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庄子》中,孔子的名气依然在,但他却变成了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变成了道家学说的拥趸者。真实存在的人物,关于他的故事却不一定是真实的。
颜回欲去卫国,他要用他所学的知识来帮助卫君,让他反思自己的行为,减少对人民的伤害。孔子却认为他的行为会将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并告诉他其一,不可为名;第二,不可执着于自己的成见;第三,要顺其自然而行。
“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自已还没有做得足够好,怎么能够去帮助别人呢!记得有个老师讲过“做好自己,影响他人”,他当时讲的是教育孩子,其实我们做人做事亦是如此,无声的语言最有力量。教育孩子,讲究的言传身教,孔子说“听其言,观其行”,王阳明说“知行合一”,所学要变成行动,才是真正的学问。
“德荡乎名,知出于争。”名气,是对人们的优秀行为的奖赏,但一味地追求名,会让人失去本心,甚至做出违背道德的行为。明星吸毒、学历造假、哗众取宠等,莫不是为名而失德。
“而强以仁义绳墨之言炫暴人之前者,是以人恶育其美也”,这种行为以别人的过错来彰显自己的美德,也是追求名的动机造成的,这样做的结果,必是不容于人。
无论是“端而虚,勉而一”,抑或是“内直而外曲,成而上比”都没有放下自己的成见,都是围绕着自己的目标去行事,虽然可以免罪于君,却不能够感化他人。
所谓的顺其自然而行,就是“入则鸣,不入则止”。孔子亦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语言的目的在于交流,若不能被人所接受,还不如不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