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习《千家诗》

学习《千家诗》

作者: 坐看云起时wjh | 来源:发表于2023-06-11 05:51 被阅读0次

寄左省杜拾遗[1]

岑参

联步趋丹陛,[2]分曹限紫薇。[3]

晓随天仗入,[4]暮惹御香归。[5]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6]自觉谏书稀。 

【简评】

这是岑参与杜甫相唱和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对自己徒任虚职,无所作为,只能任由白发渐增,岁月蹉跎的悲愤与无奈。首联写自己与杜甫同步入朝,分班就职。颔联言其每天清晨即随着宫中的仪仗入朝,到傍晚时才带着一身御香的气味归来,其中暗示着自己整日无所事事的空虚和无聊。颈联转写自己因老大无成,只能对落花而悲白发,观飞鸟而羡青云的心情。花开花落,象征着岁月的流逝;青云飞鸟,象征着飞黄腾达的得意之士。这些都触动着诗人急于事功的心理。但是事不由人,他只能徒怀感伤,于是就在尾联中自我宽慰,同时也在貌似歌颂的言辞中,寄寓了对皇帝文过饰非的不满和失望。

-

[1] 左省:唐代的门下省。因在宫殿左侧而得名。杜拾遗:指杜甫。杜甫曾任左拾遗之职,掌谏议。

[2] 联步:同步。这里是说自己与杜甫一起入朝供职。丹陛:赤红的宫殿台阶。

[3] 分曹:分班。当时杜甫任左拾遗,属门下省;岑参官右补阙,属中书省。两人上朝时分居殿之左右。紫薇:紫薇省,即中书省的别称。

[4] 天仗:皇宫中的仪仗。

[5] 惹:沾带。

[6] 圣朝:指唐王朝。阙事:缺失之事。阙通“缺”。

登总持阁[1]

岑参

高阁逼诸天,[2]登临近日边。 

晴开万井树,[3]愁看五陵烟。[4]

槛外低秦岭,[5]窗中小渭川。[6]

早知清净理,[7]常愿奉金仙。[8]

【简评】

此诗题又作《登总持寺阁》,写自己登上终南山总持阁的观感。首联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总持阁高入天际,近逼日边的巍峨之势。颔联和颈联写从阁上远望和下视时的情景:天晴的时候,远处的树木历历在目,阴天时五陵则笼罩在一片愁云之中;从栏杆上向下看,高高的秦岭已显得很低,而从窗子里望去,远处的渭河也变得极小。这四句都是在承首联描写总持阁之高。尾联写自己登上阁后顿感清净脱俗,洗去一切尘念的超脱心理。诗主要围绕一个“高”字来对总持阁进行描写,但是角度变化灵活,手法多样,显得自然流畅,不板不滞。

-

[1] 总持阁:即总持寺阁,在终南山上。总持,佛家用语,意思是持善不失,持恶不生,无所缺漏。

[2] 诸天:佛教中认为天可分为许多层。如欲界有六天,色界四禅有十八天,无色界四处有四天等,总称为诸天。

[3] 万井树:万家宅边之树。

[4] 五陵:指长安西北的五座汉代陵墓。

[5] 槛:栏杆。低:显得低。

[6] 小:显得小。渭川:渭河。

[7] 清净:佛教追求的一种境界。即清净寡欲,远离尘世的烦嚣。

[8] 金仙:泛指佛教的佛和道教的神仙。

登兖州城楼[1]

杜甫

东郡趋庭日,[2]南楼纵目初。[3]

浮云连海岱,[4]平野入青徐。[5]

孤嶂秦碑在,[6]荒城鲁殿馀。[7]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8] 

【简评】

杜公少作,已见老成,格律谨严,允为楷式。第无事而吊古,虽气象不凡,感慨遥深,然其感人也终不及《登岳阳楼》诗,盖为吊古而吊古,总不如因伤今而吊古之感人。古来吊古诗之感人者,皆托古以讽今,所以都有感于今人也。

-

[1] 兖州:今属山东。

[2] 东郡:隋大业初,改兖州为东郡。趋庭:典出《论语·季氏》:“鲤趋而过庭。”孔子的儿子孔鲤趋庭受父训。杜甫至兖州省父杜闲,故云。杜闲时为兖州司马。

[3] 南楼:指兖州南城楼。

[4] 海岱:指东海、泰山。

[5] 青徐:青州、徐州。

[6] 孤嶂:指峄山。秦碑:指秦始皇所立峄山碑。

[7] 荒城:指曲阜。鲁殿:鲁共王所建鲁灵光殿。在曲阜东二里。

[8] 踌躇:徘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千家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esx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