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路上行,心里画

路上行,心里画

作者: 祝融之火 | 来源:发表于2018-11-23 12:41 被阅读0次
    路上行,心里画

            一个人在北京,常常晚上睡不着觉,所以干脆就看看书什么的,这么多年过去了,养成了睡前看书才能睡觉的坏习惯。久而久之有了强迫症的表现了。非得在睡觉前看点纸质的文字的东西不可,否则就睡不着。这个习惯影响休息时间,但是改不了,并且我估计会持续一辈子,最终我选择了妥协。

            放在床头看的书不多,多数是一些生涩古奥的书籍。或者是一些哲学著作。而我时常翻看的书有一本书,是罗马帝国君主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它一直都在影响着我。这本书有着不可思议的魅力,它闪耀着哲思的光芒,百看不厌,它能让我冷静、忧郁、顽强而不随波逐流。它引领着我完善自我,唤醒思想意识中高贵的部分。它就像是我的一个好朋友,让我始终清醒并保持着思考的能力。尤其是在这个试错成本越来越高的年代,一本好书,影响一生。

            曾经看到这么一段话,我把它摘抄了下来。“睿智的人看得透,故不争。豁达的人想得开,故不斗。 悟道的人通天意,故不急。厚道的人重谦和,故不躁。明理的人放得下,故不痴。 自信的人肯努力,故不误。 重义的人交天下,故不孤。 浓情的人淡名利,故不独。 宁静的人行深远,故不折。知足的人常快乐,故不老。”这段话引起了我内心的共鸣,在这样一个变化迅速的时代,冷静的思考、检视、慢下来弥足珍贵。我们不能把灵魂抛在身后,成为奔跑的躯壳,我们不能一直向外寻求物质上的满足,我们更加应该向内叩问,寻求答案,并且直抵内心深处。我们要从古圣先贤那里去找回我们的文明密码,并且用以主导我们的言行。我试着以我的认知来解读一些东西。

              譬如说关于勇敢。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曾说:“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大,而其志甚远也。”意思是说世人所称谓的勇者,一定有过人的操守,一个平常人受到侵犯时,拔着剑跳起来,挺身出来打架,这不能算是勇敢。

            世间有大勇的人,是遇到突发事件不惊慌,受到无端的侮辱,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是因为他的胸怀博大,修养深厚,志向高远。苏东坡所说的“大勇者”,是摆脱了狭隘自我的得道者,代表一种“宠辱不惊,淡定从容”的大境界。

            人一旦被自我的牢笼困住,对于别人不同于自己的意见,就容易争论;被人误解,就急于表白;要是被人诽谤,受到侮辱,就“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是常人的境界。其实,忍辱不辩才是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积德修福的必要条件。

            当然,作为具有复杂性的人类,而体现社会性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沟通与交流了,现代人际交往中,不论是友情还是亲情“久处不厌,闲谈不烦,从不敷衍,绝不怠慢。”这16个字概括了最令人愉悦的关系。虽然我们总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但真正好的陪伴一定不是靠强迫的,它是气场相合的两个人发自内心的互相吸引。高度发达的城市,节奏快速的生活中的人们,就像一只只忙碌的小蜜蜂,已经没有时间来思考这些看似无关紧要,实则十分重要的东西。往往是如果你不联系我,我也不联系你。冷淡背后其实他可能很忙,他可能烦了,你可能打扰到他了;不主动联系的另一层意思,是因为你认为值得被肯定被重视的付出,根本打动不了对方,说句难听点的话,“一厢情愿的,你傻啊!人家根本就没把你当回事”你只不过是恰巧可以被利用罢了。社会若真变得现实与功利了,你还有畅快呼吸的空间吗?想想都害怕。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顿悟”这个词是持怀疑态度的。 可就是在某一个瞬间,我突然发现,那些曾经认为重要的事情,早在告别的那天,已消失在这个世界。一切都只是属于自己曾经拥有过的纪念。我想有些事情是可以遗忘的,有些事情是可以纪念的 ,有些事情能够心甘情愿,有些事情一直无能为力,所有的执念归根到底,都是你在历劫你在“升华”。即使你在五行之外,骨相清奇,有如“齐天大圣”孙悟空,有着捣海翻江,上天入地的本事,八卦丹炉炼就金刚不坏之身,五指山下五百年春秋、西行路上九九八十一难,修成正果,得道成佛。悟的只一“空”字。小时候看《西游记》,沉迷于降妖除魔的精彩故事情节,常常是偷偷摸摸的藏在课本底下看,或是打着手电躲在被窝里偷看,就像是猪八戒吃人参果,囫囵着吞下去,不知其深意。倒是后来迷恋上了追剧,喜欢上了周星驰无厘头般夸张的表演,轻松搞怪,笑点不少。像我们这般如今已近不惑,心理上不能接受已老的一代人,多数人都有效仿的举动,让青春的记忆平添了不少笑点与谈资。现在回想起来,无论是电影中的人物还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正义与善良的都令人感动。其实周星驰的诸多角色扮演,嬉笑怒骂皆是文章,世间百态情充满情怀。印象尤为深刻的是他在《大话西游》里无厘头般的另类演绎,让我对原著《西游记》中的人物关系故事背后的深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网上曾经有过这么一段对《大话西游》的评论:“十年前看周星驰大话西游,可以笑的没心没肺,而现在看着看着不知不觉就流泪了,想要救紫霞,就必须要打败牛魔王,想要打败牛魔王,就必须要变成孙悟空,想要变成孙悟空,就必须要忘掉七情六欲,看似简单,难的就是那一转身,正所谓不戴金箍,如何救你,戴了金箍,如何爱你。”正如现实生活中,假如一个人不工作,如何供你,其实每一个人以前都是那个无忧无虑的至尊宝,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得不戴上紧箍咒,拿起金箍棒,成为孙悟空,从而要去承担起所有的责任,可再也回不到从前的至尊宝……

            前些日子,陪朋友去了一趟峨眉山,一路上天公不作美,沿途是雨泼云绕,山上是云遮雾罩,啥也看不着,不知身在何处。直至上到金顶,才忽见天光,已是云天之外了。此时的金顶正在搞“现代化”仿古建筑,令人失望,觉得山虽高,却己感觉不到灵气。那些现代的建筑给我的感觉就一个字“俗”。倒是金殿后的舍身崖,万丈深渊,雾气升腾,上下翻滚,让人心头一凛。身边的人说这就是舍身崖。想着古往今来,有几人能抛得下俗身去成了仙?那一刻,脑子里突然崩出一句话来,“当你望向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望着你”。"When you look long into an abyss,the abyss looks into you."这是尼采的经典名言,字面意思倒是不难理解,本质上探讨的还是人性善恶的问题。他在《善恶的彼岸》146小节中,另一段话足以解释上面这句的深意:“杀了恶魔的勇士,其本身也被恶魔的血所玷污,成为了下一个恶魔。在这层意义上来说,恶魔是无法用暴力杀死的。” 这就是所谓的发自灵魂的一问吧,善恶的彼岸究竟是什么,深渊的尽头又会不会是下一个深渊呢?尼采说,当杀死恶魔的时候,你也会沾上罪恶的血,与恶魔斗争,就等于是在凝望深渊,时间久了,谁能保证你不被深渊吞噬?

            往日萦回,如梦亦如电,曾经挥之不去的,放不下的,难忘却的,其实不过是一场空而已。业力所至,终归因果解释。五年只在一挥间,只叹岁月风刀,摧残了多少年少英姿,意气风发。人生无返程,但恨总惹泪,再魂牵梦绕,也抵不过似水流年,还是散淡些好。倒不如学学古人,布衣草履,仗剑天涯,纵横天下,见水乐山,以行者的姿态,完善自己的内心。

            慢,让自己慢下来,在这个推崇速度与激情的时代,“慢”,不仅仅是一种态度,还是一种情怀。这种慢不是生理上的慢,而是一种自觉的选择,是理性的慢,是灵魂的慢。生理上的慢是肉体的衰老,是思维的固化,是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可奈何。而理性之慢和灵魂之慢,则是肉体与精神的对峙与和解,是生命对时间与自身的深入思考与最终的释然。

         

    路上行,心里画

            今天是西方的感恩节,早先我对西方的节日是不重视的,但是我觉得这个节日有其现实的意义,所以我把我认为应该表达感恩的话发给我的亲人朋友们,向他们表达出我的感恩之心,心里洋溢出一种温暖的力量。人生在世要知爱、懂爱、付出爱。没有一种爱是理所当然的,我们都要学会感恩,并学会表达我们的感恩。

            前不久在人民网上看到一段文字“不要去追一匹马,用追马的时间种草,待到春暖花开时,会有一群骏马任你挑选;不要去刻意讨好一个人,用讨好别人的时间,提升自己的能力, 待到时机成熟时,会有一大批的朋友与你同行。所以,丰富自己比取悦他人更有力量。”我深有感触。

        人总要慢慢成熟,将这个浮华的世界看得更清楚,看穿伪装的真实,看清隐匿的虚假,很多原本相信的事便不再相信。但是,面对这个纷繁芜杂的世界,我还是希望我的朋友们一定要选择相信,要相信这个世界里美好总要多过阴暗,欢乐总要多过苦难,要相信还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值得你去欣赏去拥有,值得你一如既往的向往。

    今天收到很多朋友们的节日祝福,又接到甘建华先生的微信电话关心,还给我发来了新书图片采用的红包,心里很暖的,一并谢过。

            始终相信,这个世界的每一种好,只为懂他的人盛装而来。一个人心里的世界有多大,看懂他的人就有多少。你于繁华中可以感觉孤独;也会在静谧中丰盈自心,一切皆因懂得!路上行,心里画,一路走来不孤单,感谢有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路上行,心里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ehj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