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黑川雅之《依存与自立》

黑川雅之《依存与自立》

作者: cloverblue | 来源:发表于2016-10-15 01:25 被阅读0次

有印象的几个观点,不一定完全准于原著,因为书被读完之后、会因不同的读者、不同的人生经验、而从作者的原著、变为读者的作品:

荒原中,无所依存;只要有一根柱,一个石头,一棵树,就会由其“气场”生成“虚之空间”,这是东方房间的诞生。人也一样,哪怕只要有一样小小的依存,就有了大大的空间。

东方建筑有着“群”的概念。其中,中国文化重“墙之区隔”,日本文化重群落(我们先不讨论对错,这个由表征解读文化的视角很有可探之处)。墙是为了防备盗匪,群落无具体的外形、只要人口增加、就会向外不断扩张。

东方文化不同于西方文化床是床、椅是椅的家具独立物,而是有着与自然、与空间融合的传统。比如,门窗之开启就是容留“风之穿过,沉淀新鲜空间”、是“将室外环境作为画作引入室内”,一如“时光之沉淀”。因此,在西方文化的入侵下,请重新反思东方文化,我们曾经轻描淡写全盘否定,现在有了足够的对比之后?是否可以客观的回望?就好像离开之时,都觉得终于抛弃了过往旧事;岁月峥嵘时,才想起成长中的小时光。(最近在听《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想起《罗马》、西方典型《权力的游戏》和去年的东方典型《琅琊榜》,从文化历史角度平视,已经无法简单说优劣了。)

封闭的环境会创造独特的民族文化,可见中国文化之世界融合和日本文化有一段时间之受限。

世界已渐平(是的,许多书的观点都类似),设计师应承担多重跨界者的身份。若太过专于一项,如门是门、窗是窗,只会陷于自身的泥沼、无法打破过于自立的现实,也就无法创造新的产物。而世界万物,无一不是在融合中得以创新的。

相关文章

  • 黑川雅之《依存与自立》

    有印象的几个观点,不一定完全准于原著,因为书被读完之后、会因不同的读者、不同的人生经验、而从作者的原著、变为读者的...

  • 设计何以感动我们?

    01 黑川雅之与设计 黑川雅之(Masayuki Kurokawa),日本建筑和工业设计界代表人物。1937 年出...

  • 重新思考宗教和艺术 |《依存与独立》有感

    黑川雅之的《依存与独立》给了我另一个视角,去思考宗教和艺术的意义。 人从离开子宫而被迫面对自然环境开始,就产生了不...

  • 黑川雅之

    发现偶然才是创作的真谛, 也就是静待偶然发生的美的瞬间。 人的存在是不可靠的, 令人感动的美是在不可靠的偶然下引导...

  • 黑川雅之

  • 你是美盲吗?

    读黑川雅之《日本的八个审美意识》 前言 吴冠中先生说中国“文盲”已经慢慢再减少,但是“美盲”依然居高不下。黑川雅之...

  • 黑川雅之《设计与死》

    任意卡 设计师如果仅仅是为他人做事,并不等于提供了服务,将自己的生活原汁原味地呈现,同时邀请别人进入你的生活,激发...

  • 读日本的八个审美意识(未完成)

    作者简介 黑川雅之是日本少见的跨领域的设计大师,有许多作品被纽约当代艺术馆,大都会博物馆永久收藏。黑川雅之生于19...

  • 设计与死 读后感

    本书的作者是黑川雅之,著名的建筑与工业设计师。然而我并不熟悉这个领域,购买此书,更多是冲着书名《设计与死》而去。 ...

  • 设计与死

    黑川雅之一本短小精悍的博客合集,主要记载了黑川大师对设计与死亡的看法。摘抄以下几个设计经典观点分享给大家: 1.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黑川雅之《依存与自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epn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