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军事家,政治家,商人。春秋时期,越国重臣,助勾践复国,功成名就后隐退。后人尊称商圣。
范蠡的情商高到什么程度呢?如果满分一百分的话,我想范蠡的情商应该是两百分。
情商高到近乎无情
他“亲手”杀了自己的儿子。
历史记载,范蠡二儿子杀了人,被楚国关在监狱里。作为一个父亲,明知道是自己儿子的不对,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不救。于是,准备派遣三儿子,带上千两黄金去解救二儿子。
然而,这个时候,大儿子不乐意了,觉得救弟弟是自己的本分。所以,苦苦哀求,不惜以死逼迫父亲让自己代替三弟去救二弟。
迫不得已之下,明知道大儿子会害死二儿子的情况下,范蠡依旧是让大儿子去了。
最终不出所料,一切都在范蠡的预料之中,二儿子还是没能救回来。
虽然,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然而,作为能预料到一切的范蠡,却并没有轻易的去改变这件事情的走向。
在范蠡看来,就算是当时自己独断的让三儿子去把二儿子救回来,也依旧改变不了二儿子到处闯祸,自食其果的结局。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帮助了很多人的范蠡,并不是因为有所谋,才去帮,只是因为在他看来,符合他的处世之道,这件事情合理,才去帮。
情商高到“无欲无求”
翻开历史书,和范蠡同起同坐的文种,官封大夫。那么,范蠡呢?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记载,范蠡求得了什么官职。即使是《史记》中,司马迁,也直呼其名,称呼其为范蠡。
是范蠡不配加封官职吗?并不是,凭借一己之力,助勾践复国。替勾践在吴国当人质。强大越国经济。无论是哪一点,都值得勾践之下,万人之上的职位。可是,范蠡并没有明确的表明他想要。
更加厉害的是,做完了这些事之后,范蠡激流勇退了(或许,在范蠡看来,并不是激流,只是一个合适的契机)。没有丝毫留恋,直接销声匿迹。
高官厚禄,再加上自己在已经当上霸主的勾践的越国的地位。可以说,范蠡此时此刻是无限风光,然而,范蠡却一眼看出勾践的为人可以同患难,不可以同富贵,然后不留退路的直接消失。
然而,你以为这样就完了吗?别急,范蠡还做了更厉害的举动。
因为不在意,所以才拥有
无论是在帮助勾践称王称霸,还是后来的成就商圣的美名。在范蠡看来,这些事,他做了,就是做了,并不是我非要有这个目标,非要达成什么愿望。然而,一旦开始了一件事情。范蠡就绝对不会放弃。
以最不在意的心态,下最刻骨铭心的努力。这个时候,出现的结果,也肯定是必然的。
不着急,不放弃,不贪心,还自律。虽然,我们做不到像范蠡这样的近乎“无情”的高情商。然而,适当的提高情商,无论是生活,还是事业,甚至人生,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帮助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