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欣是在去上海的火车上认识的,那时候她跟我一样,都是念高三,一个来自广西的偏远小镇,一个来自山东遥远的海边。那个时候我们的眼睛里都充满希望,希望可以因为文学改变命运。
我始终记得那列火车缓慢的速度,像极了一艘通往月球的飞船。那时候,理想和喜爱都很清晰,朝着目的地追逐时也都心无旁骛。她的麻花辫和我起球的毛衣,都成了那个年纪无法抹去的标识。
复赛是在考场中进行的,限时写作,写完了就像高考结束似的交卷。我提早交了卷,然后在冬日上海凋零的梧桐树下等着欣走出考场。我记得她走出考场的时候,脸上充满了喜悦,她讲述着自己写到了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我一直觉得她一定可以拿到最高的那个奖项。
颁奖礼那天我们坐在一起,屏住呼吸听主持人念一等奖名单。直到我的名字作为最后一个一等奖获得者被念出,也没能听到欣的姓名。我激动地站起身,她则坐在我的旁边为我鼓掌。
当我拿着奖杯回到座位时,欣却消失了。我几乎搜遍了会场的每一个角落,都没有找到她。
很多年后,同样的地点,同样的季节,只是梧桐树被砍掉,曾经的考场拆迁建成一所体育馆。我的面容比年少时消瘦了许多,欣也没有了麻花辫。
“这些年一直在默默关注你,出了那么多本书。”我和欣一起走记忆里的路。
她摇摇头,对着我笑。其实我一直很想问她当年为什么一声再见都不说就离开了颁奖现场,然后就彻底消失了。
“那年你就直接离开了吗?”我忍不住问她,“颁奖礼那天我找了你好久。”
欣搓了搓手,哈出热气:“没有拿到奖,本来就不支持我写作的爸妈知道我自主招生肯定没戏了,就立刻催我回家了。”
原来她当年消失是因为这个原因,听完之后感觉眼前的冬日景色变得越发萧瑟。
“他们一直都不支持我花时间在写东西上,他们越是打击我,我就越丧失信心。后来为了考上一所好学校,我彻底没有再动过笔。”她讲着,视线低下去。
我们之间沉默了半分钟。
“已经好多年没有写作了,当年还在你面前侃侃而谈什么文学理想,现在想想都觉得特别丢脸。不过看到你还在一直坚持这件事情,也算是……也算是帮我实现了理想吧。”
“无论如何都要好好坚持下去,你要知道这一路走来,有那么多人对你充满了期待,一直在鼓励你,你可千万不能像我这样放弃。”欣拍了拍我的肩膀。
“你也不要就这样放弃啊,这是你喜欢的事情,你应该把它重新捡起来。”我试图唤醒记忆里的那个她,但仍旧只看到她低垂的眼神。
“或许是吧,有的时候得到的越多,获得越多温暖的力量,反而会让你更笃定更卖力地去做一件事情。相反可能也恰好会让你逐渐丧失兴趣,让你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是否真的打心底里喜欢这件事。”
“你是适合的,你拥有很多人都没有的天赋。”我看着她的眼睛说道。
“好了,不说这个了。对了,你知道我现在在做什么吗?”欣没有再跟我讨论这个话题,她的表情重新变得充满活力。
我从她的朋友圈里隐隐约约猜到了她的职业。
“后来我大学念了跟文学完全相反的理工科,现在在一家科技公司上班,每天研究各式各样的土壤物质,是不是跟之前的我很不一样?”欣一边说着一边把她穿着实验室工作服的照片拿给我看。
照片里那个飒爽的女孩真的和当年的欣不一样了,我感慨着这样的变化,同时也觉得内心充满了安慰。或许现在的她找到了真正喜爱的事情吧,让她可以为之不懈地坚持和努力的事情。
短暂的重逢后,我还是会经常去回想与欣有关的过去。或许之所以我们可以坚持一件事情,不仅仅在于本身的热爱,也在于面对相阻碍的事物时,是否愿意斩断荆棘,迎难而上。不在于心智,不在于物质,也不在于周遭的人们是否支持。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也许在追逐的时候常常会遇到阻力,但这种阻力不应该让我们就此打住,而是应该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