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半年50本书,难吗?

半年50本书,难吗?

作者: k豆1111 | 来源:发表于2020-07-28 09:02 被阅读0次

    2020年7月28日09:01

    半年50本书,难吗?

    这个答案至少与我而言是很显然的:不难。一点都不难。

    的确,50,这已经是一个较惊人的数字了,尤其是那些对于读书始终无法静心也无法坚持下来的焦虑人群而言。

    但对于有计划有信念的人来说,50甚至像是一个值得人羞愧的数字。

    路总是越走越宽。换句话说,一旦开始,就易如反掌。

    我本身就是一个大多数时候读书速度非常慢的人了。一本书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所要做的“工作”不仅仅是摘抄这么简单,往往还涵盖了其他相关资料的补充与互为印证,随着自己阅读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思想的“火花”与观点,最后,全部整理为思维导图并输出我的个人读书笔记与读后感。尤其是思维导图这个环节,我会从目录入手,结合全书内容提取为尽可能精简的框架与名词,经过多次修改与略化,再最终呈现出大家目前所看到的“成品”。至于读后感,我往往首先谈谈对我个人而言印象最为深刻、触动最大的部分,而后再提升上学科融合,互为补充,融会贯通上。

    有关读后感的书写这一点其实也提示了我一点,那就是择书上的选择。之前我所阅读的书目在内容上都是较为独立的,也就是说,难以产生知识上的“共鸣”。因此,写出的读后感其实是局限与狭隘的,失败的。而针对于近期对与犯罪与心理题材的大量了解(相关文章大约写了二十来篇),我绝对有这个自信,能从各个角度上,前后因果上,多门学科上,等等等等,来谈谈犯罪的产生,意义,如何理解法律的功用,如何对待所谓的“罪恶”与“罪错”等话题。这里我建议大家的一点是,如果你发现自己对某个题材较有兴趣,可以沿着这个题材一路延伸下去。总之,知识唯有系统的刻画才是行之有效的,信息也唯有输出才能真正内化为你大脑内的知识。

    而输出频率的提升,也有助于你表达上的清晰与自信,逐渐内化为一种习惯,行云流水般,变成你曾经梦寐以求的那种能够高谈阔论的那一类人。请注意,这里所说的“高谈阔论”,是需要建立在大量知识系统的依托上所自然而然到达的一种能力,而不是碎片化知识的简单拼凑与重组。事实上,一个人掌有的知识越多,面对“发言”这一行为上则更沉稳与内敛,不喜大发议论,而偏向于喜爱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向你展现一个新世界。

    至于阅读过程中的查找资料,我个人的习惯是,如果书中所涉及的案例叙述不清或是不完备,或是引起了我更大的好奇心,我就会立刻尽可能寻找其最真实最全面的事件全貌,有相关电影就一定会立刻补充着看。这么一来,表面上是抢占了我更多的阅读时间(半年内我所看过的电影不下100部,而书本方才50本),降低了我的阅读效率,但实际上使得我对书本中的内容有了更为深刻的印象与自己的理解。但的确有时候会让人从一部电影不自觉的被吸引到另一部电影上去。

    加上我尚且是一名学生,平时还是有着较多的学习任务与课堂作业,再扣去“查阅资料”的时间,玩手机的时间,留给阅读的专门时间其实是相当有限的。

    但即便如此,每天看书仍然成为了我的习惯之一。即使在最忙的时候也仍然会有一小时左右的阅读时间(没留意计算过),多则一整天(从凌晨四五点到凌晨一两点)。

    说是“坚持”显得太被动了,倒不如说是,手捧本书成了我下意识的行为,似乎不看点什么就无法吃饭,也没心思睡眠。尤其是当你面对一捆子待看书籍又没看完时,心里的紧迫感直接催逼你赶快行动起来。

    就在码字的当前,我的桌上还堆积着二十来本待看书籍,书单里列着几百来本书感兴趣的书,而每阅读完一本书,又要再增上几本到十几本不等的待看书籍名单。感觉自己处在一场相当有意思的猎物游戏中,捕猎的心情强有力的激发着我的斗志。

    所以我给大家的建议是,读书这一行为,一开始就不能在意识上将其判定为应当被培养的习惯,其被动性与强制性的意味是相当高的,而这会引起人的反抗精神。俗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嘛。

    话说回来,我个人从来没有主动培养过读书的“习惯”,都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行为。既没有每天强制自己阅读多少时长才合格,也没有为自己设立过什么读书数目目标,向来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走哪算哪,听从内心的安排就好了。

    以我一般的阅读速度来看,我的阅读速度在总体上绝对是慢于他人的。原因之一在于我喜欢咬文嚼字的体会文辞中的美感,二来我读书中的“附带动作”实在是太多了。目前所看过的耗时最长的书,一本是《悲惨世界》,一本是《罪与罚》。无论看了多少次,下次都还是一个鸟速(或者说是上一鸟速的略有提升)。《悲惨世界》《罪与罚》通常要看三四个月才能仅仅完毕阅读而已,不包括读后感与相关笔记整理。《罪与罚》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句是“用胸膛去迎接穿刺。”倒不是说这句话有多么震惊世人(实际上我的确相当喜爱这一句话),而是当时的我正面临刚上大学的阶段,内心非常焦虑,完全无法精心下来好好地享受阅读,于是乎,在这一页这一行上,停留了一两周之久,每天都从这一句开始,看个两三页,第二天再次欲求不满的从这一句开始,搞得我现在对这一句话印象那是相当之深刻。

    而读书笔记的撰写,往往是要在阅读相当多篇幅后才能有一个思路上的启发点的,因此我所写的所有读后感,归根结底上是不完整的,不完善的,支零破碎的,并不能足够全面地阐释并印证我在阅读中产生的观点。之前撰写的《罪与罚》读后感第二版(一万多字)的思路也依然是较为混乱而零碎的,令我当下感到很不满,并且我又有了很多新的资料与观点想要补充进去。而《鱼王》的读后感,以我的读书笔记视之,计划是至少能够写12篇左右的读后感(从写作角度切入),而实际完成的却只有寥寥几篇而已。这些都是我自身能力尚且不足,心不够静,太急功近利追赶的结果,也是我仍需要自省与完善的不足。

    当然,此类书籍并不是我生活的全部,不然我也根本不可能做到半年阅读完50本了是不是?实际上,每一个人都会下意识根据所看书籍的内容调整自己的阅读速度,好比我们看漫画很快,看名著却很慢一样。实用类的书籍(比如卡耐基,外山滋比古的著作以及一些小哲学书等)如果静下心来,几小时内看完绝对没问题。然后只需花一两天的时间,就能整理完读书笔记与读后感,迅速投入下一本书了。但是这种依赖短期记忆的读书方法一定需要借由实践才能内化,并不能简简单单的通过文字输出就能彻底完成信息转变为知识的过程,一定要下意识地多用,多回忆才行。

    如果是大家的话,一定能完成的比我更好。也就是说,即使你每日保守估计只阅读一小时的书籍,半年内也应该能完成50本这个数目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半年50本书,难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ebxr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