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顿饭与考研的动机
十一年前,会去考研,最初是和一师姐打的赌,说是我考上了,她就请我吃饭。于是惦记着这顿饭,就尝试去考研,考的上考不上不重要,重要的是,貌似为自己找到一件比较有意义的事情,至于那顿饭,还未考,师姐就毕业了,她走的那天还对我说,“师弟,好好考,考上了,我回来请你吃饭!”对于别人想请我吃饭这件事,我还是比较较真的,觉得这是一个诺言(对于这件事,对于后知后觉的我来说,我其实不是想要这顿饭,是想再见师姐一面而已,只是当时大大咧咧的心,其实并未感知到自己的内在想法,也是服自己)。于是决定考研,看见别人报班,我也报班,尤其是英语,培训的那段时间,自己都难以相信自己会有那么大的耐心学完所有培训课程,自己都被自己的“决心”吓到了,原来自己对于不喜欢学的英语,难得有心去学。
记得考研英语培训,是在看DVD中度过的,那时培训机构的老师都不愿意到学校面对面培训(想想觉得我们还是太朴实,不会要求他们面对面培训,竟然没有人提出异议),都是录像好后,用现在都不用的DVD播放机播放,一群考研人,男的女的,一起坐在民房狭窄的空间里望着老旧的大头电视,记着笔记,只听见笔在纸上沙沙的声音。大三结束后的暑假,就是在这种生活中度过的。
校园林荫道对于报考学校和选择哪位导师,那时,我还没有决定考,不过一直想报陈思和老师的中国近现代文学专业(十年后的我有幸在上海亲眼见到先生作讲座,内心那个激动和遗憾),但是想想英语太差,没有信心。直到遇到Z老师,通过Y老师的介绍,慢慢对一个看似大家都很熟悉的学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说真的,对于从未上过课的我来说,去考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坎。有兴趣爱好文学而做文学研究和研究教育学心理学去弄懂教学论,最终应用到实践中,确实不是一个路径。听Z老师的几次讲座后,慢慢我对这个专业有了一丝兴趣,对自己将来要当语文老师,也有了一丝盼望,于是在2008年10月,在填写报考专业,依然填写了云南师范大学的语文课程论,导师就是Z老师,并为此准备着,2009年1月5日、6日,研究生考试,考完后回到学校,学校为了让我们尽快回家,把水电停了,也“感谢”学校当时的无情,提早回家,2008年末的那场大雪,至今记忆犹新,依稀记得从云南一直到江西南昌,一路大雪覆盖,到南昌后,因为大雪造成的路上结冰,导致汽车和火车的大面积的晚点和停运。
2.南昌囧途
尽管被困在南昌,但心依然想回去,于是和大伯说,第二天想回去,买好了火车票,大伯劝我过几天再走,但见我执拗也就不再劝。第二天,我拖着行李来到南昌车站外,全是等待火车的旅客,因为大雪都羁绊在这里,空气中弥漫着疲惫但又盼望的气息。我看着显示屏拼命寻找要坐的那趟车的信息,显示晚点18个小时,心里顿时很失落,没进车站就把票退了,决定去汽车站坐汽车回去。
火车站离汽车站还要一定的距离,公交车停运了,怎么办的时候一个男的问我是不是去汽车站,说给25元就送我过去,我想了想就答应了。于是坐着他的电动车去汽车站,到了车站后,没零钱,给了一张50 的,没想到,他拿着钱不找我就直接跑了,说另外25是油费,我追着骂他,算是倒霉,被人骗钱,算是一路囧途吧!自那天我对火车站外电动车拉客的有一种油然而生的厌恶感,生活不易但不能靠坑蒙拐骗来获取不当利益,生活不易不是你犯罪干不合法的事情的借口。幸运的是,有车到老家,但是是下午四点了,只好在汽车站等了9小时,最终做上回家的汽车。晚上11点到家,下着大雨,几乎把衣服都淋湿了,没有出租车,只好找了一摩的回家,又淋了一身雨,那一天真是可以说,南昌囧途。
回到家后,没电,这一过程持续了一个多月,那个月晚上一直“秉烛夜谈”,倒也清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