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月份和老徐去看了《你的婚礼》
这个片子青春和热血,但可能是现在的我已经不太相信太偶像剧和童话里的故事,所以男主奋不顾身为了喜欢的女生做出一系列执着又疯狂的举动在我眼里只是一个男孩在自己的青春里做出了许多感动自己的故事。
虽然我承认青春时的喜欢相较而言是很纯粹,但是它也相对而言是不可靠的。男主为了女主受伤而后来工作不稳定,失去了往日的头衔和稳定的收入,日复一日所感受到的是生活带来的打压,由此而生的是情感动荡,最终对女主说出了伤人的话,女主含泪离开。
男主在结局时,对女主说自己很后悔说了那些话。仿佛可以引起观众的共鸣,如果自己成熟一点,早日长大就不会说出这种冲动而不可逆转结局的话。但我认为根源并不是一句话的问题。而是对待爱的态度和理解(仅此自己观点),我理解的爱相比轰轰烈烈、前进式展示的青春纯爱而言,其更多需要收敛式的表达。爱更需要理性地思考,爱是一门艺术,人与人的相处除了感情上的激情还需要懂得相处时的艺术和规则,甚至还要理解人性的真实面目。
男主在大多数时的表现很热血,即使他已经奔三,依旧感性为主。个人认为这种爱体现地太明了,更多地是一种当下的感情抒发,缺少长远性地持久力。当要去面对问题挫折时,很容易带走对本应承重在爱情中的精力,而他本人的大脑中可能也并没有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对待爱的理性行为准则,所以自己在无法平衡爱情和生活,就是体现人性的时刻了。
而我们生活中大多数人都高估了爱情,低估了人性。人性的核心,不仅仅是包含着除去道德以外与动物一样的原始欲望,更基本的要素是自我满足,所以人本质上都是自私的,男主那15年的青春美好,更多地是自我陶醉这一场美梦,也许荷尔蒙地驱使,也许享受纯纯的青涩稚嫩的爱更有诱惑力,也许yy的过程与做一场美梦无异。本质是为了服务自己的精神世界,人还是最爱自己的,当人的自我遭遇到重创时,就会由此而生出应急反应带来的一系列的行为,这种行为是一种以人性为主,理智,情感,道德为辅的综合表现。
我个人认为人与人的行为的不同、道德上的高低取决于在人性上基本上一致的基础上,理智、情感、道德三者加起来的高低。而在这三者中最稳定的决定因素应该是理智,理性思维会更加稳定地规范人的行为、习惯。人也许会渐渐地忘了最浓情蜜切时的感觉,但是不容易忘记为爱人做的一些行为习惯,好的习惯的养成还是需要理性加持和规范化的。毕竟做比说更让爱人有安全感。因此男主说他后悔是必然的,即便不说出口,他内心也应该是这么认为的,对于爱的概念没有很深层次理性地构建,情绪暴躁很容易让人误解为此时的感情不够正确,一旦接受这个认定,复盘感情的历程追溯其源,寻找过后便选择了一个自己认为的问题根源。同时对女主又缺少了一些爱的行为,女主也会逐渐没有安全感。
所以在我的理解里,男主并没有很成熟地理解爱的本质和表现,即便是结局时,最后道别,依旧还是怀念青春里这个女孩,本质上还是怀念当时抓不到的美好,而那始终来自自己热血冲动的感性。
因此,在我看来,男主对女主的感情不算真正的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