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8.10 16 Wed

8.10 16 Wed

作者: 只是无情绪 | 来源:发表于2016-08-10 08:56 被阅读0次

    传统企业如何应对共享经济?


    1. 跟共享经济企业合作,把它当做自己一个新的销售渠道。
    2. 把共享经济企业变成自己的服务资源。
    3. 利用共享经济的概念提升企业形象。
    4. 战略性投资,参股跟自身业务相关的共享经济企业。既有助于提升传统业务,还可以加深对新商业模式的理解。万一不成功,也能轻松退出,损失不大。可以说是攻守兼备。
    5. 直接收购兼并。
    6. 运用共享经济思维直接创建新的业务。适合品牌强大、客户众多、而且对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有很强信心的传统企业。
    7. 防御策略。也就是说,找出那些最具有防御优势、能够抵抗挑战的业务,加强自身在这些业务方面的能力。

    其实可以看出来,上面这七个策略可以归成三类:

    1. 加以利用,包括利用共享企业扩大销售和服务渠道,或者利用共享经济的理念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
    2. 主动出击,包括战略性入股、收购兼并,或者自建共享经济业务。
    3. 战略防御,找出共享经济无法取代的业务环节,建立自身优势,应对共享经济的挑战。

    以上都很可取,唯一不可取的就是回避,对新趋势视而不见。

    没有理想照样能创业成功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归纳了七个创新的来源,其中“利用意外的成功”是第一项。能把握住无心插柳的机会,就是最顶级的商业素质。
    某些成功的开始确实很意外,但这些人也展现出了捕捉机会的能力和经营才华。
    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机会来了你也抓不住。

    从小被家暴,婚后也家暴?


    如果一个人的父母曾经有家暴,那他长大后组建了家庭,也会比一般人更可能家暴;如果他从小被父母忽视,那这个人长大后也有更大的可能忽视伴侣和孩子。
    简单来说就是,曾经给一个人留下的创伤会反复重演。尽管很多人重复创伤的目的是获得掌控感,但在现实中,几乎没人能够如愿。相反,这种强迫性的重复带来了更多痛苦。是哪里出了问题,让创伤不断重复呢?

    1. 面对会让自己想到创伤事件的刺激的时候,受害者会“过度警醒”。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创伤会给人留下一些刺激,当他们再次遇到类似的情况,就算根本不是同样的危险再次来临,有过创伤的人也会过度反应。
      因为他们不太能够把当下的压力看作是一件普通的事,这时候他们感到特别紧张。这种“过度警醒”会扰乱他们的理性,导致他们采取一些过激的行动,而这样的行为,在理智的人眼里像是主动攻击。
      比如,一个被抛弃过的人,开始了一段新关系,但只要她感受到任何一点“对方可能要抛弃我”的信号,往往就会做出激烈的反应。 可是,这种行为往往会导致对方离开。然后,这种结果会继续加深他的“过度警醒”,未来会更敏感。恶性循环。
    2. 压力会让人选择更熟悉的选项,拒绝改变。
      压力会让人返回过去的行为模式中。
      如果唤起的程度比较低,动物们会表现出好奇,想要寻求“新奇”。如果“唤起”程度比较高,动物们就会回避“新奇”,继续坚持自己熟悉的行为,无论这个行为的结果是什么。
      曾经受过创伤的人,面对一些高唤起的刺激的时候,会返回过去的行为模式中,拒绝改变,于是就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3. 自责让创伤不断重复。
      自责,能让受害者觉得,是自己的错造成了这个结果,这说明自己对命运是有一定掌控力的,只不过自己没做好而已,这能回避无助感。
      但是,因为习惯性的自责,他们往往不选择离开,直到悲剧不断升级,形成新的创伤。

    为什么说中药不靠谱


    天然植物并不希望自己被吃掉。
    那这些食物为什么会有毒呢?因为是人类强行把它们变成了食物。
    作为生物个体,植物也具有防御外界伤害的能力。为了努力避免自己的任何一部分被吃掉,几乎所有植物体内都会产生一种叫“次生植物物质”的天然化合物,这种物质并不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必须的,它们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防止被吃掉”。
    药物和毒物并没有严格的分界,区别只在于剂量。
    中草药的应用并没有因为毒理研究的滞后而停止脚步,相反中草药就像一辆刹车失灵的老旧汽车一样在高速狂奔。中草药方仍然照常开出,还被制成各种中成药和保健品,仅凭“长期应用”,没有经过临床试验就投向市场,进一步加剧了药品的安全隐患。

    晚清三次改革为啥全都失败?


    洋务运动,败在改革太片面,不够全面。

    • 军事改革,只重视武器军备,忽视了制度建设。
    • 经济改革,偏重官办,忽视民营。
    • 教育改革,很零散,不成体系。

    戊戌变法,失败是因为急于求成。

    • 没有争取大多数人的支持。政治上的不成熟,忽视了慈禧太后的支持;改革派对保守派官员打击面太大,而对像李鸿章这样的潜在的改革派也没积极争取,最后导致势单力孤,陷入被动。
    • 急于求成,考虑不够充分,改革诏令倒是下了不少,但是效果很差。

    清末新政

    • 改革措施无主次,没有体系。
      各种新政措施包括教育改革、军事改革、经济改革、警察制度新型律法等等,一股脑推出。完全没有先后主次,非常混乱。
      而且各项新政措施都需要增加开支,这无形中就又增加了政府财政压力,加大了老百姓的负担。
    • 改革缺乏坚强领导,政治能力不强。
      当时最高统治者慈禧虽然有政治手腕,但是眼光太封闭,也缺乏进取开拓精神,新政改革只是迫于形势,动力不足。
      当时,社会上既有立宪派,又有革命党,各方利益主张不一,而清政府大权则已经大大衰落。这个时候要讲究政治智慧,该妥协的时候要妥协,该让出权力就要让出一些权力。

    结论

    1. 改革一定要注意体系,既要全面,又要根据社会的承受能力,分清主次轻重,不能急于求成。
    2. 要注意政治技巧,学会妥协,平衡好各方利益,争取利益各方、绝大多数人的支持。

    以上,整理自『得到app』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8.10 16 Wed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eod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