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害怕的事还是发生了,妈妈生病了。
妈妈前天晚上(8月6号)突然肚子痛,给我打电话,带着痛苦和艰难的声音对我说:“妹儿啊,我肚子痛,你下班后来接我嘛!”
当时我在加班,加完班坐地铁回来,十点多出了地铁站。十点的时候打电话让妈妈在地铁站门口等我。一出地铁,就看见坐在花坛上,捂着肚子的妈妈。
当天晚上就带妈妈去药店拿了胃痛的药,没见效。第二天,妈妈又自己去拿了药,还是没效。
妈妈今天本来打算去随便输点液,后来我带妈妈去人民医院检查了。
这一检查,腹泻腹痛不是大毛病(就是吃了酸稀饭吃坏了肚子),却意外检查出其他毛病了。
妈妈血糖指数很高,达到19,医生说正常人一般是6.5(查了一下,餐后是在4.4~7.8这个范围),确诊为“糖尿病”。
做了一上午检查,在医生快下班时在住院医生那里开好了住院单。可是,得有病人和病人家属的核酸检测纸质报告,才能进住院部。
妈妈昨天在社区做了核酸,但没有取纸质报告。我上一次做核酸还是在学校,所以电子版纸质版都没有。我和妈妈只好去医院楼下的核酸检测点把核酸做了,等了一下午结果都还没有出来。如果下午出了结果,晚上就可以住院。可直到现在,结果还没有出来,只能明天早上一早再去医院办理住院了。希望明天早上八点前核酸报告能出来。
从医院回来到现在,我一直在网上查糖尿病的资料,对糖尿病有个大概了解了。
今天是妈妈腹泻第三天,妈妈已经难受了三天,没胃口,没力气,很难受,我看着也有一点揪心。
得知这个病时,我内心没有太大波澜,可能是这是我第二次经历这样的事,有了经验了吧。
上一次是爸爸,当时在医生那里得知爸爸病情时,我眼泪“哗”地一下就流下来了!哽咽着问医生这个病要怎么治,能不能治好等等。那一次,我17岁,还有二十几天就18岁了。
当时妈妈哥哥都在外地挣钱打工,一时赶不回来,所以,那些住院各种手续各种检查,都是我陪同爸爸做的。爸爸住了三次院,我的陪护经历算是很丰富了。
妈妈生病,我的感慨似有非有。
问了医生大概费用,几千块,跟爸爸住院比起来不算贵,在我和妈妈的经济承受范围。我和妈妈,目前也只拿得出几千块钱。
医生建议最好住院时,妈妈不同意,说又不是什么大毛病,不住院,浪费钱,把肚子治好就可以了。我一边问医生治病情况,一边给妈妈做思想工作:早发现早治疗,越早治花的钱越少,要是等严重了,想治也治不好了,更何况,还没钱,也治不起严重的病。
妈妈还是听我的话,在我的坚持下默认我的意见。
回到家,妈反复说,要不算了,我只好重复类似的话,劝妈妈积极治疗。毕竟也不是什么大毛病,只要以后坚持服药,多注意饮食,对生活影响就不大。而且还能继续工作挣钱,所以这几千块算什么呢?把病情控制好,以后还可以挣 许多个几千块呢!
再次成为了病人家属,再次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健康就是财富”,“不生病就是省钱”。更加意识到钱的重要性,大部分问题都可以用钱解决。没有钱,一切免谈。
还好妈妈近半年都在坚持工作,存了一点积蓄,四位数的积蓄。而我,一直省吃俭用,也有妈妈积蓄的三分之一。
我现在想起来我为什么比同龄人节俭,不像同龄人那么洒脱恣意了。因为我经历过家人生病,拿不出钱的艰难,找亲戚借钱的窘迫。
全程一个人陪护家人住院的经历,我不知道身边有几个同龄人有过,我想,绝大部分同学应该是没有的。所以,花钱消费娱乐的时候,我很难做到神情轻松。
爸爸生病带给我的触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是慢慢变浅的,所以我就忘了更重要的东西。钱,不仅是靠省,更要靠赚。只有拥有强大实力,才能拥有勉强够用(吃穿生病不愁)的钱。
强大要靠努力,实力要靠积累。
我一直努力不起来,还是因为“好了伤疤忘了疼”,一些道理当时明白了,后面就忘了。
明天早起带妈妈去住院吧,希望明天一天能把所有检查做完,后面用药妈妈能一个人应付,那这样我就可以继续上班,挣一点算一点。
![](https://img.haomeiwen.com/i19364433/a13255db0dcbacd8.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