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在路上》有感

读《在路上》有感

作者: 温若雨 | 来源:发表于2024-06-28 00:04 被阅读0次

    一句“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让很多人记住了美国作者杰克·凯路亚克。可是我第一次听说这个人,是跟一帮美国嬉皮士在澳大利亚的海滩上聊天的时候,他们的精神状态跟凯路亚克笔下“垮掉的一代”颇有几分相似——离经叛道、及时行乐、热爱自由。

    这本书刚出版的时候就掀起了很多争议,因为它的文学性并不强,读起来就像是作者的自言自语。写这本书时,凯路亚克用了不到三周的时间,记录了他在路上的七年。语言简单粗暴,很多人物对白就像呓语。最为流传的一句评论就是杜鲁门·卡波特说的:“这不是在写作,而是在打字。”但是凯路亚克却不以为然,他认为这是他自创的写法——自由式写作。

    陶庆跃在20世界90年代初翻译过《在路上》,他在接受采访时说:“这种‘自由式写作’很真实地记录了凯路亚克所能记住的原始状态的生活,他把他的经历基本上忠实地写下来了。”

    “垮掉的一代”到底意味着什么?有很多人把它跟我们“躺平的一代”做了类比。确实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年轻人在反对社会制度和主流价值观之下应运而生的产物。他们大多没有钱、没有工作,但是他们渴望寻找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当现实的苦难劈头盖脸地砸来,很多人都会畏手畏脚、无奈躺平。但是这些“躺平”其实是在抵抗眼前的困顿,追寻更广袤的远方。

    整本书是围绕迪安和萨尔的友情展开的,初识的时候两人都是穷困、失意的青年,但是都梦想拥有丰富多彩的人生。迪安是一个超级疯狂的人,结过三次婚,生了四个孩子,扔在美国各地。我对他的印象就是:“一边在路上,一边生孩子。”只要他想出发,就会撂下妻儿,买辆汽车,捎上萨尔,踏上远方。他们从不做计划,没钱了就停下来打短工、干零活,攒够了盘缠,又奔向下一座城市。

    这一路上,他们领略了美国各地的自然风光,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听过各种稀奇古怪的故事。比如,迪安跟作家卡洛一见如故,两人整夜探讨人生哲学。萨尔在去洛杉矶的路上,爱上了一个叫特蕾莎的乡下姑娘,特蕾莎善解人意、美丽动人,她带萨尔回到她的家乡,两人住在帐篷里,靠摘棉花和葡萄维持生计。但是萨尔没有能力给对方承诺未来,最终与特蕾莎分手,再次踏上漂泊之旅。在他后面的旅行中,也偶尔浮现出对特蕾莎的思念之情。

    七年时间,他们三次横穿美国大陆,一次南下墨西哥。而在看遍世间百态以后,萨尔最终接纳一段新的恋情,打算定居纽约,成家立业。可是迪安还依然在路上。

    “垮掉的一代”在探索世界、对抗残酷现实的同时,也在不断探寻自己的灵魂,这也跟“躺平”的初衷不谋而合,一个人不论是满腔热血,还是迷茫、愤怒、沉沦,其实都是在以自己的方式寻找出路。正如凯路亚克在书中所说:“在路上,我们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在路上》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eme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