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的离世让我感受到无措,父母不通知,理由是为我们好,真的吗?我觉得是,善良了,可也无知,甚至是愚昧,是封建思想,说得严重点没有尊重孩子的权力,那也是我们的亲人,我们有权决定怎么做,不需要省去应该的“麻烦”,人一生,生老病死,都属自然规律,也是每个人必然会经历到的,迟早都会经历,何苦来着?这样推迟经历,也让我们失去了一次成长的人生机会。
我失去了亲人,如果是爸妈告诉我,我会觉得我感受到了尊重和知情权。我会觉得你们把我当成了你们的亲生孩子了,当成成年人了,认可我有承担的能力了。我会是幸福的。我想如果我是个儿子,情况应该会不一样吧。
我很恼怒也很纠结,我这种感受是让他们知道还是不让?按理说,这样不理解长辈的"良苦用心",还埋怨,真是不孝顺,大逆不道。可是你不说我不说,今儿不说明儿也不说,他们什么时候能知道他们这么做是不是对的,是我们不需要的?
我更可笑,我这边父母不告诉,公公婆婆对我们也是相同的做法?天啦!天底下到底有多少父母是这样对待这些事情的?还是我更幸运,仅有的都被我遇到了?
我很苦恼,为我们这种远离家乡,远离亲人独自在异地生活的外乡人,远离了从小生活的亲情环境,我们需要到陌生的地方重新生根发芽,开什么花结什么果都得靠自己的努力成长。遇到隔辈的情况,上有老下有小的而立之年,是很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太多的不得已,可是说不说是一回事,做不做是另一回事。
说好的你养我小,我养你老呢?好难做到,长大离家,与父母亲人朋友,见面的次数真是的这辈子都数得明白。想起来很伤感,可是无可避免。
唯有珍惜每一次的相聚,保持精神上的共同成长,这样相处起来会是愉悦的更是珍贵的,即使终有一别,也会遗憾少几分。
最近我开始思考与亲人们之间的关系,和联系。
怎样保持好的联系,维系感情?
距离是很现实的问题,互相的陪伴没有了保证。加之生活的天南地北的,文化和环境不一样,造成我们之间的思考方式会不太一样,北方人给人感觉冷冷的,其实一片热情都隐藏于心底,那些不说少说的,不是不说不联系,而是默默记在心底里。南方人不一样,南方人热情,大方,谈天说地,说得多了情就重了。
这样一来,区别就出来了,你对我有情你得说呀,你不说我怎么知道呢?可是于我,怎么开口说是个难题。
所以我想到我一年写了近百篇文字,所有亲疏关系都记在心里,是不是可以别再藏着了,换这种方式也是可以保持联系的。至少大家看到会知道我的情况,知道我对大家都怀着深深的祝福。
认可我的,联系起来也更容易。文字就是我的表达方式,与世界联系的方式。说点私心,带动亲人们,相互认识的人,像我一样正式直观的面对真实的自己。剖析自己,交流进步,没什么不好意思的。谁不好意思谁的损失。
所以也请看到的你,让我知道好吗?咱们坦诚相待,都不许潜水,不许隐藏或躲避。没关系,就算是觉得我太直白,太讨厌,你有勇气和胆量让我知道,我就有相同的能量承担和改正。
为什么说有妈的孩子是个宝?
今早送完孩子回家的路上,等红灯的时候,旁边传来依依呀呀的奶声,还有妈妈温柔的说话声。我扭头看到旁边自行车上的妈妈也在等红绿灯,她的自行车是前面有杠的,杠上有个小宝宝坐椅 后面也是像我一样有个幼儿坐椅,前面坐着一个小娃娃,看着眼前一辆一辆的不同颜色的车驶过,眼随车远,奶声奶气的指问说颜色问颜色 ,妈妈小声温柔的一一告之。我偷偷瞄了好多眼他们,实在是极温柔的画面。想起儿子小时候我们也是这样,去哪都带着小尾巴。任谁看到都会不自觉的嘴角上扬。
当了妈妈之后,试问世间有什么比稚嫩的孩童更珍贵?对于幼小的孩童而言,没有什么比妈妈的呵护更宝贵!有妈的孩子就是个宝。
这么大早上的,想来妈妈是带着两个孩子出来,一个上学,一个傍身边,多么伟大的付出!我更看到妈妈的乐观坚强,生活中,她肯定是个超能妈妈!
想到我自己,为了孩子,丢掉工作,因为我的孩子就是我的宝啊,他选我当妈妈,为了他,我可以不要全世界,只要他,这是我的决心。所以我力所能及的为他保证他可以在一个自由舒适的环境去成长。
身边好多这样的妈妈,我们有自己的无可奈何,我们更珍惜孩子刚出生那几年的相处时光,陪伴时光,孩子是一个神奇的存在,现在想想,不是我们对他们的相伴,反而是一无所知的他们教会我们更好的成长。最后就变成一起共同成长。这是多少钱也买不到的经历。
这是亲情的初期建立,就像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他们看着我们长大,我们看着他们变老,我们之间的这种联系就是亲情,是不管我们跑到哪里,也改变不了的事实。所以,请正常正确的对待孩子们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