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和宝宝逛了一次教化电子大世界,他主要是摆弄各种笔记本、平板和手机,体验各种型号的区别但是我们没有购买任何一款电子产品的打算,因为没有需求。为了缓解尴尬,我和摊主从折叠高端机皇谈到组装兼容电脑,只是为了给宝宝一些多多翻看的时间。其实也挺有趣,不是每个摊主都不耐烦,因为在如今万马齐喑的教化,能够有一些人气也是招揽顾客的一种方法。
想想上学的时候和毕业之后的一段时间,教化火得不得了,在对面也建了一个更高端、更漂亮的百脑汇。可是好景不长,随着电商的兴起和兼容机市场的不乐观,百脑汇闭店,与此同时教化电子大世界也日渐萧条。如今的教化,似乎成了一些老顾客以及个性需求的集中地。
我的第一台个人电脑,是在人声鼎沸的教化组装的兼容机。2000年秋天,当时CPU的主频是奔三550、14寸的大脑袋显示器、还有15G的硬盘、128M的内存、主板集成显卡(因为我没有游戏的需求)、CD-ROM加上3寸软驱,当时已经属于比较高得到配置。那台电脑陪伴我初入职场的孤独时光,美其名曰学习,其实更多的是看碟片,超级解霸这样的软件只有上了点年纪的人才知道,一个常规动作是把打开光驱根目录下的文件夹把扩展名为dat的文件拷贝出来以备不时复习经典影评。
当时买了很多的光盘,比如春节晚会的、电子书的,当然也有学习的软件。游戏也不是不玩,一些简单的如FIFA什么的,也写作,在2001年,这台电脑还上了互联网,先是modem和OICQ,后来是ADSL宽带和QQ。这台电脑后来不知所终,但是对我的电脑知识普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教化当时做兼容机的比比皆是,还是学生模样的我们在经过他们的摊位时候必须严肃一些,眼神儿不要太过流连某个摊位,否则他们会像牛皮糖一样黏上来,我一向对太过热情的人怀有戒心,因此总是矜持的走过。看着哪家的老板面善,就多说几句,但是一定要多家比价,因为口袋里的米不多,当时一台组装机要6000+,十足是一桩大买卖。
再后来到教化就不再是组装机器,而是一些特殊的需求。大约2004年的时候,我在去江西出差的北京转乘期间,买了一台二手笔记本电脑,再去教化就是要把它卖掉,当时IBM的Thinkpad也是非常保值;苹果手机兴起的时候吗,我到教化二楼去越狱,当时操作的工程师是一个稚气未脱还跟他妈妈嚷嚷要吃肯德基的小男孩,当时越狱下载的很多app现在正版的都难觅其踪。
近年来很少去教化,要不是家里有一台笔记本电脑需要提速加装固态硬盘,我断不会再去这个曾经很熟悉的地方。这次去主要是因为那次带宝宝去时他感觉电子产品多,可以随意把玩,而我也想,去教化是否也能淘点什么,最后是找到了一枚老歌优盘,算是不小的收获。
教化回忆,和深圳华强北、沈阳三好街一样,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如果非要给这个时代起一个名字的话,最恰当的我想是DIY。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