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满桂楼•溶洞之水

作者: 士儿 | 来源:发表于2019-05-07 22:03 被阅读0次

    清风满桂楼•溶洞之水

    【清风满桂楼•溶洞之水】
              士儿

    丹心莫展。万里归来,何人盼何时旦?①

    空翠②总恋衣,竹掩映、青山玉应常看。

    白石墨染翰③,似雷隐④、风流云散。

    西风动、归思杳杳⑤,不知红乱。

    烟歇泪花散。枉落人间,登天志寻无伴。

    一曲绕梁音⑥,肌似雪、无风笑言不断。

    骚人望月叹。自安享、神仙簇伴。

    繁花主,君自发春意满。


    创作背景

    曾经协助丰臣秀吉统一全日本的大将军黑田孝高,他擅于用水作战,曾用水攻陷了久攻不下的高松城,因此在日本历史上有“如水”的别号,他曾写过“水五则”:

    一、自己活动,并能推动别人的,是水。
    二、经常探求自己的方向的,是水。
    三、遇到障碍物时,能发挥百倍力量的,是水。
    四、以自己的清洁洗净他人的污浊,有容清纳浊的宽大度量的,是水。
    五、汪洋大海,能蒸发为云,变成雨、雪,或化而为雾,又或凝结成一面如晶莹明镜的冰。不论其变化如何,仍不失其本性的,也是水。

    站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原生态溶洞里,看着”神仙簇伴“般的钟乳石,听着孩子们忘记大声说话的喘气声,脑海中浮现出来的便是这“水五则”,也就是“水的五德”中的第三条。

    要经过多少个万年的进化,才会让一粒水成为石花、石笋、石柱中的一朵如米的花?如此壮观的溶洞又是由多少朵这样的花组成呢?而在形成这些石花之前它们是雨花吗?露珠吗?还是仅仅是雾气?她们又经历了哪些蜕变呢?按现在很多人的说法,看着外表的雍华高贵,可鬼知道她们经历了什么?

    假如你是一滴小小的水,本来应该像同伴一样化为气,化为云自由自在地翱翔于天地之间,却“枉落人间,登天志寻无伴”。你会有何切身体会?

    你会希望有个兄弟像古代情深的万回一样,万里寻兄送饼菇吗?

    你会希望自己能回到从前,做回那个本该“空翠总恋衣”,看尽“竹掩映、青山玉”的自由人吗?

    可是,当一切都“似雷隐、风流云散”后,即便你有了“西风动、归思杳杳”的念头,却没法得知外面的世界是否处于“红乱”的秋日。

    可是,悲过、痛过,“烟歇泪花散”后,你依然坚持了自己的本性,那种“遇到障碍物时,能发挥百倍力量”的意志,终于成就了自己“一曲绕梁音,肌似雪"的光辉,也迎来了"无风笑言不断"的知音客。

    古今中外,有多少”骚人望月叹“,只因为生活不如意,理想破灭。可是,那一滴滴创造了溶洞奇迹的水,却凭着坚韧不拔的精神,真正成为了“繁花主,君自发春意满”的主宰者!

    笺    注

    万里归来,何人盼何时旦: 源自《酉阳杂俎》卷三〈贝编〉:“僧万回年二十馀,貌痴不语。其兄戍辽阳,久绝音问,或传其死,其家为作斋。万回忽捲饼菇,大言曰:「兄在,我将馈之。」出门如飞,马驰不及。及暮而还,得其兄书,缄封犹湿。计往返,一日万里,因号焉。”

    空翠:源自王维《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染翰:指作诗文、绘画等。如南朝宋时谢惠连的 《秋怀》诗:“宾至可命觞,朋来当染翰。”

    似雷隐:指雷隐翁,宋代人,屡次考进士都未能得中。一次他上京赶考路经绵山,听说此地风光秀丽,山上文昌阁由来已久,历代文人学士来此朝拜者不计其数。于是在返回的途中特地到绵山一游。上山后有了修道的想法。他先入栖贤谷修行20年,再入水帘洞接阴阳二气修行10年,终于功成升天.他留诗一首道:来来往往三十年,更无踪迹落人间。

    西风动、归思杳杳:源自《世说新语·识鉴》:“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

    绕梁音:源自《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备    注

    清风满桂楼•溶洞之水

    1、此诗词押中华新韵,毕竟新时代需要使用一些新词汇。按曹勋的《清风满桂楼·凉飙霁雨》格式填词,并已通过“诗词吾爱网”的在线检测。

    清风满桂楼•溶洞之水

    2、图摄自广东英西峰林黄花镇。

    3、以上的解读是在写诗时的所思所想。一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看懂并喜欢上中华古典诗词;二是为了哪一天自己再失忆时能够看懂自己所写的诗词。因而,若只愿沉浸于诗词世界的读者可忽略不看。

    4、不过,事后再回味可能又有新的启示,而且每个人理解的角度不同,可以从多个出发点进行解读,或许这正是写中华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5、以诗史,记录生活的痕迹,见证蜕变的年代。艾略特在一九三0年为约翰逊博士的《伦敦》和《人生希望多空幻》两首诗的合订本作序时写道:“不管人们愿意与否,他们的感受性是随时代而变化的,但是只有天才人物才能改变表现的方式。很多二流的诗人之所以是二流的,就是因为他们缺少那种敏感和意识来发现他们与前一代人感觉不同,必须使用不同的词汇。”——告诫自己既要有传承也要有创新,更要有代表我们时代的语言。

    6、诗人华兹华斯有言:“我相信我的诗歌之使命便是安慰受苦者;使开心的人的更加快乐,好让白天的阳光更明媚;教导年幼者及各年龄层有仁爱之心的人学会真正地观察、思考和感受,让他们在行动和心灵上更有德性。这就是它们的职责,我相信在我们作古多年后,它们仍会忠实地完成这个使命。”——以此共勉。

    7、生活还有中华诗词这个心理医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风满桂楼•溶洞之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eeu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