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儿子留学申请的结果不尽他意,只申到M国生命科学研究所的全奖,没申到心仪大学心仪导师。我仔细问了一下,原来他在生命科学范围内只申请了脑神经科学,还只申请有全奖的,而他对此专业并无特别经验,只是有兴趣。我问儿子:“你的客观条件有特别吸引国际顶级专家之处么?”。“没有,我的科研开启的太晚了,科研项目经验太少。应该入大学就开始筹划,否则来不及。xxx是家里给找的实验室和课题,他父母是大学教授……”。“对呀,你的父母不具备这样的认知,也不具备这个条件,你是从同学那里获取到信息的,自然晚了一步。能得到这个结果应该算不错吧?同学里有没拿到offer的不?”。“有,男生普遍差于女生,当然女生选科研方向的少,看起来录取学校更好些……”。“那就是呗,可以向上看,但也不用跟不可比的人比较,不跟天才比,也不跟有捷径的人比,只要回报符合自己的努力,就是挺好的结果了。至少不必失望,只能说没有意外惊喜。得到意外惊喜的人一般都是没计划的人,你的计划性太强了,再者惊喜本来就越往高处越少……”
这样的故事很多很多,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因为失望而不开心。
A姐孩子在耶鲁GAP一年,申到了宾大不开心,因为申请耶鲁生命科学没成,霍普金斯医学也没成。他没想想,耶鲁带薪研学是妈妈朋友帮忙促成的,宾大录取是有亲朋推荐信的。耶鲁没录上的原因在于他自己,他却抱怨原生家庭不和谐。孩子,你会慢慢知道宾大也是可以通往科研最高处的,但你能走到哪里肯定不取决于原生家庭。未来就算你能托住你的孩子,他也不一定不抱怨你……
B姐孩子考上北方交大很不开心,对宿舍更不满意,经常回家住。关键是他放弃了太多的课,继续下去也许要延毕。当然以他中考海淀二百的成绩应该能考得更好,但高考拼的不仅是智力,还有心态。心态在任何时候都起一半的作用,不上课连考勤学分都没有,咋毕业?若聪明得应付考试都会失常,那就是仅有聪明是不可靠的。若心态能与智力相当,那结果定是没错的。孩子,不必失望,现在要做的肯定应该是谋划下一阶段,不然浪费了你的智商……
C姐孩子是人大附小分校选出的培优班的苗子,初中录取人大附中直升高中。高二时因为不上体育课窝在寝室睡觉之事与班主任产生矛盾,父母介入后也没有处理好。一件小事演变成为孩子认为班主任针对他而放弃管理自己,班主任认为孩子和家长不可谈而放弃管理孩子。孩子当年高考640多分,因远低于他个人预期和同班同学而选择复读。第二年高考也640多分,不得不做出无奈选择。孩子,生他人的气让自己无路可走,那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砸一次就够了……
孩子们,偶尔失望一次也没关系,它并不会决定你的一生。时间不停留,我们的脚步也无法停留。我们迈出左脚的那瞬间就要准备右脚的落点了,是要直行还是要转向可要想清楚。气愤,失望,抱怨是清醒的最大克星,它往往会带乱我们的节奏,让我们忘记身处何地,欲往何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