,于是,我们对皇帝这个职业瞬间没了好感。

然而,对于整个王朝来讲,他们究竟是错杀了吗?

我们在看历史时,都是通篇的浏览整个历史事件,而符号化的看待历史中的每一个人。我们往往会下意识的忽略一个基本的事实,这个事实我们都懂,古代人也知道,可是由于古代森严的等级制度,我们却很容易忽视它的存在和作用,即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深种于我们民族的基因,这个是“因”,而严格的等级制度则是要维护统治避免被这一“因”打破而产生的“果”。

春秋和战国交替之机,发生了一件影响深远的事件:“三家分晋”。一个强盛的晋国,经过数代,最终被晋国权臣瓜分。虽然我们常说,历史是盲目的,总是记不住教训,相同事件总是重复上演。但是对于中国的历史,有史可考的范围内,这句话,严格来讲并不准确,一个英明的封建君主是十分善于吸取教训的。如果历史重演,那必定是受制于更大的因素,而最重要的取舍条件无疑是统治阶级长久统治的合理性,后来演变为了我们熟知的“皇权”。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朝代,新朝取代旧朝,首先是要分封有功之臣,但由于有周王朝的前车之鉴,一旦国家趋于稳定,要么是直接找借口杀掉有封地的功臣,收回封地,要么是逐步推行政策削减封地,甚至于有时为了防止外姓夺权只有皇族才被允许封王。于是,第一阶段的中央集权,家天下,才算实施完成。

但是,皇权,依然有很大不安定因素,就是权臣。开国元勋,不给封地,必然便位极人臣,掌握极大的权力。其人,多又有声望和势力。最关键的是,都是一起打天下的伙伴,知根知底,没有与生俱来的君臣观念,甚至于他们可能只忠于君王这个人,而不是君王所代表的皇权。再加上有”三家分晋“这个前车之鉴,为子孙后代扫除祸患,就成为了某些开国君主的必要任务之一。于是,明主之下,一朝开国元勋想要寿终正寝,除了君主顾念旧情外,更是对自己的政治觉悟的考验。

虽然,对于出生入死的兄弟来说是灾难,但对于百姓来讲,却是好事。自古以来,统治者权力斗争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内部的混乱,导致外族趁虚而入,历史上数个混乱的时期正是由此拉开的序幕。

有人说,曹操虽然奸诈,但是他却求贤若渴,从不擅杀功臣,但事实却是曹操从未完成过统一,狡兔未死,岂能先烹走狗。况且,功业未成,道路有歧,荀彧不是也被他毅然舍弃,又谈何慈悲。

也有人会反驳说,光武帝刘秀就没有大肆屠杀功臣。不可否认的是,光武帝是普遍评价很高的君王,除了他个人能力强之外,还有就是他汉室宗亲的身份,在当时还有相当的影响力和认同感。他集开国君主和中兴帝王于一身,所以权臣的威胁并没有其他草根出身的帝王那么严重。清洗权臣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提拔被自家皇权至上洗脑的下一代权臣,从这个角度来看,刘秀并不需要做太多努力。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汉初刘邦,明初的朱元璋都对功臣动了手,是有多方面的考量的,正是这些忧患意识成为了他们帝国繁荣的基础。而有功之臣能否适应乱世和治世身份的转变,则是他们能否保命,甚至保有荣华的根本所在。

这就不得不提一下宋朝开国皇帝的“杯酒释兵权”了,留有余地的皇帝,懂得进退的臣下,使开国帝王不得不做的一件本应充满血腥的事情变成了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但显然,赵没有刘邦身边那么多总能补全自身弱点的人才,亦没有朱元璋强硬的政治手腕,这段佳话结果是由此埋下了宋王朝积病积弱的隐患。

可见,开创帝业本来就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情,守住帝业更是一件十分困难的活计。一个好的君王,除了要关注民生,更要在朝堂中做好各方势力的制衡工作。而思想改造能一劳永逸的解决很多问题,所以历代帝王都热衷于此。在此基础上,很多事情也就有了水到渠成的答案,统治阶层的构筑也与此相关,于是无法体会到其中差异的小伙伴们便纷纷沦为了昔日兄弟的刀下亡魂,只不过是制度下的最优解罢了。

可是,这种制度,兴于帝王,即使构筑如泰山稳固,也必将衰于帝王,如始皇帝“子孙万世之基业”也不过是一个呼吸可破的幻梦。帝王的逻辑,亦归入了历史的尘埃,只在阳光偶然照射时,清晰显现蜿蜒的轨迹,镜鉴昨日种种权谋。当初的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震塌了一个朝代。如今再说起时,却已不复当初的那种味道。

相关文章

  • 帝王的逻辑

    常常,我们看古代历史故事时,总会看到这样熟悉的一幕:皇帝昏庸,群雄割据,新的朝代建立,功臣被杀。滚滚车轮不断向前,...

  • 帝王:权力野兽和帝国首恶

    帝王的分析,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宏大的命题。历史中百个帝王,有着自己的执政逻辑,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有着自己的爱恨情仇...

  • 我的韵脚本

    信奉-应用-兴奋 国旗-怀疑-逻辑 坚持-偏执-鞭尸 帝王-父皇 穷逼-复辟 五指山下-到处干架 尖叫-颠倒 爸爸...

  • 帝王篇

    帝王傲立在顶峰, 帝王遥看天外星, 帝王空城抚古筝, 帝王回看这一生, 帝王回眸在天涯, 帝王伤心谁人查, 帝王宝...

  • 【文魁派】思维导图武林计划第六季许彩凤NO.07 《第二课听课

    【作者】许彩凤 【派别】文魁派 【导师】王玉印老师 【第二分舵】帝王殿 【舵主】董季节 【导图解说】 依然是逻辑梳...

  • 读史的态度

    研究古代的帝王之道,要划清三个界限:一要划清帝王之道和帝王的界限,帝王之道是分析状态下的规律提纯,是众多帝王经验教...

  • 汉武帝的多情与绝情

    我们必须说汉武帝是多情的,在多情中绽放着帝王的绝情,帝王的冷酷,以及帝王的嗜血和帝王的狡诈。 我们常常说他是汉武大...

  • 帝王

    前提描述 一个平淡无奇的人会有怎样的修仙史呢?是一牛到底还是被对手碾压?

  • 《帝王》

    阴谋阳谋眼起眼落, 一人旁观是非对错。 坐拥江山权御天下, 不及年少一统诸侯。 云绕宫殿而行, 季临宇内而冬。 三...

  • 帝王

    他,生于帝王之家。 他,七岁封太子,十三岁为帝。 他不知道什么是帝王,他只知道无忧无虑的玩耍,生活。直到那一天,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帝王的逻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dzg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