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9 day160
一看到今年高考甲卷作文的题目,为《红楼梦》里“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的一个情节为作文立意的素材,众人给匾额题名,让考生自己选准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800字的文章。
当时看《红楼梦》时,这个章节看过也就过了,没有更多地思考,谁知道这样提出来,作为高考作文的选题,咋一看蒙了,真不知道从什么角度下手去写。
当时看到这段素材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各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从《红楼梦》的这一段话,贾政邀请一些朋友来参观大观园,跟贾宝玉说,让他们为大观园亭子取名字,大家说出名字的时候,贾宝玉说这样不行,那样不行,应该怎么样,贾宝玉一说,贾政就训他,当时这段文字写的是一个父亲的心态,一边是高兴儿子懂诗文,同时又担心,儿子只学诗文,有些担忧,也写了宝玉的才学。
现在这段文字作为高考题,如何去立意呢?我们读书群的老师说,好多人只能参与参与作文,因为参与参与数学和英语,你也参与不了,因为你都忘了。呵呵,我估计老师是想笑话我们,没事研究高考作文干嘛?
我还请教了我们的写作老师,老师说如果他来写,会写“不同境界,处理问题的方法不同”这个角度来写,要是我是当天的考生,我也是更多地从看问题不一样这个角度来写,估计会写了偏题。
昨天中午,就看到几所中学的语文老师,写出的高考作文。我看到几个老师写的角度还是多元化的,大多都是从“移用、化用、创新”这三个方面来写,也有老师以“尽精微而致广大”立意,也有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教育脱贫,产业扶贫”为主题来写,也有“从艺术、文化”角度来引申文化自信,也有“删繁就简,疫情肆虐,不在躺平”,更有“神十四飞天,转技为用,自主创新”等等角度来写。
看了这些老师的作文,我又确定,如果我来写,还是不容易写离题。刚开始看到题目的时候,我为什么蒙,因为想得太多,老想着,老师为什么挑选这个章节来写,跟《红楼梦》本身有什么关联,跟这一个章节中,贾政父子有什么关联。
看完这些高中语文老师的作文后,我才发现,我想多了,其实就是题目字面上的意思,直接用题中“移用、化用和创新”来写都没有问题,而把问题想深了,反而无从下手,容易走偏。
我才发现,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都是一样的,我的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能引向正题,关键取决于素材的取舍和主题的落脚点。
虽然没有下笔写,只是思考了一圈,还是达到了宜心宜脑的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