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儿甘甘约着带娃一起去郊野公园玩,讲真天气有点热开始还真有点不太想出门。娃说有好久没见的小伙伴,表示想去,为娘就顶着下午四点多依然炙热的太阳,和丹丹母子一起花了四十多分钟晃到了目的地。郊野公园很开阔,这个天也没什么人,在里面横着骑也没人说,很是舒服。大家聚在一起,孩子们一起玩,女人们聊聊天,很是惬意,烤的那阵太阳也都觉得值得了。
孩子们打篮球出了很多汗,用矿泉水瓶接满水,瓶盖戳几个洞,直接往身上洒水,凉爽一下。因着甘甘家老大呲了老二一身水,带动一群孩子玩起了互相呲水的游戏,好不热闹。还有过年没用完的烟花,在骑骑车,打打羽毛球,好不快活。这种情景,一下子让我感受到我们小时候和小伙伴疯玩的情景。生活在大上海的孩子,虽然在郊区,真的很难得有这样一群小伙伴,有这样的场景可以时常在一起疯。
前阵看到一篇文章,讲述40年前的孩子和现在孩子的不同,然后感叹为什么现在孩子有那么多心理问题。讲的也就是差不多我们小时候那个年代。那时候,孩子是可以不用父母看在身边管的,出门总能找到几个朋友玩在一起。那时候高中以前的学习感觉是没什么压力的。下课以后可以有各种活动,跳绳,丢沙包,滚圈等等。那时候没有各种电子产品,能静得下心来看看书。那时候电视剧的男主不推崇娘娘腔和小白脸,三观总体都很正。那时候没有品类繁多的小零食和汽水,饮料,没有肯德基,麦当劳,父母不用担心我们吃太多零食影响健康。那时候夏天天气热也没有空调,放个竹床在外面就能凉爽的安眠一晚……
以前,物质没有现在这么丰富,却很容易满足。以前,交通没有现在这么便利,多数人都围着家转,一大家子总能聚到一起。以前,没觉得这有什么,到现在上一辈人年纪越来越大,不能时常回去,内心时不时总有隐隐的不安。以前,没有手机,邻里之间时常串门。现在走到哪,都能看到一堆人只是机不离手,显有交流,看似热热闹闹,实则越来越多的人内心孤独,苦闷,郁抑。
以前的人,很少听说谁有抑郁,也很少听说各种癌症等重症病人。我们那方圆几公里,只有一个医生背着他的医药箱到处走。现在医院里总是人满为患,而医院的规模也还在不断扩建。
所以我们回过头来讲健康,为什么现在会有这么多的健康问题?以前轻而易举可以实现的,对于现在很多人来说都是奢侈,比如良好的空气环境,良好的水质。以前人们多在地里劳作,接地气,可以多晒太阳。现在的打工人,早出晚归,在不同的空间切换,有时一天都见不到太阳。以前很少听说食品安全问题,吃的大多是自己种的,自己养的。现在的蔬菜水果,营养成分含量也已经大不如从前。现在人经常不太重视吃,外卖,各种小吃,奶茶,预制菜啥的,饮料要喝冰镇的,大热天离不开空调……
现在的社会环境相对于以往真的有太多对健康不利的因素。因此,更需要我们自己有觉知,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要有一定的自律。很多时候,我们总喜欢专业的事找专业的人,但是健康这件事,真的不应该假以他人之手。因为,无论是吃药还是打针都不能从根本解决健康问题,几乎所有的慢性疾病,都被告知要终生吃药。而当我们意识到慢性疾病是我们一口口吃出来,熬夜,这儿不注意,那么不在意一点点作出来的,心理压力太大,情绪积压,一点点整出来的等等,不从自己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运动习惯着手,不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学习过一个育儿理念叫本来无教育,健康其实本来也并不复杂,把健康所需要的条件还给身体,一切也都轻而易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