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003665/3e5092c885a8b18e.jpg)
只要你愿意,无论身处何种困境,你都能活出最好的自己。——与心同约
(一)等待
那是1929年的美国。受经济危机影响美国近乎三分之一的家庭一夜之间倾家荡产,700万人失去了工作和居所沦为流浪汉,人们挤在街头巷道等待着政府的救济。若你用手中的相机拍下'这一群群人的面孔,你会发现近乎每个人脸上挂着的都是悲伤和绝望,但却有几张人的脸显得异常平静,甚至挂着笑容。
是谁?在整个国家走向危机,在那么多美国人民都感到绝望的时刻依然能让自己保持平静甚至微笑。他们不是达官显贵,也不是议会里的政客,他们是这个国家的报童。
曾有人问其中一位报童,问他为何能每天保持微笑,报童说:"当危机来临时,我也尝试过向上帝祷告,但我知道那样什么奇迹都不会发生。我走上街头看着那些绝望的人们,我知道我不能像他们一样,我必须尝试做些什么,我知道我得活下去。卖报纸是一个很好的工作,我将报纸卖给那些期待从报纸上得到好消息的人,我将报纸卖给那些想要打发时间的人,我将报纸卖给流浪汉给他们当床或被子。生意好时我可以用卖报纸换来的钱给自己多买几块面包甚至配瓶可乐,生意不好我也能将报纸搭成小屋,铺上床供我居住。我知道我这样工作和等待下去,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好日子也会来临的。"而在报童说完这句话的3年后,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大刀阔斧实施新政,而在其竞选总统时就说过这样句话:"好日子就要来临了"。
报童等到了他说的那天,而在这几年中有多少流浪街头的祈祷者,在等待中饿死或病死在街头,勉强活下来的不是疾病缠身,就是下一刻面临着饿死。
(二)改变
故事还是随着美国的经济危机展开,而主角还是过去的那些报童。
大多数的报童还是有如往常一家家的跑着送货,或沿街给那些还留在马路上的失业者卖报纸。有些年纪大的报童会凭武力要挟那些年龄小或懦弱的报童帮他们卖报纸。
经济还是那么的不景气,无论穷人还是富人都想第一时间从报纸或者广播中获取信息,人们都像疯子或傻子一样等待着那可能永远都不会来的戈多。
卖报纸表面是个体力活,但也暗含着心机,尤其是在这经济不景气的年代,没心机更是难以生存下去。不是所有报童都能领上送报纸的肥差,有部分人就要有如前边说的在马路上叫卖,而马路上大多数是没什么钱的流浪者,卖报纸也是大十来个人买一份然后一个人念,其他几人听,凡是有点心的报童是绝不会在一群人扎堆的地方卖的,搞不好还会被当中一些无理的人将报纸抢去。
那些长期卖报纸的人,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开始对生活有了小小的思考,尤其是自己的工作,部分人开始着手改变自己的工作处境。有如前文所说,在经济不景气的年代,最会流行的是信息,大多数人心中都带着苦楚,而一条有趣的信息就如一杯啤酒可以浇去心中的烦恼,而因此在街上你回看到满大街跑着送报纸的,也会看到背着相机或手里拿着纸和本子收集有趣的信息的。
大多数报童由于生活的习惯只会卖报纸,而有的会在卖报纸的同时收集一些有趣的信息,以将这些信息提供给报社,换取一点小钱。
幸运的事时常会发生,但它一定降在聪明人。那些常年能提供有价值信息给报社的业余信息收集员,有时会被报社看上聘为报社记者或某个专栏的编辑,甚至有的口齿伶俐、大脑发达的家伙会被广播公司录用,若幸运的话,他们可以坐在一堆机器前给城区里等在收音机前等着听故事的富人讲故事解闷,哪怕日子再不好过,仍旧会有人花时间将其消遣。
有的人可能未必知道,美国后期一些报社或印刷厂以及广播公司的老板,有部分人最初是卖报纸出身的。记得有记者曾采访过一位有名的报社老板,老板说:"小子,我年轻时也和你一样当过记者,可我不认为我会在记者这行当里干一辈子,就像我在干记者的行当之前是一个报童。"当被问及他是一步步干到报社老板时,他说:"干好你本职工作的同时,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下自己以及你所从事的工作,你周围环境,思考你的生活由什么构成,构成要素间有何联系,在联系中找到改变自己生存环境的方式,然后行动。"
报童写来只讲两个理:
一、等待命运转变的基础是你有苟活的资本;
二、谋取上位最简单有效的方式是掌握事物的构成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联系。
三、只要你愿意,无论身处何种困境,你都可以活出最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