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作者: 大利写写画画 | 来源:发表于2020-03-04 14:56 被阅读0次

你们的孩子,

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

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

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

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

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

是住在“明日”的宅中,

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

却不能使他们来像你们,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

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你们是弓,

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无穷之中看定了目标,

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

使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

也爱了那静止的弓。

        ——纪伯伦《先知·论孩子》(冰心译)

几乎是一口气把这本书看完的,一边看一边回忆思考。我把想到的都写下来,算是对自己的一次教育。

作者因家庭教师的身份和这些学生相遇,一步一步走入门后面的家庭世界,她将洞察到的家庭故事娓娓道来。每看一篇故事,我都希望作者可以像《音乐之声》或者《垫底辣妹》里的教师一样创造奇迹,让故事有一个欣慰的结局,可是作者并不打算讨好读者,她忠实于那些真实发生过,并且可能仍在发生的事。作为一个家庭教师,她对这个职业有着独特的理解,她愿意花费时间去倾听、去理解,适当的时候提出意见,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她始终是一个“局外人”,这个身份也决定了她不可能实质性地改变什么。可能正是因为真实,这些故事才具备了打动人心的力量。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十个故事中的家庭有着各自剪不清理还乱的问题,拨开这重重迷雾,会看到问题的真相:

丧偶式教育:丧偶式教育指父母一方在孩子教育中严重缺席。在这些故事中,母亲的形象非常饱满,而父亲则多是一种称呼性的存在。“‘父亲’两个字不过是个骨架,要想方设法填入血肉,甚至赋予精魄,这个角色才能活过来。是以,父亲之于我的人生,存在,但也不存在。他虽到场,可是永远不参与讨论,只是双手抱胸,休闲地等着母亲把我们加工成干净懂事的小孩,唯有如此,他方有可能跟我们说上一段话,共度一段时光。母亲说,父亲是‘成了婚的单身贵族’”这是作者在后记中谈到自己的家庭教育时说到的一段话。这种缺失不仅仅是一种教育现象,这和文化、女性话题紧密相关。

父母也需要学习和考核:任何人都可以做父母的吗?任何人都可以做好父母吗?人们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这个老师的门槛实在太低。没有人不爱自己的子女,但是拥有爱的能力,并不一定爱的正确。这些故事中的父母都以“爱”的名义在伤害着孩子,而不自知,不自省,他们或爱的用力过度,或爱的太隐蔽,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自己也丢失了孩子。作者将这些故事写下来并不是为了苛责父母,或者把所有责任都打包扔给父母,因为当走近这些父母我们会看见他们的无助,他们的压力和无可奈何。我们理解父母也曾是孩子,也是第一次做父母的,但是我们不接受糊里糊涂的父母。“爱是一种能力,然而爱的方式需要学习。”

教育的本质:老师让我们从教育是什么,教育为什么,教育怎么办三个维度对教育进行系统梳理,我写了10万字,大学到研究生读的专业都和教育有关,尽管这样我仍然无法准确地说出教育的本质,我对教育始终保持着敬畏之心。因为教育好复杂,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本身就是复杂体。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但是我们往往忽略这个人是具体的、真实的人,没有一套现成的方法可以套用。所谓的以“人性”对待人并不是一句空话。“我们服膺一套教育的方法,往往是因为这套方法教出了一个‘成功’的小孩,坦白地说,这样的想法其实很空洞。把小孩好的、坏的打包成一团,再归因于‘父母的管教’,不仅忽略了其个人特质,也忘了把他所处的环境纳入考量。小孩不是满足家长欲望、想象的容器,或者载体。小孩也不是黏土,任由家长恣意妄为地王自己喜爱的方向捏来揉去。小孩子有自己的生命,他们属于自己,不是家长或任何人的所有物。”

原生家庭:在这几个故事中,有一些牵扯到三代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关上门之后,在旁人看不到的空间之中,家庭成员要怎么相待,会影响到这些成员的思维,门一打开,这些成员走了出去,也可能以类似的逻辑与社会上其他成员互动,之后他们又各自与其他成员互动……”这些故事中有些父母的做法深受他们原生家庭的影响,他们将这些不好的影响带到了自己的新生家庭,让这种悲剧代代相传。第二个故事《一脉不相承》深深地打动了我,茉莉克服重重困难摆脱了原生家庭对她的控制和影响,没有让自己的女儿重蹈自己的路。而这是需要学习和反思才能获得的。我们不一定非得背负不好的原生家庭带来的痛,自己才是源头,在和原生家庭和解的过程或许很痛,但是值得的。也有很多这方面的书可以参考。

最后,我想用书中的话结尾:“如《一脉不相承》中的茉莉所言,事情的最初,我们要的只是孩子健康、快乐,最后我们的期待却无限制地扩张开来,于是伤害就无可避免,我们也失去了凝视孩子的初衷,曾经在某个时刻,我们光是触摸小孩柔软的掌心就满足不已。”

相关文章

  •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最近台湾上线一档家庭教育剧,甚至被誉为台湾版《黑镜》,才播出两集就受到了一票好评。 “分数决定命运” “我这样...

  •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偶然间看到《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这部产自台湾的电视剧,看评论说可被作为中国版的《黑镜》来观看,同时又是属于亲子、...

  •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 媽媽的遙控器 這是由吳晓樂小說改編而成的獨立電視劇,每一集都圍繞著教育議題。 因為我是...

  •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 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

  •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今天读一首诗,纪伯伦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的子女,是生命自身的渴望。他们借助...

  •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她)是他自己 他不是你的翻版,也不是你的梦想延续者 你想要完成的让他去做,你有问过他的意...

  •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今天观看电影《早熟》。看后第一时间,想起了纪伯伦的诗。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

  •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那天,我在和菜头的公众号看到一篇名为《中产阶级的妖异逻辑》的文章,其中讲到发生在湖南湘潭某小区的跳楼事件。一位全职...

  •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怀着快乐的心...

  •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单位的女同事在朋友圈里晒了两张和她儿子微信聊天的截图,并发出感慨道:“这是我的儿子对我说的话,告诉我现在的孩子应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eivl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