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的农村,有很多的陋习:
比如有人离开这个世界,无论是年龄大小,都要兴师动众,铺张浪费,举行各种各样的祭奠形式:
1、请阴阳师,卜算坟墓的位置,方向,风水;
2、在家里摆设灵堂,布置帏帐,供亲戚朋友来祭奠烧纸哭诉…请唱戏班进门说唱秦腔助兴…三日后举行土葬,孝子贤孙们全孝出行,日出前出门,绕村路一圈又一圈鼓吹鸣炮游行,似乎很隆重很热闹的样子…
似乎是谁家搞得动静越大,谁家的后人谁的脸上就更有光彩…
不知道这样的费人费力,劳心伤神,铺张浪费的活动,意义究竟是什么?
死了的人,应该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因为人死了,就了了,所有的一切,都归于泥土。
这样的活动,应该是做给活人看的,是想让大家都知道,这样的死去是很体面的。
但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因为三年以后,还有一次同样内容的折腾:
同样的仪式,同样的形式,同样的内容,还要再要统统折腾一遍,才算罢休…
而且,越是落后的地方,这样的祭祀活动,似乎更是搞得动静越大…
中国几千年遗留的传统文化的精髓,似乎在亡人的祭祀活动中被无限地发扬光大了…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