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文化家长课堂”学习3个月了,虽然每周只有1次、每个月只有4次课程,但是涵盖了《论语》、《大学》、“家庭教育”与“营养养生”。内容广泛丰富,老师们讲解浅显易懂,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也有了些许的改变。
1、情绪管理
以前我是一个非常情绪化的人,而且特别固执,给爱人、亲人和周围的朋友都带来不少困扰和麻烦,而自己还不知不觉,自以为是。
在经典的滋养和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我认识到,情绪对我们的身体、内心和人际关系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三十而立”,一个人能不能立得起来,就在于我们是否能调节和掌控自己的情绪。所以我就特别注意去观照自己的情绪,觉察它、看到它、转化它。
前两天语文老师发微信说想聊聊孩子的学习。去学校的路上,老公忧心忡忡、焦躁不安,因为我们知道老师会说到儿子的书写这个老毛病。我告诉老公,你是把老师当成了对立面,如果知道老师是和我们同一战线的人,你就会心存感恩了。
回家后,老公依然觉得无可奈何,无能为力。我没有多说什么,平静打坐了。不多时,我的思路就明晰了。
儿子放学回来的时候,我说要跟他聊聊。平常跟我们说一句话都嫌浪费时间的他,那天很顺从的坐在了我的身边。我引发他思考两个问题:第一、你知道书写对高考会造成什么影响吗?第二、你将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呢?儿子一边思考一边回答,然后我们又做了更深入交流和完善。
我引导儿子回忆中考,虽然如愿直升了,却无缘优班而进了差班,班上的师资、同学的质量、学习氛围,自己是不是自认倒霉、活活憋了3年?
现在面临高考,自问自己想要进到什么层次的学校?对未来的工作、单位、人生影响如何?
所以,目前对你最重要的是什么?——提分!那么,对利于提高分的,不惜一切代价争取;对影响分数的因素,坚决制止!找出影响因素,把书写当刷题,为提分创造最大利益化。
最后,我鼓励儿子:真正的努力,不是在舒适区打转,而是敢于面对和挑战自己以前做不到、做不好的事。甩开膀子,痛痛快快搏一把!
这场20多分钟的交流就这么轻松而愉快地结束了,没有愤怒、没有斥责、没有抱怨,有的只是共同面对。儿子接受到这份信任和支持,又重新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
从这件事情中,我看到了自己情绪管理上的进步,保持平和、稳定,选择积极而有效的态度去面对和处理事情。
2、减少浮华
以前我是一个非常注重仪式感的人,比如说过年过节呀、生日呀,我觉得应该特别的日子就要特别的过,怎么闹热怎么搞:发红包啊,聚会庆祝呀、大摆宴席啊,穿新衣服呀,各种的隆重。
今年是我50岁大生,我却一个人静悄悄的度过了,心里却没有丝毫的遗憾和不快。老公和姐姐发来大大的红包,我也没有欣喜若狂。一如既往地读书、打坐、家务,平静而喜悦。
有进步更有不足:最大的不足就是坚持力差!经典诵读和易筋经练习时断时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认真对待。另外,作为义工,我对同学们的服务很不到位,深感惭愧。我特别佩服每天持续诵读经典和练习易筋经同学们,你们是我的榜样和力量。我也会尽快调整自己,努力克服自己的惰性,跟上你们的步伐。
感恩老师们和同学们共同搭建的这个学习平台,保持进步,正视不足,无论何时,都可以再度出发。希望我们在2023年里,一起携手共进,相互鼓励,彼此见证,收获一个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