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你还年轻,怕什么时间来不及?

你还年轻,怕什么时间来不及?

作者: 琦琦爱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0-11-17 16:32 被阅读0次

你有没有感觉,现在的时间,不是按天过的,而是按周、按月过的。

甚至,当你有一个考研、考证、结婚、生子的目标,那是按年过的。

「你都考几次了,人家王XX都已经带团队了。」

「26岁想学英语,可每天忙得要死,压根没有时间。」

「本以为可以慢慢等,一晃眼30岁了,还没找着合适的。」

时间在加速,很多事情都感觉来不及,为什么会这样呢?

01

回想你生活中的场景:

周末你去菜市场买菜,你在第一家买了西红柿,5块钱一斤,走出几步,你问其它摊贩,一律3块钱一斤,你愤愤不平,发现自己被宰,发誓再也不去那家了。

晚上你去超市买风扇,消费500块,回家后,你搜京东旗舰店,售价480,你琢磨着,区区20块而已,算不了什么。

是不是很矛盾?理性上,20块钱损失比2块钱大,但情绪上,2块钱带来的影响却比20块钱深远。

我们天生容易按照参照点判断事物,价格如此,时间也是如此。

我们对时间的感知,不是按照「一个月还是一年」这样的时间绝对值,而是按照「这段时间在我们过往人生中占比多少」。

也就是说,当我们2岁,一年相当于1倍人生,当我们30岁,一年相当于人生的1/30,当我们80岁,一年就只相当于人生的1/80。

是不是听起来很恐慌?

没办法,大脑这个傲娇,就是对重复的事情不感冒。

只有未知、有趣、复杂、深刻的体验,才能让她兴奋起来,把这部分记忆,拉进自己的怀抱。

我之前去湖北旅游,大概一周,石子路、小溪流、流氓猴、夕阳红,晃着脑袋摇着身板,一路嗨得不行。

现在回忆起来,哪里像是一周,明明是逍遥了半个月。

但那些每日重复的工作,尽管做了一个月,回忆起来,却像过了一周。

你说大脑偏不偏心?

02

除此之外,信息轰炸,也是我们感觉时间越过越快的原因。

比方说你在上班,对着电脑吭哧吭哧做一个项目,突然,右上角飘来微信通知,小女友问:「亲爱的,今天晚上我们去哪里吃饭饭呀~」

你着急慌忙地回复:「嘿嘿嘿,到时候跟我走就行。」

你幻想着晚上的约会,突然,身后传来一阵骚动,部门同事一个个站起来,走进了会议室,原来领导发话,要开项目组紧急会议。

你丢下手头的工作,拿起本,顺上笔,跟着人流赶了过去

等你开完会回到工位,掏出手机,屏幕显示:「A股三大指数走低,沪指跌幅扩大至 1% 。」

你小手一抖,赶忙登录理财软件看看自己浮亏了多少。

这时,隔壁小李开始呼唤你:「嘿,小张,刚刚开会说的那个报告,你打算怎么写啊?」

就这样,半天过去了...

你实际做真正重要的事情的时间,能有多少呢?

研究表明,注意力每经历一次转换,都需要一定的认知缓冲。

当我们从一件事情上分心,再回到这件事,两次缓冲会让我们不知不觉消耗一些时间。

凯勒·帕帕森在《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中提到:「我们在一个工作日内,平均有 28% 的时间浪费在任务转换上。」

将近 1/3 !我们来算一算:

一天工作 8 小时:8 x(1/3)≈ 2.7 小时;

一个星期 5 天:2.7 x 5 = 13.5 小时;

一个月、一年呢?简直不敢想象...

紧接着,就是「时间不够用」的烦恼,越烦恼越无法静心,越无法静心,事情越做不好,越做不好,越觉得时间不够用,周而复始,恶性循环。

时间「嗖」地乘上火箭,连一句再见都不跟你讲。

在这种压力的迫害下,越来越多人开始寻找捷径,他们抓住稻草就问:

「老师,学这个要多久?什么时候才能赚钱?」

「老师,你可以直接告诉我该投资哪几个吗?」

他们企图跳过那些「无法跨越的阶段」,满足自己「享受在先」的欲望,殊不知: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03

那究竟该怎么办呢?

我可不想一辈子就这样「刷刷」过去,我想一页一页好好欣赏。

别急,这就是本文想告诉你的。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大脑对时间存在感知偏差,那第一步,就是从理性上纠正这种偏差。

拿出你可爱又精巧的笔记本吧,开始记录时间日志:

记录时间日志最大的好处,就是激发你对时间的元认知。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对时间的元认知,就是在你脑海中安装一个监控,监控你每天是怎么花费自己的时间的。

一旦你开始记录,你就会发现,很多时候,你的行为完全是下意识的,是大脑中的小猴子在操控你。

手机放桌边,屏幕亮了,你查看,然后被其它信息吸引,扫几眼,诶,这文章真有意思,你找到作者公号,搜索往期内容,然后,一个小时过去了...

你说,这个人是不是你?

但一旦你给自己安装了监控,那可就不一样了,这个监控会在后台一直运作,冷不丁提醒你一下:

「嘿, 你又开始浪费时间了。」

这个方法其实我之前就知道,但一直偷懒,没做。直到后来,我下决心改变,才发现,哎呀呀妈呀,这究竟是什么神仙利器啊,整个人一天就像打游戏通关似的,充满了成就感。

那些在不知不觉中浪费的注意力,都被及时地捡回来了。

要知道,注意力这个东西,在某种意义上,可是比时间、金钱更重要的财富,你若不信,探究一下互联网赚钱的本质,就知道了。

通过提供各种新鲜、有趣、有料的内容,吸引你的注意力,然后,在积攒了N个「你」的注意力,也就「流量」之后,通过广告卖货,集体收割。

没想到吧?注意力,是可以换钱的呀~

我们整天忙着追热点、吃瓜、刷知乎、追剧,你可曾想过,如果把这些节省下来的注意力用来思考、学习、产出价值,那你在未来获得的,就不只是时间和金钱,还有更多的自由啊。

我们没有百万家业可以继承,拥有的也是和别人一样「一天24小时」的时间,你说你唯一能和别人拉开差距的,不就是那点注意力吗?

注意力回来了,时间利用效率就高了,利用效率高了,还怕时间不够用吗?

04

除了记录时间日志,第二个减缓时间焦虑的方法,是找到每个阶段最重要的事。

注意,是「最」重要的事,重要的事有很多,「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我们每个人都一样,一不小心就忘了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例如网上购物,你本想买一箱坚果当早餐,结果刷到特仑苏牛奶特价,还有手撕面包促销。

为了凑够优惠券满减金额,你开始搜寻更多人气小零食,无意间发现,购物车里的书竟然降价了,顺着降价书籍,你发现了图书满减优惠券...

宝贝,还记得你刚开始为什么要打开这个购物软件吗?

正因如此,我现在都有意识地减少网上购物的次数,数据算法太厉害,我实在是斗不过它。

再说说买保险这事儿。

最近学理财,课上讲,商业保险可以简单粗暴分为两类:消费型和返还型,前者是为了保障,后者是保障加投资。

很多人刚开始买保险,往往就是为了保障,但接触返还型产品之后,又贪起了收益,左挑右选,花费了更多时间,还更容易选择并不符合实际需要的品种。

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的注意力也是有限的,所谓「每件事都很重要」,是个彻头彻尾的谎言。

凯利·麦格尼格尔在《自控力》中说:

意志力的能量是有限的,任何不经意的小事都在消耗我们的意志力,因此,早上做事情的效率最高,下午次之,晚上最低。

试想,如果我们把早上 3 小时就能做完的事,放到下午,那很可能要 5 小时,放到晚上,那就得熬通宵了,不仅如此,通宵做出来的成绩,还不一定令人满意。

著名作家史蒂芬·金,在《写作这回事:创作生涯回忆录》中,这样描述自己的工作安排:

上午用来处理新事物,比如写文章,下午用来打盹儿、写信,晚上用来读书、和家人在一起、玩游戏、做些工作上紧急的修改,基本上,上午是我最重要的写作时间。

同样的,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我谈些什么》中也透露了这一时间机密:

在清晨的几个小时集中精力完成重要的工作,随后的时间或是用于运动,或是处理杂物,打理那些不必高度集中精力的工作。日暮时分便优哉游哉,不再继续工作,或是读书,或是听音乐,放松精神,尽量早点就寝。

还记得我在《不懂这 5 个关键,书读再多也没用》中提到的二八定律吗?即:80% 的结果得益于 20% 的付出。

如果我们能认识到选择的重要性,在一片混乱琐碎中,找到能给人生带来 80% 影响的 20% 的事情,然后在效率最高的时间段,把它做到极致 ——

那其余 80% 的事情,做与不做,或者做得好与不好,还有那么重要吗?

05

那该如何找到最重要的事呢?

对于目标非常明确的人来说,倒推法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即:拿出纸和笔,依次写下下列问题的答案:

1.我的长期目标是什么,或者说,未来,我想过怎样的生活?

2.为了实现目标 / 过上理想生活,未来五年,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3.为了完成五年目标,今年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4.为了完成今年目标,本月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5.为了完成本月目标,本周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6.为了完成本周目标,今天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7.为了完成今天目标,现在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对于目标不明确,还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来说,逆向思考,写下自己不想要什么,则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例如:

1.我最不想长期做的事是什么,或者说,哪件事如果一直做,我宁愿不过了?

2.为了避免痛苦 / 逃离长期困境,未来五年,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3.为了完成五年目标,今年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4.为了完成今年目标,本月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5.为了完成本月目标,本周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6.为了完成本周目标,今天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7.为了完成今天目标,现在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值得注意的是,写下这些问题的答案,并非是为了限制你,而是为了启发。

我们的大脑如果对一件事没有概念,是不会把它放心上的。

就像前面提到,注意力是一种财富,如果你从未接触过这个概念,你根本不会在打王者荣耀的时候意识到,自己究竟损失了多少。

因此,主动给任务安上监控,在手忙脚乱地执行之前,问问自己:

「这些任务中,哪个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做完它,其它任务就会变得简单,甚至没必要做了?」

这样一来,我们能少走很多弯路,并节省下很多不必要浪费的时间。

06

第三个减缓时间焦虑的方法,是认清现实。

所谓现实,李笑来在《把时间当作朋友》中说得很清楚,包括:

速成绝无可能。

只有付出才有收获。

完美永不存在。

未知永远存在。

现状无法马上摆脱。

越是简单的道理,越容易被人们忽视。

就比如我,第 1、3、5 条,我曾因忽视它们,浪费了大量时间处理自己焦虑、急功近利、追求完美的情绪。

等我吃了亏,上了岸,头脑清醒地接受了现实,看看周围,很多人依然在犯同样的错误。

有位27岁的银行职员想转行,她找到目标行业内的朋友,问:

「我现在转行做插画师,还来得及吗?」

「你之前有学过绘画吗?」朋友问。

「没有,从来没正儿八经地学过。」

「那你现在有多少时间去学呢?」

「工作太忙,晚上还要照顾家里,恐怕只有周六周日了。」

「你自己计划呢?」

「打算半年内转成功。」

「额,你这样的情况,可能不止半年,至少得两三年吧。」朋友说。

「两三年也太久了吧,好吧,那我再想想。」她有些失望。

结果,3年后,她又找到当初的朋友,发了条微信:

「想来想去,我还是要转行,不过我今年30岁了,还来得及吗?」

她附了一个哭笑不得的表情。

朋友没接话,也跟着发了一个哭笑不得的表情。

想一想,你是否也和故事里的这个职员一样,在某个年纪,产生过一些大胆的念头?

又是否因为认不清现实,急于求成,一次次打消这份念头?

在未来的日子里,你是否常常想起这份念头,而后,又一次次后悔呢?

「速成绝无可能」、「只有付出才有收获」、「完美永不存在」、「未知永远存在」、「现状无法马上摆脱」,这就是现实。

有句话说:「最慢的路,才是最快的路。」是时候把这句话写在日记本上了。

07

除了记录时间日志、找到每个阶段最重要的事,以及认清「有些阶段就是无法跨越的」以外,还有一个诸多成功人士相继验证的时间增倍绝技 ——

没错,就是同一份时间出售多次!

你想,时间自顾自地走,过去了就是过去了,再也回不来。

但你若能把每份时间产出的价值,在未来重复产生收益,那未来的你,哪怕什么也不做,也可以享受曾经的硕果。

如此一来,可供你自由支配的时间,不就渐渐多出来了嘛?

打个比方,一位新媒体小编,通过每日写文章赚取工资,这是把时间卖出去一次。

若他不满足于此,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研究写作方法、输入干货书籍,用心打磨每一篇发布的作品。时间一长,影响力显现,越来越多人向他讨教写作方法,进行付费咨询,这是把时间卖出去两次。

而付费咨询的案例,经过他沉淀与总结,再以线下课程的形式推广出去,这是把时间卖出去三次。

线下课程的案例,经过他进一步梳理,合成体系,写成书籍或线上知识付费课程,这是把时间卖出去四次。

在卖书与卖课的过程中,他名气越来越大,开始参加各种节目综艺,赚取更多广告费,这是把时间卖出去五次。

这个人,就是千万爆文作者、《一站到底》冠军、知乎前内容总监——吕白。

再举个例子,李笑来先生, 曾任新东方英语老师。他在2003年花9个月时间写作并出版《TOEFL核心词汇21天突破》,17年过去,这本书在词汇书市场依然畅销。

用李笑来自己的话说:「书的长销,事实上相当于把我之前辛苦的9个月时间,在十几年里反复出售了数百万次—— 虽然每次卖出的实际价格并不高,税后只有几元钱而已。」

除了「同一份时间出售多次」,还有一种绝技中的绝技,就是「购买他人的时间再卖出去」。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意无意使用了这个绝技中的绝技,例如花钱下馆子吃饭,购买厨师的时间,再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来学习、工作。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懂得珍惜这份购买到的时间,也并不是每个人都理解「用金钱换时间」真正的价值。

即,投资自己的成长,然后,把这份时间出售多次,直至只需耗费少量甚至无需耗费时间,就能获取指数级收益,满足自己的生活所需。

也正如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用心阅读这篇长文,并认真思考其中蕴含的意义。

最后的话

时间自顾自地走,我们无法管理时间,我们只能管理自己。

现在总结一下,本文中提到的,有助于「管理自己」的时间认知:

一、为什么时间越过越快?

1.我们对时间存在感知偏差(比例感知);

2.生活趋近稳定,大脑对重复的事情不感冒;

3.信息轰炸,太多时间浪费在认知转换上;

二、如何减缓「时间不够用」的焦虑?

1.记录时间日志(纠正感知偏差);

2.找到每个阶段最重要的事(优化任务处理效率);

3.认清现实(避免急功近利绕远路);

4.同一份时间出售多次(升级时间消费策略);

5.购买他人时间再卖出去(跻身高手的对决)。

我相信,能用心看到这里的你,一定是热爱学习、深度思考的人。

如果对你有帮助,不妨花0.1秒给我点个「赞」吧~

这0.1秒换来的,可是日后指数级的价值干货哟~

相关文章

  • 你还年轻,怕什么时间来不及?

    你有没有感觉,现在的时间,不是按天过的,而是按周、按月过的。 甚至,当你有一个考研、考证、结婚、生子的目标,那是按...

  • 你还年轻,怕什么来不及

    糟糕,我今天还没有完成任务;真不幸,我还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哎,时间被虚掷,可我至今仍一事无成…… 迷茫似乎是年轻...

  • 你还那么年轻,怕什么来不及?

    文/凉树姑娘 1 前两天朋友阿末有点苦恼的说,她想重新考研,可是遭到很多亲朋好友的反对,说什么“你都27岁了,还不...

  • 你还年轻,怕什么

    文/粥小唯 一则53岁阿姨考上研究生的腾讯新闻炸瞎了我的眼。心里五味杂陈,个中滋味无法言语。 《一》 早年,因为家...

  • 你还年轻,怕什么

    一则53岁阿姨考上研究生的腾讯新闻炸瞎了我的眼。心里五味杂陈,个中滋味无法言语。 早年,因为家庭变故。我选择了读最...

  • 你还年轻怕什么?

    丢掉工作一个星期,天天在家混吃等死,完全陷入了自我否定和怀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特别想逃离这个世界。 难道我的...

  • 请,慢一点…

    从前 都说,时间慢 现在 都问,时间去哪儿 亲爱的人儿哟 是时间太快还是你太着急 怕什么都来不及 可是呐 你可还记...

  • 还这么年轻,你怕什么!

    文 / 晶美同学 YouCore 主策划 1 前几天有读者留言,说自己去年刚毕业,因为比较内向,所以平时和领导们沟...

  • 你还年轻啊 怕什么?!

    此刻坐在回程的高铁上 ,心里有很多很多感触~也许是因为最近工作上事情太多了 也许是因为生活琐事太多了,也许两者都有...

  • 你还年轻,怕什么失败

    文|流上云间 图|网络 没有彩排 一上场就是实打实的战场 都是第一次经历人生 不是所有人都能一遍 就达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还年轻,怕什么时间来不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dzx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