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说到“作为茶,何为正确?”,本打算接下来详细说说茶的六大分类(绿黄白青红黑),转念一想:对于只想静静喝茶的你来说,掌握正确的选茶方法,或许比知道茶有哪些种类更为重要吧。那就先说说选茶四步法。
工作时,我们常说:“先做正确的事,再正确的做事。”喝茶也一样,先找到正确的茶,再去正确的喝茶。“所谓正确的茶,就是在千百种茶品中,找到你最喜欢喝、喝起来身心舒畅的那一种或几种……用料对、工艺对、价格对、口感对,足以。”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我不是茶学系毕业,也没功夫去茶区茶厂考察,怎么才能知道用料、工艺、价格、口感到底对不对?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小编刚刚从于佳平老师那里学到了“看闻品辨”四步法,今天正好跟大家说道说道。
看闻品辨——看干茶,闻茶香,品茶汤,辨茶渣。
一、看干茶。
干茶,是未经冲泡的茶叶。每类茶的干茶都有着特定的优良指标,比如:色泽油润光泽、条索(外形)规整、匀整无杂质等。不同茶类的干茶颜色有所不同,绿茶是黄绿到仓绿色、乌龙茶是青绿到绿褐色、红茶是褐色到黑色、芽头呈金黄色……当你看到一款色泽清亮、外形匀整、赏心悦目的干茶,可以选择继续品鉴下去。
【温馨提示】看干茶,全靠眼力,最好不去触摸茶叶或嗅闻味道;当然,如果你在看到干茶的同时就闻到了让你不爽的异常气味,建议少喝或不喝。
二、闻茶香。
当茶叶遇到高温水,会散发出大部分的香气物质。闻茶香,是让茶叶在热水中浸泡适当时间后沥出茶汤,再细细闻一闻茶叶散发出的浓郁的高温香,以及随着温度降低持续出现的中温香和冷香。由于原料和工艺不同,每类茶会有它标志性的香型,比如:绿茶的豆香、铁观音的花香、岩茶的焙火香、红茶的蜜糖香、普洱熟茶的米仓香、普洱老生茶的沉香等等。
正如闻香识女人一样,我们也可闻香识好茶;茶香虽各有不同,但至少应该闻起来让人舒心。之前常听朋友们说“那个茶有一股湿抹布味道(或是樟脑丸味道),不好喝”,没错,咱喝的是茶,不是什么奇奇怪怪的水,有不太好的感觉时千万不要勉强去喝——但凡有异味、杂味、霉味等令人不悦气味的茶,不是这个茶类有问题,多半是制作工艺或保存不当引起的,同样建议不喝或少喝,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三、品茶汤。
看过、闻过,现在终于可以喝了。茶汤是否喝好、蕴含多少滋味,与溶解其中的各种物质有着密切关系,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有哪些物质。
• 涩:舌头表面蛋白质被凝固而引起的收敛感,主要因茶多酚、茶黄素而产生。不同茶类的涩味不尽相同,涩味有回甘属正常现象;如果一涩到底,就不好多说什么了,你懂的。
• 苦:咖啡碱、花青素、茶皂素都呈苦味,当多种物质形成络合物,反而会使茶汤浓醇、鲜爽,并产生适当回甘——适度的苦消散后引发口腔的对比,即:苦尽甘来,这是优质茶的标志。
• 鲜甜带酸:氨基酸、有机酸、可溶性糖综合作用的结果。
• 汤厚黏稠:可溶性果胶质,让茶汤滋味甜润绵滑,余味持久。
每种茶因原料、制法和冲泡方法不同,入口的感觉和味道也有不同,刚开始我们不一定能分辨得十分清晰透彻,但还是那句话:这杯茶,喝起来是你喜欢的味道,让你身心愉悦,就好。
【温馨提示】每款茶都有其标准的选料、工艺和口感,如果你希望买到的和预期的是同一款茶,建议多多积累品茶鉴茶知识和经验,莫用金骏眉的价格买了闽红、莫把3年白茶当30年老茶收藏,虽然也好喝,但实在让人于心不忍……(土豪朋友可忽略)。
四、辨茶渣。
当茶汤变得单薄无味,我们可以考虑换茶了,茶渣不要立刻扔掉,留着完成茶叶品鉴的最后一步:分辨茶渣。茶渣也叫叶底,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喝茶人不易掌握的信息,比如:制茶树种是否正确、原料是否符合标准、制作工艺是否到位等。
分辨叶底,可以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手触摸,一般来说,好的叶底通常叶片匀整、柔韧饱满、鲜活有弹性(普洱熟茶可忽略)、带有淡淡清香。有些茶的叶底还有标志性特点,比如:铁观音呈现肋骨状隆起、凤凰单丛绿叶红镶边、大红袍叶底有小气泡(蛤蟆背)等。
综上所述,“选茶四步法”:看干茶光鲜匀整,闻茶香纯正持久,品茶汤鲜爽醇厚,辨茶渣清晰无杂。
茶过三巡,我的闽红功夫已经妥妥地入口了,步步走来、细细品味,其中的收获和惊喜远比这些文字更有乐趣。
你呢,那杯属于你的对的茶找到了吗?
网友评论